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孙惠敏 《地理教学》2008,(11):21-22
一、矿物、矿产、矿石、岩石之间的关系 矿物、矿产、矿石、岩石他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二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叫矿物,它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一种或几种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合体较岩石。含有矿产的岩石叫矿石。矿产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而有些岩石如煤、石油等本身就是矿产。  相似文献   

2.
岩石裸露率是判定喀斯特石漠化等级最基础指标之一,其精度对判定石漠化分布区、划分等级、制订防治措施十分重要。传统机械布点法测量内容单一,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石漠化治理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设计在小尺度不同粒径岩石裸露条件下,应用照片处理技术(拍照)获取岩石裸露率并分类径级的方法,并与传统机械布点测量方法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拍照测量得到的岩石裸露率低于机械布点测量值,在拍照测量结果未达到石漠化(岩石裸露率30%)时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显著,超过此比例后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随着岩石裸露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拍照测量岩石裸露率变异系数高于机械布点测量结果,说明拍照方法更能反映喀斯特石漠化岩石高异质性特性;拍照测得石漠化区和治理区的岩石分布密度分别为111个/m2和67. 4个/m2,两个样地岩石优势粒径均为75~250 mm,但综合来看,治理区样地的岩石粒径尺寸要高于石漠化区。机械布点测量简单、快捷,但数据内容单一,拍照测量不仅可以反映岩石裸露率,还可同时测量岩石粒径和分布密度,敏感度较机械布点测量高,能反映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更多的细节和变异,能更好地服务于石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寒冻条件上热力作用对岩石破坏的模拟实验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经过预加工处理后,使之处于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热辐射变化的环境中,以调查寒冷条件中的岩石在强烈热辐射作用下的表现。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较强的热源辐射可以产生快速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相应的岩石内部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幅度可以使矿物产生强烈的缩并导致岩石内部结构的破坏。岩石的组构决定着其风化的进程,这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水饱和与盐饱和的条件下,实验后的超声波传输速率与重量变化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读石     
石头,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一种物质,它的大名应该叫岩石。不论哪一种石头,用地质学的术语都有命名。地质学根据岩石的构造和成因,以及岩石的属性、成分等,为每一种岩石都命了名。而我说的读石,恰恰不是根据地质学而进行品读的。我所谓的读石是根据观赏石的形、质、色、纹、韵来品读  相似文献   

5.
安徽北部发育辉绿岩体,通过开展1∶5万栏杆、房村幅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工作,研究岩体特征及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按岩石的结构,构造特点可将辉绿岩分为内部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结合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为亏损软流圈地幔,为上下地壳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选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经过预加工处理后,使之处于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热辐射变化的环境中,以调查寒冷条件中的岩石在强烈热辐射作用下的表现。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较强的热源辐射可以产生快速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相应的岩石内部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幅度可以使矿物产生强烈的胀缩并导致岩石内部结构的破坏。岩石的组构决定着其风化的进程,这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水饱和与盐饱和的条件下,实验后的超声波传输速率与重量变化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说到岩石与人类的关系,应当承认,在人类的文明和进化中,岩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岩石和我们人类确实形成了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就已经开始利用比较坚硬的岩石制作成各种简单的劳动工具,用来打猎、切削食物.通过考古发现,早在五十万年前,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石器就达几万件.恩格斯曾经说过:人能够用他的手把第一块岩石做成石刀,终于完成了从猿到人转变的决定性一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开始对岩石有了记载.我国公元前约在战国初期,就有论述岩石和矿物的著作《山海经》,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岩石的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安徽省东至县南部地区出露的部分花岗闪长斑岩进行岩石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高硅、富碱,属于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岩石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弱的负Eu异常。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而亏损高场强元素(Y,Yb)。岩石显示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其成因主要与下地壳有关,也有部分幔源物质的混入。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质条件下岩石地基的受力性状比普通地质条件下要复杂得多,岩石地基的承载力与桩身周围溶洞的大小、分布、溶洞个数、桩端持力层情况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根据岩基荷载实验法、岩石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计算法分析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力素养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本文以校园内的岩石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云间石记——校园岩石考察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考察、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使用科学的方法判别岩石类型,培养地理实践力。感受到岩石对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培养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11.
对哈达图砂岩型铀矿床含矿目的层岩石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矿目的层岩石主要有砂岩和砂质砾岩组成。其中,砂岩类型主要是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石物质成分主要由碎屑物和填隙物组成。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波纹状的岩石带,是一片经过19亿年地质作用,由沙丘演变成的岩石结构。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公里崎岖不平的山地,翻越高达350米的岩石地带,当你攀登过一座岩石顶部,会看到一组新的岩石波纹,颜色较  相似文献   

13.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饱和吸水率、饱和密度、自然吸水率、颗粒密度以及干密度等。通过试验研究某实际水利输水工程的代表性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岩石的物理参数和岩石在饱和水状态下及干燥状态下的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质参数。本文通过对试验结果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并对岩石不同力学性质参数以及物理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明确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和物理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日后相似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800m以上的空冰斗内发育有黑色富Mn型岩石漆。运用特征元素浓度线扫描对岩石漆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岩石漆与下伏基岩在成因上的关系;电镜扫描实验发现典型的葡萄状-半葡萄状一片状的表面微形态序列。实验结果显示,岩石漆的物质成分不可能来源于下伏基岩,而是外部米源;粘土矿物在岩石漆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岩石漆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溶蚀孔洞,可能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及河谷后峡地区工业生产造成的酸性污染物传递到河源区对岩石漆化学腐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德欣 《山地学报》2003,21(2):246-251
广泛地查阅了国内外参考文献,比较全面系统地收集了九种岩石真三轴压力试验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普遍存在着中间主应力效应,增大中间主应力值可以提高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且提高的程度因岩石种类、小主应力值大小等因素的不同而在14%至44%范围内变化。对现有的岩石强度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以各种岩石强度理论特别是八面体剪应力强度理论和双剪应力强度理论为基础,结合试验资料,推荐了一个既应用方便、又与试验数据吻合性好的六参数强度准则:τ13=b0 b1σm b2uσ^2 b3uσ^2 b3uσ^2 b4uσ^3 bSτ12。  相似文献   

16.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1,3(4):10-23
在第六届南极地学国际论论会上,中国、英国、新西兰、美国、南朝鲜、智利、巴西等十数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宣读和展示了有关岩石学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既有对东南极克拉通古老变质岩的研究,也有关于西南极中新生代火山岩的讨论;既有在岩石地层及岩石学特点方面的论述,也有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性质探讨岩浆成因和大地构造问题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成果基本接近八十年代国际岩石学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的水平,展现了今后五年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俊杰 《西部资源》2013,(4):175-177
大兴安岭根河岩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质、安山质、流纹英安质、英安质及粗面质几种类型,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根据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是部分下地壳熔融并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结果;岩石具火山弧的特点,形成于整体挤、压大陆边缘并靠近板内一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紫色土的分布决定于其母质--紫色岩石的分布.紫色岩石是红层的主要部分.红层的形成有一定的水热条件限制,当今地表红层的分布状况却与当地的现实水热条件不完全相符.因此,只有从地质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待今日红层岩石的分布规律.通过讨论红层分布的历史原因,认为紫色岩石的分布是全球性的,紫色土亦然.  相似文献   

19.
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地幔岩石类型从方辉橄榄岩向二辉橄榄岩转变。对于这一转变过程,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其中以拆沉作用和底侵作用最具代表性。本文从熔体——地幔岩石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的总结了前人关于熔体——地幔岩石(橄榄岩)反应的研究结果。为正确认识这个过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南部巴特敖包分布着一套古生代中奥陶世花岗岩,其岩石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反映该套岩石具典型TTG岩类特征,显示为洋壳向陆壳俯冲的产物。在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中取颗粒锆石样,和谐年龄值为430.3±13.1Ma。因此,表明该区在早古生代期间确实存在一个大规模的俯冲造山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