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国地勘经济经过了五十年经济发展、三十年改革开放,传统地质已走到尽头,改革发展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必须推陈出新。本文以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为例,在理顺其依存关系的同时,实理地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地质找矿不断有新突破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方瑜 《西部资源》2015,(1):186-188,191
做好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是实现地质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现阶段地勘单位都按照《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进行归档,但在实际工作中,此归档规则不能做到方便利用。文章通过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与《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中的科技档案部分进行结合,探索出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针对工作实际,就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存在的地质资料繁而杂、项目人员归档意识薄弱、资料管理缺乏监督与交接机制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领导重视、档案人员介入等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核地质系统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各地勘基层单位重视此项工作,使原始地质资料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建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找到大矿为目标的地质勘查运行机制。该运行机制是由许多彼此相关的运行机制构建而成的:包括资金投入机制、地勘单位运行机制、地勘成果产出机制等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地勘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股份制地勘单位的特征和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的步骤的阐述,针对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难点,提出了地勘队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及推进股份制改造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内蒙古的地质找矿突破要以整装勘查和集中勘查为抓手,实现找矿快速突破。要通过地勘基金合作勘查,盘活自治区地勘单位技术和闲置资本金,推动合作勘查的新机制,突破国有地勘单位用勘查经费养队伍的惯性思维,让自治区地勘单位"活"起来。要建立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地勘工作"合伙制"和奖励机制,以利益驱动为杠杆,通过地勘基金引导,激发国有地勘单位潜力,拉动社会资金进入矿产勘查领域,实现自治区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表扬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通报,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等176个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此举是为表扬全国地勘行业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弘扬"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进一步激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勘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丽 《西部资源》2013,(4):129+13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会计队伍的建设在地勘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制的推进,地勘单位融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地质工程勘察与施工等商业化地勘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勘市场的激烈竞争,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地勘单位的成本费用控制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地勘单位实行成本费用控制的意义,对成本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我区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勘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普遍增强。但用科学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衡量,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冉,日月如梭,转瞬间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已走过两年的历程。曾记得,2005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内蒙古三支地勘队伍——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色地质勘查局、煤田地质局纳入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举国关注,众说纷纭。之所以产生巨大的震荡,是因为内蒙古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一是由省级政府直接组织推动;二是以三个地勘局为单元全员参加;三是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地勘人员质量意识和建立地质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地质队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曾有过风光不再的尴尬。但是,今天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赤峰市的一个在职职工不到500人的地勘单位——内蒙古地勘十院,市场收入和上缴利润分别是两年前的8.3倍和6.6倍,企业职工收入是两年前的3倍,企业投资额是两年前的5倍。2005年预计全院可完成市场收入2.5亿元,利税可达5000万元。这样裂变式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地勘系统是少有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期间,记者专访了院长王文龙。记者:作为内蒙古地矿局所属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典型之一,地勘十院的近乎裂变式的发展速度令…  相似文献   

14.
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推进自治区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以来,引起全国地勘业密切关注。身在其中的内蒙古地勘局感受如何?具体准备怎么做?为此,记者于日前采访了该局局长杨永宽。记者:请先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基本情况。杨:这次改革是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推进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的意见进行的。总的看来,自治区政府推出的地勘队伍内部企业化改革措施,充分  相似文献   

15.
朱丽 《西部资源》2012,(6):99-100
该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采取的对策,只有重视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规范,才能逐步完善地勘单位财务制度的建设,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地勘行业是特种行业,由于这种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地勘单位长期以来不注重成本管理,缺乏市场意识,效益观念不强,不讲投入产出,只追求合理安排和使用投资,管理的重点仅仅是围绕完成上级任务和指标,这与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从现在起,要转变观念,从追求投资效益、政策效益转为向管理要效益。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重视和加强成本管理,运用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制定成本计划,加强日常成本管理工作,做好成本分析和考核。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重视和加强管理入手,围绕经济效益,加强地勘单位的成本管理。使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所兴办的各类企业真正具备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地勘单位正加快转型发展的脚步,将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市场拓展的重点领域。笔者借此契机,将深入探讨地勘行业转型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并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前身是核工业东北地质局二四七大队,始建于1958年,致力于国家和地方矿产资源基础地质的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基础施工等。一直以来,为国家建设提供地矿勘察及探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该局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一支技术精湛的团队,将业务延伸到了国外,以下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在老挝找矿的纪实。  相似文献   

19.
黄琨 《西部资源》2013,(1):125-127
本文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现状,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作为基础支撑产业的地质勘探行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全工作在地质勘探生产中的重要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地勘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地勘行业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投资多元化、安全主体责任多元化,生产系统复杂化,以及地勘行业的特殊性,有必要研究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6月14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同志在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史青晓、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副厅长孔燕燕、元重举、王宗起、纪检组长沈晋平等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到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矿产实验研究所、有色地勘局的有色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田地质局的153队检查指导工作,实地看望了基层工作的同志们,与基层地勘单位的同志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充分表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地勘事业的关心,对地勘队伍的爱护,对地勘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