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四川攀西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加快四川攀西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矿产资源,能源,攀西地区关于加快四川攀西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关键词矿产资源能源攀西地区分类号F127.71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个学部10位院士及5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于1997年1...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考察报告──关于黑河、石羊河流域合理用水和拯救生态问题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一九九五年十月)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有水是绿洲,无水变荒漠,水多盐碱化"。为积极寻求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的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于1995年...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咨询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999年 9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就西部开发问题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 2 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基本观点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国家计委办公厅在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的“对中国科学院关于 2 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意见的函”中对该报告的基本观点给予充分肯定 ,并希望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能够继续对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确定等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建议。西部开发是 2 1世纪国家的大事 ,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央一再强调西部地区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各部门和西部各级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有关规划 ,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进展良好。但少数部门和地区的规划目标定得较高 ,例如经济增长速度高达 9%甚至两位数 ,开始呈现出争上大项目之风。各地区对生态建设非常重视 ,但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必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生态破坏。目前西部地区的部分干部和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心态 ,这种情况需要加以引导 ,以保证西部大开发持久健康地发展。为此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针对当前西部开发大好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速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学部 (2 .16 5 )……………………………………………………………关于进一步在黄土高原地区贯彻中央退耕还林 (草 )方针的若干建议中国科学院学部 (2 .16 8)…………………………………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学教育咨询组 (2 .172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中国科学院学部 (4 .4 89)……………………………………………………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4 .…  相似文献   

5.
何静  韩再生  牛磊 《地学前缘》2011,18(6):358-366
跨界含水层由位于不同国家的含水层组成,是地下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管理并公平合理地利用跨界含水层,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定流域的跨界含水层系统,并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探索,提出跨界含水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4个跨界含水层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次研究,对管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含水层,建设和谐的东南亚国际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象、遥感影像、水库蓄水量变化等多元数据分析了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干旱的原因以及上游电站开发对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发生了全流域性气象干旱过程,进而导致湄公河流域水量骤减;澜沧江电站充分发挥削峰补枯、兴利除害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旱情;但由于澜沧江出境流量仅占湄公河流域水资源量的13.5%,澜沧江水电开发对下游干旱的缓解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影响程度随着往下游的推移而减弱。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造公用海洋调查船及设立用船计划专项的建议文圣常,苏纪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北京100864)关键词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调查船发展海洋经济对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归属我国的海域的开发更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资源依托之一。为满足开发...  相似文献   

8.
1990年11月22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在北京召开了“地学发展若干问题和对策研讨会”。这是继黄河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华北水资源、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东南核能发展、我国减灾防灾工作及其对策研讨会之后,由地学部主持召开的又一次专题咨询研讨会。到会代表150人,除学部委员外,还有一些中青年科学家以及国家计委、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进展》1996,11(1):122-123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国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基础资料与数据共享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编者按资料(包括实物标本和文献)与数据是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更好地管理、开发和利用资料与数据,更是事半功倍地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的最佳途经。随着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2 0 0 0年春天 ,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连续多次出现沙尘天气 ,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 ,为历史同期所罕见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于 2 0 0 0年 4月 1 0日召开紧急会议 ,决定成立由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和丑纪范院士任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风沙问题咨询组”,并要求该咨询组立即着手进行研究 ,尽快向国务院提出对策建议。咨询组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 7次研讨会 ,形成了“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的报告 ,并于 2 0 0 0年 5月 7日上报国务院。现将报告全文转载 ,以乡食读者。  相似文献   

11.
Doklady Earth Sciences -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river runof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water regime of the Ural River basin is determined. It is established that...  相似文献   

12.
13.
塔里木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历史上是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形成了"四源一干"的格局.根据水文气象监测资料,从50 a来流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Gomti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Ganges River system, during the postmonsoon season have been analyzed to estimate major elemental chemistry. Water chemistry of the River Gomti shows almost monoton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chemical species, especially because of uniform presence of alluvium Dun gravels throughout the basin. The river annually transports 0.34×106 tonnes of total suspended material (TSM) and 3.0×106 tonnes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69 percent of which is accounted for by bicarbonate ions only. Samples collected downstream of the city of Lucknow show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loadings for a considerable distance in the river water. Na+, Cl, and SO4 2– concentrations build up downstream. The bed sediment chemistry is dominated by Si (36 percent), reflecting a high percentage of detrital quartz, which makes up about 74 percent of the mineralogy of the bed sediments in the River Gomti. The average Kjeldah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234 g/g) indicates indirectly the amou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s. The Hg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s has been found to be higher (average 904 ppb)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are well sorted, very finely skewed, and extremely leptokurtic, indicating a low energy condition of flow in the Gomti River.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loads in the Gomti has been found to be small or nonexistent on the Ganges River, perhaps because the water discharge of the Gomti (1.57 percent) to the Ganges is quite low.  相似文献   

15.
胡煜煦 《水文》1994,(2):25-29
本文确定以东鱼河,洙赵新河为研究范围,该范围内含六个引黄灌区。根据有关的实测资料,依据沙量平衡原理,先分析求得河道淤积量、河道输沙量、引黄尾水内河的沙量和当地产沙进入河道的沙量,然后再进一步作淤积成因的分析,从而得出引黄对内河河道淤积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黄河游荡性河道河冰防御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正彬  王瑞红 《冰川冻土》2003,25(Z2):245-249
黄河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俗称黄河小北干流, 流向由北向南, 为典型的游荡性堆积河道.1996年1月和2000年2月, 该河段在5 a时间内出现了2次罕见的凌情和凌灾, 给沿河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灾害.通过对该两次凌灾成因进行分析, 探讨了游荡性河道河冰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河悬河研究及其专家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阎长虹  刘建方 《地质论评》1999,45(2):218-224
本文在分析了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地壳,堤坝和地基三系统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工程治理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地质工程治理与水利工程治理相结合为治理对策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了黄河下游悬浮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SSRPP系统),并运用该系统对黄河下游悬河郑州铁桥-彭楼集段等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8.
黄河源区黄河袭夺长江水系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捷  田明中  张绪教 《地学前缘》2007,14(1):251-256
对黄河源区的河流地貌研究表明,该区共发育三级阶地,其中第一、第二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的末期至全新世,而第三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在晚更新世晚期,多石峡被切开,黄河源区晚更新世湖泊消失,现今黄河形成。随着现今黄河的形成和晚更新世湖泊的消失,南岸支流之一的多曲向南溯源侵蚀加强,并穿越巴颜喀拉山,夺取了巴颜喀拉山南侧原属于长江流域的贝敏曲和洛曲,使分水岭向南推进了25km,袭夺的时间为晚更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与汉江现代沉积物元素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惠  马振东  李长安 《世界地质》2007,26(2):208-212
长江与汉江表层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分析表明,长江沉积物的常量化学组分中CaO、MgO相对较汉江高,汉江沉积物中Fe2O3、Al2O3、K2O相对较长江高;汉江沉积物的微量化学组分中Cr Ni、Mo、As、Sb、F等元素相对长江高;长江沉积物Cd的赋存形式以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态为主,汉江沉积物Cd的赋存形式以残余态为主。长江沉积物与汉江沉积物组成的差异是由其源区表壳岩系决定的,前者呈现高CaO、MgO,并呈碱性(pH:8.02)的特点,而后者相对富Fe2O3,并呈中性(pH:6.8)。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嘉陵江上游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数据集是依托2015年嘉陵江上游燕子河流域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工程地质调查资料,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编制的。数据采集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低空无人机航拍、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手段获取。数据集包括滑坡数据223组、崩塌数据170组、泥石流数据44组,以及专门工程地质调查数据129组。数据集信息包括燕子河流域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产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孕灾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野外数据现场采集、数据整理及校验、数据入库及审查等流程,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数据集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该数据集全面提升了燕子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调查精度,为该流域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理研究及易发性、危险性、风险性区划研究,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也为该流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