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潮汐波最优谱分析法处理了一些水点的水氡时值资料和水氡日值资料,结果显示兰州五泉山水点水氡时值序列中存在着与理论固体潮相一致的半日波和日波分量;山东聊城、天津张道口、甘肃平凉等水点水氡日值序列中存在着与理论固体潮相一致的半月波、月波分量。上述事实说明,水点条件好、观测质量高的水氡资料能反映出地壳潮汐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唐采  唐吉阳 《华南地震》1997,17(2):16-23
对云南地区12个不氡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水氡浓度普遍存在月变现象,这种月变是与月球运动有关潮汐响应。孟连7.3级震前,较多水氡点月变幅度普遍显示异常,异常量和异常时间在平面颁上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3.
以氡报震的力学基础——氡与固体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勇  张炜 《地震学报》1993,15(1):103-108
用谱分析及数学滤波的方法,对氡时变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氡实测曲线的周期特征,发现氡的周期变化是以日波和半日波为主的,并根据各种分析结果证明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是一种潮汐变化.给出了氡潮汐波日波和半日波的潮汐因子及相位差,论证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与地壳岩石应力的关系,为以氡报震这一方法提供了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中国观测地下水氡射气浓度变化探索地震预报实验研究工作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并对今后应加强研究的课题作了展望。文章重点综述了大地震前水氡异常的阶段性、集中性、方向性、迁移性、滞后性及区域性,其中某些特征与地震发生的强度、时间、空间密切相关;同时对水氡正常动态与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水氡潮汐现象与灵敏点的研究,以及水氡异常机理的实验研究等都作了较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银川站同址gPhone和GS-15重力仪两年的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和提取重力非潮汐残差处理,从潮汐参数精度、记震能力、抗干扰能力、映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VAV调和分析计算了气压改正前后两台仪器的潮汐参数,发现该站gPhone各波群潮汐参数精度均低于GS-15这一现象,即GS-15运行更为稳定。气压改正后显示GS-15有3种波群潮汐参数变化较大,而gPhone只有S1波较明显。非潮汐残差显示gPhone受抽水影响较GS-15严重,两次地震前有扰动现象。  相似文献   

6.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期间,低层大气温度场和风场等的剧烈变化会直接影响潮汐和风剪切作用.此举可能会导致电离层Es的相应变化.本文以2009年1月事件为例,分析了SSW期间Es层的响应.首先,在排除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对Es层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昆明站附近MLT区域行星波和潮汐波的波动特性,发现此期间存在显著的2日行星波,并伴有日潮汐减弱和半日潮汐增强等波动现象;随后,分析相应时间段内Es层的变化特性发现,重庆和昆明站附近Es层强度明显减弱,且其高度显著抬升.这一现象与低层大气的波动变化具有同步性.最后,通过模拟经典风剪切理论下Es层金属离子的汇聚过程和运动轨迹,再现了SSW期间Es层与低层大气波动的耦合演化过程.该分析结果为研究低层-中层-高层大气的耦合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日调和分析和两日滑动的月调和分析方法对河北5个台站43个测向的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变化分析,分别应用全目波和半日波滤波器求出平均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并选取2002--2008年华北ML5.0以上地震,通过对异常幅度、异常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研究,得出河北倾斜、应变潮汐因子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8.
观测地下水氡浓度的变化,是预报地震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对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尽可能排除非地震因素的干扰,从变化的观测资料中提取真正的地震信息,是取得较好预报效果的关键。 根据浦沅井孔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我们对浦沅水氡资料进行了分段处理。所得结果对附近小震活动,异常显示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田韬  杨军  卢永 《华南地震》2005,25(3):16-24
从理论上讲,纬度对潮汐因子造成影响的改正值极小,一般不予考虑.通过对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上18个地倾斜观测台站的地倾斜潮汐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研究倾斜固体潮潮汐振幅较大的两个潮波O1波和M2波NS、EW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γO1、γM2的空间分布与该带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并对可能存在的其他原因如海潮负荷效应、仪器本身的频率响应差异以及局部负荷效应影响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甘东南地区的前兆资料,认为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震中距300 km内甘肃部分前兆资料有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及典型的短临异常。用从属函数法定量提取了水氡和水位资料中短期异常,分析了异常特征,并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水氡、水位、水温、地电阻率及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地震前甘东南地区的几项地形变资料出现了明显的中短期异常,部分水氡、水位、水温和地电阻率资料存在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1.
张素欣  王吉易 《地震》1996,16(2):177-182
通过对水氡体异常月频次序列的周期分析,指出水氡群体异常具有半年和3个月的周期特征,并且在强震前,整个波形发生畸变,各分波的振幅明显增大,随着地震的临近,从次要波至主要波的畸变也是逐步发生的。从而可判断该异常群体含有地震前兆的成分以及地震的临近。对地震的短临报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亦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永善地震台8年的水氡资料进行了数学处理,发现水氡异常与地震对应率较高。并对水氡异常特征及其机理作了分析.从而讨论了利用水氡资料对本地区短临地震监测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氡作为一种重要的前兆观测手段在地震预报中有重要意义。银川台小口子水氡自1978年6月投入观测以来,其年变规律呈现夏高冬低的形态,通过水氡值变化分析发现,其对宁夏永宁县、灵武市4.5~5级以上地震震前大多数有一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沿华蓥山断裂带分布的荣昌等4口观测井,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方法,计算各井水位和气压及理论固体潮的潮汐振幅谱,比较其潮汐频谱差异,通过对主要潮汐分波振幅的回归计算定量分析各井水位受气压潮和固体潮影响的大小。基于对井水位正常动态的认识,选择各井水位潮汐的主要分波,对井水位长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提取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振幅比和相位差),进而探讨特征参数动态变化特征。最后对井水位受气压潮和固体潮影响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荣昌井水位主要受气压作用的影响,北碚、大足、南溪三口井水位受固体潮-气压潮综合作用的影响,而荣昌井水位只受气压潮影响可能与该井所处含水层裂隙发育且该井未下设止水套管有关;荣昌井P_1S_1K_1波和南溪井M_2波振幅比和相位差在几次大震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地震波没有使井孔与含水层之间的水流交换发生显著变化,而北碚井和大足井M_2波振幅比和相位差分别在汶川和芦山地震时发生变化,反映了地震波的疏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维理论在水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焦明若  刘宝恒 《地震》1996,16(2):183-189
利用重建动力学相空间的方法,通过对水氡时间序列计算其关联维数,处理了北京管庄井1974-1978年。四川姑咱泉1974-1978年及云南洱源井1978-1982年水氡日均值资料。结果表明水氡时间序列具有分数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其吸引子维数在5.50左右。并且发现在地震前降维变化。显然这种降维变化对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其震后效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前甘肃地区、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的水氡(气氡)资料,甘肃地区数字化改造后的水位和地温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这次地震前有部分水氡测点的资料存在明显的震前异常,而且变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同步性很好。这些异常在恢复时间上无明显的规律。水位测点震后效应非常明显,部分水氡和地温测点也有不同程度的震后效应。  相似文献   

17.
唐吉阳  唐采 《地震研究》1997,20(4):386-392
对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多年来观测的Ar、N2、CO2等断层气体及水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与朔望月密切相关的13.4-15天及27.7-30天周期。它是断层气体的潮汐响应,可称之为“断层气体潮”。这为研究地震异常提供了一项新的对比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蚌埠地震台2020年4月15日以来出现的水氡数据转折下降—恢复上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文章通过环境调查、气象因素对比、抽水取样化验后和研究得出:本次水氡变化与气温水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气温引起水温的变化,进而引起气体的溶解度和脱气率改变,从而引起水氡测值的变化。结合往年震例分析结果认为,气温可能不是引起水氡测值下降的单一因素,应该是环境干扰与地震前兆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水氡与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降低,与周边发生地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月球与太阳相对于地球位置的关系,建立一个三维正交分解模型来揭示重力固体潮中包含的谐波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单形邻域与多角色进化策略智能优化算法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用以提高算法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并结合谱相关方法,对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观察其频域和时域的变化。最后引入理论信号和理论计算值作为参考背景,以凸显其异常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重力固体潮潮汐的日波、半日波、长周期波等特征。同时,发现重力固体潮潮汐的异常变化中隐含有地震前兆信息,通过对云南地区观测数据的分析,在排除测量误差和环境影响外,发现在地震前2~5个月内,重力固体潮的长周期波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异常变化。这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可能对地震时间和地点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