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沙坪铅锌矿床中银矿化组合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黄沙坪铅锌矿床中银矿化组合表明:与301花岗斑岩和304花斑岩岩体有关铅(锌)-银-锡-锑矿化组合,银矿化伴随铅矿化出现,其微量元素富Sn、Sb、Ag,低Bi、Te、Mo、Wo、W为特征;银矿物组合以硫银锡矿-银黄锡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硫锑铜银矿组合为特征,与石英斑岩有关的铜(钼)-银-碲矿化组合,铜矿石以高Te、Bi、Mo和W,低Sb为特征,银矿物组合以碲银矿-六方碲银矿-粒碲银组合和硫银铋矿-块辉铋铅银矿-碲银矿组合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伴(共)生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宁 《矿产与地质》1994,8(4):233-244
通过20多个伴(共)生银矿床银的矿物及组合、银矿物的工艺性质、银的载休矿物及银在矿石中的平衡配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伴(共)生银矿床中银的重要工业矿物为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不同的矿床其银矿物组合有所变化,反映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银矿物粒度细小,多小于0.074mm,主要以包裹银产在载体矿物中。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视其伴生的主金属矿种不同而变化,因而银在不同矿床中的平衡配分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中国现行生产矿山银的选矿回收率与其理想回收率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尚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Au平均含量0.25g/t,Ag为2.56g/t,Cu为0.30%,属于富金斑岩铜矿。伴生金和银矿化作用有两期:早期为斑岩矿化,形成了Cu-Mo-Au矿化组合,是主矿化期;后期叠加了Cu-Au-Ag-Te-Bi矿化,规模不大,出露于矿床的局部部位,但对矿石起到了加富作用。通过对钻孔薄片和光薄片的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早期矿化中Au和Ag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上不出现独立矿物,Au含量明显高于Ag;晚期矿化形成了复杂的Cu-Au-Ag-Te-Bi矿物,矿石呈浸染状和脉状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以银矿物为主,与多种碲铋类矿物共生,主要银矿物有碲银矿、铋-碲银矿(?)、银-辉碲铋矿(?)、银-硫铋铜矿、银金矿等。晚期矿化规模不大,但对于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巩鑫 《地质与勘探》2020,56(1):49-58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西北部雪龙山成矿带中,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主要包括望香台及滑石板矿段,根据矿床、矿体特征及详尽的镜下观察,将矿石类型划分为氧化矿、硫化矿及混合矿。氧化矿主要包括孔雀石及蓝铜矿,多分布在望香台矿段中浅部,是辉铜矿次生氧化富集作用的结果,出露形式多以混合矿产出;硫化矿主要包括辉铜矿及黄铜矿,且独立组成不同的矿物组合类型,分别为望香台矿段、滑石板矿段的主要矿石矿物。不同的矿石组合类型所含矿物种类、矿石结构构造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测试,发现在硫化矿辉铜矿等矿物组合中,Cu品位越高,相应Ag品位越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而在硫化矿黄铜矿矿体中,Ag含量与Cu品位无相应关系;混合矿(辉铜矿、孔雀石及蓝铜矿)中此类关系更加显著。此外,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单矿物矿石及混合矿矿石中含有硫砷铜银矿、深红银矿、雌黄及雄黄等伴生矿物,而黄铜矿中矿物种类较为单一。综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类型认为,矿区中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组合类型为含银矿物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我国氧化矿石伴生银赋存特征的系统研究后指出,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少量为离子吸附银和类质同象银。银矿物组合及矿化系列、产出形态、结构、粒度及嵌布类型与原矿的成矿溶液性质和氧化程度有关。铅、锌、铁氧化物和残留的硫化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配分受矿石氧化强度、矿物组合及嵌布形式控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提高银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熊耳山沙沟矿床是新探明的一个大型银铅锌矿床。文章首次对其矿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矿石光薄片观察、等离子质谱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具有工业意义的硫化物主要有方铅矿、贫铁闪锌矿、黄铜矿,银矿物主要有自然银、深红银矿、辉银矿、硫锑铜银矿、含银黝铜矿,它们与硫化物共生,多沿方铅矿、贫铁闪锌矿等颗粒间或者裂隙产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矿化作用过程,而且为矿床评价、组分综合利用和选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罗山县皇城山银矿矿化蚀变、矿物标志及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物标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皇城山银矿床类型为浅成火山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皇城山银矿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特征,矿石中主要为黄铁矿+铜蓝+辉铜矿硫化物组合,表明其具有高硫型浅成热液矿床蚀变及矿物组合特点;银矿石中闪锌矿具贫Fe、富Tl的低温型闪锌矿特征,方铅矿的Sb/Ag比值,黄铁矿Co/Ni比值及Ni-Co图,均表明皇城山银矿具火山低温热液矿床特征。皇城山银矿石中黄铁矿热电效应表现为P、P-N型、N~P型,结合深部勘查工作,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小于300 m,矿体剥蚀程度属于上部或近中部,其下一步深部勘查工作难度较大,矿体基本接近尾部。  相似文献   

8.
对北祁连山白银矿田和郭密寺矿田中主要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组分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各矿田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存在差异,造成不同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元素组合各具特色。但作为同一类型矿床,它们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特别是同一矿田内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和过渡性,反映了成矿条件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北祁连山白银矿田和郭密寺矿田中主要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组分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各矿田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存在差异,造成不同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元素组合各具特色。但作为同一类型矿床,它们之间又有限多共性,特别是同一矿田内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笥和过渡性,反映了成矿条件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物相鉴定和化学分析,对吉花银矿床的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以原生硫化物矿石为主,地表及构造地段见少量氧化矿石;矿石中矿物种类多样,金属矿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次为赤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铜矿及金银矿物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黄铁矿和石英是重要的载银矿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有矿物银和分散银,矿物银占95.0%,分散银占5.0%,银主要以矿物银形式赋存在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等矿物中,其中以辉银矿为主,少量自然银、硫锑铜银矿,这些矿物又主要呈微细粒-细粒状(2~52μm)嵌布在黄铁矿和石英中,分散银以难溶矿物中包裹银为主,少量氧化银中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3):172-179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地质体为(含钾长石)石英脉的一类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矿床.综合论述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含金地质体及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总结了该类金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赋存特点及矿石的选冶条件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邵军 《贵金属地质》1998,7(3):172-179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地质体为(含钾长石)石英脉的一类金矿床,是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矿床。综合论述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含金地质体及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总结了该类金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赋存特点及矿石的选冶条件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宝山铅锌银矿床混合矿石中银矿物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超群 《矿物学报》2001,21(3):537-538
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等,确定了矿石中银的矿物名称和化学组成,查明了银矿物的粒度大小及在矿石中的分布,指出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首次对官房铜矿的矿物组合和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矿石矿物为中-低温热液成因,并受火山机构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和辉银矿。矿石中银与铜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方铅矿中不含银。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铜矿物或黄铁矿中;银的独立矿物含量低,且多呈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黄铜矿、斑铜矿及黄铁矿中,或以微细粒状赋存于矿物颗粒间和斑铜矿的表面。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拉斯托-拜仁达坝锌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较大的2个银多金属矿床,主要对2个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分析和对比,对主要的矿石矿物组合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从早期到晚期,矿物组合从高温钨酸盐和氧化物-复硫化物-硫化物-低温含锑硫盐矿物(锑化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可见银矿物,其次为晶格银(类质同象)和次显微包裹银,其中生成顺序依次为含银黝铜矿+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辉锑铅银矿+柱硫锑铅银矿+深红银矿+锑银矿.根据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得出:成矿早期在氧化偏酸性环境下,W、Sn等以钨酸、钨酸盐等形式迁移,Zn2+、Pb2+、Cu+等金属离子以氯络合物形式迁移;随着黑钨矿气化沉淀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成矿中-晚期成矿环境变为弱碱性还原条件,成矿流体中金属离子以硫氢络合物迁移为主,伴着温度降低和围岩的水-岩作用,硫氢络合物分解,导致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硫锑银矿物、硫锑铅矿等依次沉淀.   相似文献   

16.
会理县鹿厂-大铜厂银铜矿矿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理鹿厂-大钢厂银铜矿的矿石矿物主要由辉铜矿、蓝辉铜矿、斑铜矿、硫铜银矿、硒铜银矿及硫硒铜银矿组成,且与胶结物方解石密切共生;矿石主要是结晶粒状与交代溶蚀结构,浸染状构造。该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成岩成因砂岩砾岩型银铜矿。  相似文献   

17.
对土屋铜矿矿石中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有益、有害元素种类和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及综合利用方法等进行详细研究,论述了矿石选冶工艺特性,指出该矿床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对该矿床矿石选冶及开发利用具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墨江金厂金镍矿床位于哀牢山造山带中段,九甲—安定大断裂上盘,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内一个独特的金镍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合矿石微量元素分析,对矿石中金、镍赋存状态及成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赋存形式主要有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可见金又可分为粒间金和包体金;不可见金是以Au~+赋存于硫锑铜银矿、黄铁矿中。镍赋存状态有两种:一是以独立矿物,如辉砷镍矿、锑硫镍矿等存在;二是以离子态赋存于黄铁矿、硫锑铜银矿中。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显示,金和镍为同期热液成矿,金来自岩浆热液系统远端的低温热液,镍是含金低温热液流经超基性岩体时萃取而来。成矿过程可分为早期富硅质热液和晚期富钙质热液两个阶段,成矿是在幕式构造活动下多期流体运移和沉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吕夏 《河南地质》1997,15(1):61-66
采用人工重砂,光薄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综合方法,查明铁炉坪银铅矿床中的独立银矿物有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硫锑铜银矿和溴氯角银矿等7种。在原生矿石中,银黝铜矿为主要银矿物,并以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方铅矿之中,在氧化矿石中,辉银矿,自然银,溴氯角银矿等均占一定比例,矿石的银主要赋存在独立银矿物之中。银矿物粒度细小,形态复杂,选矿时宜采用浮选或浮选一重选联合流程,对氧化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某难选冶银矿提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奇亮 《广西地质》2001,14(4):75-78
高砷高硫银矿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成份复杂,直接氰化浸出率不到20%,属难选冶银矿。采用固化焙烧-氰化提银工艺,银浸出率可达95%以上。焙烧产生的As2O3,SO2能以其盐的形成固定于焙砂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