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及其研究最薄弱的地区。本文阐明了盆地西部居延海拗陷的地层构成和中、下侏罗统的含煤性,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含煤地层的后期改造,探讨了含煤岩系与白垩系的构造叠合关系以及含煤地层的赋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进一步找煤的思路、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理科学进展》2018,(3):450-45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为了促进新时代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综合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于华北断坳之中的沧县断隆中部的大城凸起内,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煤系地层总厚度为284.90m,含煤18层,煤层总厚32.85m,含煤系数11.53%。在收集区内及周边大城勘查区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地质特征、煤质特征及煤层气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建设绿色矿山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资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是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乌海包钢矿业公司石灰石矿从厂容、厂貌改善、矿山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矿山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绿色矿山。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黑山煤田区域构造背景和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构造运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并以三种控煤构造组合形式揭示了本区的基本赋煤规律。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着含煤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印支期NWW向褶皱对煤层的赋存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喜山晚期张性和走滑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并控制了煤田东、西部残留煤系的埋藏深度。逆冲——褶皱和断裂——单斜式控煤构造组合中,逆断层上盘煤层抬升而利于勘查开采,但规模有限;褶皱——断裂式控煤构造组合中,复式向斜之次级背斜区,煤系上覆地层受剥蚀,煤层埋藏较浅,为主要的有利勘查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煤芯煤样的分析结果,对红林煤矿可采煤层煤中硫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井田龙潭组可采煤层煤中硫含量变化规律明显,自上至下,煤中硫含量呈两端向中间递减的趋势,呈一向右倒的"V"字形。井田煤中硫主要与硫的来源和沉积环境有关,龙潭组早期以泻湖—潮坪沉积体系为主、晚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为主。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内蒙古巴彦宝力格煤田赛汉塔拉组中煤层煤质特征及用途。本区煤属中灰、低硫、低磷、特低氯、低~中热值,各煤层煤类以长焰煤为主,有少量褐煤。煤中有害成分低,发热量较高,是良好的民用及动力用煤。用于火力发电,各种工业锅炉使用,也可在建材工业,化学工业中做焙烧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发布,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这标志着陕煤化集团在我国西部煤油气共生矿井安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世界罕见的煤油气共生矿井安全生产重大技术难题。黄陇侏罗纪煤  相似文献   

9.
伊敏露天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境内,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含煤地层大磨拐河组含煤层数较多,厚度较大,分布较广,煤层有分叉、合并、尖灭现象,有两个煤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蹬场井田基础资料的整理,系统分析了该区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对井田的煤类和煤的利用方向做了初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纸厂煤矿地质资料论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结合煤岩层特征对煤矿的煤质特征进行讨论,分析其煤层煤质特征和变化规律。对煤中水分和挥发分含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沉积环境与灰成分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区内煤炭的工业用途。本次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发盘县煤炭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7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散煤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治理散煤污染。本文采用合作博弈论研究2017年度京津冀区域散煤综合治理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才能使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均衡问题。本文根据2017年度京津冀地区散煤治实际使用量、散煤燃烧对PM2.5的影响情况以及散煤实际治理成本,利用合作博弈模型中线性优化、博弈理论和Shapley值法研究京津冀地区散煤的治理总成本最小化以及治理资金在京津冀三省市之间合理分配及转移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理的过程中河北省的任务量最大,所需资金也最多,需要得到其他两市的资金支持,增资额度约为6亿元。同时,经计算得出天津优化后节省的成本最多,可以适当调整资金额度给予河北省散煤治理工作。本文的模型构建可以探讨解决京津冀地区散煤使用量的问题,还能通过对资金的有效分配使得三个省市达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用煤史话     
《西部资源》2011,(3):39-39
煤,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燃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国家之一。在沈阳发掘的新乐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中,曾出土过用"煤玉"(一种特殊的煤)雕琢成的圆环和造型生动的动物。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发现了煤。现在已知的最早用煤的文字记载是  相似文献   

14.
绍根煤田为全掩盖型煤田,通过钻孔揭露分析,煤田为北东向分部的山间断陷型盆地,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阜新组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倾向南东的弧形单斜构造,共含6个煤组13层可采煤层,以中部背斜轴为界分北东、南西两个赋煤带,含煤地层以湖相、沼泽相沉积为主,有利找煤方向为北东、南西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老东山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地质找煤成果的分析,对老东山地区地质概况和煤层及煤质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老东山地区总体分为F1断层上盘和下盘,上盘构造总体为一南东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形态,区内断层和褶皱发育,断层对煤层的赋存具有一定的切割破坏作用。下盘为总体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被断层切割为不同深度的断块区。研究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J2s)和大煤沟组(J2d),其中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含可采煤层2层,属低灰、中硫、中高热量的长焰煤,大煤沟组含可采煤层1层,属低灰、中高硫、中高热量的不粘煤。  相似文献   

16.
五亩盆地是灵宝盆地边缘的一个次级盆地,长期以来学者对其含煤性均未明确答复,对其煤类及煤质特征亦未进行专项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盆地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该盆地穿时地质体项城组所赋存的劣质长焰煤的演化过程、聚煤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该盆地沉降中心与富煤带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分析了项城组劣质煤属于异地煤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印证了古近纪全球性干旱气候带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煤炭勘查工作的煤质测试数据,对东胜煤田布日其井田延安组2-2煤层煤岩和煤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煤炭清洁利用潜力及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布日其井田2-2煤层为属特低灰、中高挥发分、低—中硫、较低软化温度、较低流动温度、弱结渣性、低黏结性、高发热量煤。2-2煤煤质特征满足直接液化用煤二级指标要求和常压固定床气化一级指标要求,煤炭气化和液化可以作为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票煤田地质概况及含煤地层展开分析,总结了南票煤田的聚煤特征,还原了该区成煤古地理环境,对该区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外围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2,(1):31-3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是鄂尔多斯盆地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重要富集区,其拥有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和中生代侏罗纪两类含煤岩系,储量丰富,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战略基地。本文以地球动力学和煤田地质理论为指导,从煤系赋存角度出发,结合大地构造单元区划及赋煤单元区划,以地质构造控制煤系赋存状况为出发点,合理地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3级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详细论述了各赋煤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总结了区内煤田构造特征,揭示了煤系赋存状况的分区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