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区位于粤桂交界云开大山东北部,区域上属郴县—怀集断层构造带之西南段与六堡—夏郢基底复式褶皱构造带东南段相交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粤西北与桂东北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文以野外地质勘查为基础,结合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初步认为本矿区金多金属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具有寻找中型以上金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某金矿区处在北东向钦杭成矿带西南段桂东~粤西成矿带内,矿化体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砂页岩、绢云母黏土板岩中。金矿体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金矿床(点)主要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本文通过对矿区的成矿背景、地质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的浅析,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为该矿区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3.
河台地区某金矿产于粤西重要的剪切带型金矿成矿带中。震旦系C组的深灰色变质岩系是广东肇庆市河台地区某金矿最重要的蕴矿层位,矿体严格受地层中韧性变形变质构造带与重熔(或同熔)花岗岩的联合控制。文章在分析河台地区某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连州地区开展的四幅1∶5万区调工作的成果,对构造纲要图、叠加褶皱和构造变形的样式分析。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华南地区存在印支期NWW向褶皱与燕山期NNE或NE向褶皱的横跨-斜跨叠加,粤西北-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WW向,而非NNE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而非NWW向。粤西北连州地区在燕山期NNE向郴—怀岩浆岩断褶带中残留有NWW向印支期构造。  相似文献   

5.
粤西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探讨——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斌  雷春芳 《山地学报》2006,24(6):709-715
受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粤西地区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整体发展层次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加速推进县域城镇化是加快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以高州市为例,全面总结了粤西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系统分析其城镇化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加强产业集聚,提升建设品位,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等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贺州市初洞银金矿床位于杨子克拉通之大瑶山陆缘裂沉降带(Pt3-Pz1)的北东端,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与湘南经向构造带南端交汇部位,是桂东金银成矿带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初洞银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升级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More值、Lilien指数、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偏离度和趋同性指数对广东欠发达地区2001年~2013年度产业结构速率、方向和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00年以来,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呈现出升级速率快;以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要升级方向;产业结构偏离度高;协同协调发展不够;产业结构趋同等总体特征,以及升级速率粤东快于粤西粤北,升级方向粤东第二产业粤西粤北二、三产业,粤东粤北资源密集型行业、粤西劳动密集型行业超前,产业结构适应协调程度粤东高于粤北、粤西等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皖南地区是钦州——杭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钨、钼、金、银等矿产的成矿条件,外桐坑金矿床即是近几年发现的位于该成矿带的一个重要金矿床。初步分析了黄山外桐坑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富集规律,对含矿构造破碎带和含矿蚀变岩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对开拓矿区找矿思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东经济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已现雏形。猪一沼一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得到广泛推广,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发展;区域内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某些地区旅游业的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和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秀丽 《西部资源》2022,(1):152-154
张家口地区是冀西北地区金矿重要矿产地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赤城县—崇礼县—宣化县"金三角"地段相继发现金矿床(点)数十处,矿床类型繁多.本文通过对崇礼县小常峪口金矿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理论联系实际,预测成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11.
弟才克巴依地区矿床产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红柳沟组中,通过对矿区研究,认为本区金矿体的形成受构造和脉岩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金矿床,并指出本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粤西北地区处于国家重点攻关的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与郴怀北北东向成矿带的交汇部位。通过对粤西北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分析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地质条件,在花岗岩体内、岩体外接触带、灰岩砂岩层间破碎带等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乔旭 《西部资源》2015,(3):120-122
粤西罗定盆地为北东走向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区内断裂构造活动强烈,老地层广泛出露,有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物组合类型和构造运动的分析,将本区金矿床分为4种基本类型,认为区内的金矿源层是一套受变质热液作用的震旦系云开群地层,控制着金矿的物质来源,断裂构造是本区金矿的主要储矿构造。对区内成矿条件进行分类和归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和人工乔木林的大面积种植,广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正在经历深刻的森林转型,森林转型过程中农林交错带和森林内部的结构重组都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扰动。本文基于2000—2016年MODIS-EVI影像数据、1∶100万地貌图和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变化矢量法和Sen+Mann-Kendall对广西进行森林转型背景下的森林转型路径和森林内部扰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广西森林的EVI变化强度以无变化和低变化类型为主,总体EVI上升趋势略大于下降趋势,EVI显著下降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大瑶山、海洋山和越城岭等山地区域和桂西北的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利枢纽周围,显著上升部分主要集中于桂中南的左江-邕江-郁江流域平原丘陵区、桂西南喀斯特区和桂东北山地区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广西森林面积增加的土地来源于耕地和草地,森林转型路径表现为"经济增长型"和"森林短缺型"两种路径并存,或者存在更为复杂的复合型路径。广西森林内部扰动的减少型和扰动型分布于桂西北喀斯特和桂东北山地起伏度较大的陡坡区域,增加型分布于桂中南的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山地陡坡区域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应更多关注扰动型和减少型在桂西北和桂东北地区的集中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西沟金矿床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小南沟金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东灯笼素混合花岗岩,是寻找绿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矿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西南部,分属大别构造带宿松—肥东印支构造亚带。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沙畈—桐油冲断层(F1)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断层,其中该断层的下方山—梅子冲—梅冲段为寻找金矿重点区。围岩蚀变多沿断裂构造及构造裂隙发育,其中黄铁矿化、硅化、赤(褐)铁矿为找矿间接标志。区内已发现金矿体2个,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具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构造复杂,异常及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该地区以后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以县域为尺度对边境省份广西的城镇化和人口迁移时空演变和动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且与全国均值差距缩小的同时,边境省份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空间上看,县域城镇化呈非均衡发展趋势,中心市辖区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但分布零散。开放较早的北部湾地区和毗邻发达省份广东的桂东、桂东南城镇化水平高于桂西、桂北地区。2)县域人口迁移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效应,且2000―2010年其空间自相关程度集聚增强,但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县域尺度人口迁移的高值区与城镇化发展较快地区基本同步,集中于桂东南及北部湾地区。3)对于兼有国界、海岸和省界等三类影响人口迁移的边界的广西而言,后两类边界较明显地"吸引"人口向其邻近地区活跃迁移与城镇化集聚,而国界目前对人口流动仍有一定的阻碍作用。4)从影响人口流入地选择的角度看迁移的空间格局与动因,服务业的发展正成为吸纳人口迁入的主要力量,自由贸易、商贸服务、沿边通道与口岸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重塑中国西南边境地理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报》2016,(夏季长周)
根据华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14年5-8月逐月降水资料,计算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经与降水量和灾情比对,LDFAI能反映出华南夏季的旱涝急转特征。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趋势系数计算、线性倾向计算、T检验、M-K检测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夏季LDFAI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华南区域平均的LDFAI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其强度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存在2个偏强时期和1个偏弱时期。2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以分为5个主要空间区域,通过对各空间区域代表站的资料进行分析,1区(粤北和桂东北)和2区(粤西和桂东南)夏季LDFAI呈下降趋势,且1区下降趋势显著并在1988年发生了显著下降的突变;3区(粤东)和5区(海南岛)LDFAI呈显著上升趋势,且3区在1980年发生了显著上升的突变;4区(桂西)LDFAI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3从年代际特征看,1区和2区LDFAI随年代下降,相应5-6月降水随年代增多。3区和4区LDFAI在1990s和2000s为较大值,该时段7-8月降水明显偏多。5区LDFAI随年代上升,相应7-8月降水随年代增多。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小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和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及大枫沟组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和微—薄层泥晶灰岩的控制,同时还受浅水陆棚相沉积环境及热液活动的控制,属于沉积—改造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源是多来源的,太华群是主要矿源,矿源是多来源。在成矿早期和晚期,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水或大气水加入。区内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背景中形成的,有统一的矿质和介质来源。具相同或相似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