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信息在线     
本刊讯 2002年10月28日,许昌市举行首次储备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来自省内的8家房地产公司、企业单位参加了竞拍活动。拍卖会首先对位于许继大道北侧1宗3.68亩的土地进行拍卖,起拍价为306万元。经过41轮的激烈竞价,市工商银行五一路支行以386万元竞得。之后,拍卖市政府原办公用地,该宗地规划设计为商住综合用地,面积17.1亩,起拍价为1368万元,来自郑州的晖龙投资公司与许昌恒达房地产有限公司,经过77轮的竞价,最终由恒达房地产公司以2125万元取得了该宗地50年的土地使用权,高出底价757万元。此次共计拍卖土地3宗44.9亩,拍卖价…  相似文献   

2.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于2002年8月22日成功挂牌出让了一块面积31.96亩的土地,总成交额6801万元,超出起报价1803万元。此次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价高者得为原则,采用了密封单报价的形式,规定凡申请参加竞买的单位需向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缴纳保证金额,并在规定时间将报价单投入密封报价箱,最后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宣读报价结果和竞得者。2002年8月22日下午,在该市监察局、物价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共同监督下,峰华房地产开发公司、三维物资有限公司等四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参加了竞拍,经过六次报价,最后三维物…  相似文献   

3.
近日,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分别下发通知和批复,同意设立“国土资源测绘队”(正科级)、“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副处级),并将“市土地监察大队”更名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与“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一起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以来,高度重视机构完善工作,并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机遇,主动向市委、  相似文献   

4.
土地储备,是指通过依法收回、收购、置换和统征方式取得土地储存和前期开发的行为。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土地市场需求,制定收购储备计划;对符合收购条件的土地进行收购;对依法收回的违法用地规划区内的国有闲置土地和空闲地、企业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收购储备;筹措和管理土地储备资金;对收购储备的土地进行出让前的整理工作。几年的实践说明,这种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市场规律。储备土地出让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了土地市场,促进了国有存量土地的有序流转。二是收购的土地都是在近期能够开发、有升值潜力的,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三是盘活了企业低效利用的土地,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了企业改革。四是显化了土地资产价值。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增加了政府收益。虽然土地收购储备效果明显,但随着土地收购储备实践的深入,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也面临许多的挑战。土地收购储备工作随之显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分别下发通知和批复,同意设立"国土资源测绘队"(正科级)、"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副处级),并将"市土地监察大队"更名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与"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一起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  相似文献   

6.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储备是一种经营活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大庆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在立足本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政策、年度经济发展目标,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研究制订了《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办法》和《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工作程序规定》。对土地储备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明确规定。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8.
苏梅 《国土资源》2004,(5):60-61
2004年4月27日上午,沈阳市2004年大型居住用地推介会在市土地交易市场举行。这是从2002年以来,沈阳市连续三年在春季房地产开发的旺季,有计划、有规模、成批次地面向社会公开推出开发地块。来自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大连以及沈阳市150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代表、国家建设银行、开发银行等多家金融业界的代表参加了推介会。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地进行集中储备和供应是土地资产市场化运营的核心和关键,是全面进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的基础。土地收购储备最早起源于1896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随后很多欧洲国家都实行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1996年中国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中,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引人注目。它被形象地概括为“三个一”,即一个渠道进水(政府统一征用、收购和回收土地),一个池子蓄水(政府统一储备土地),一个龙头放水(政府统一供地)。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拓展土地储备范围,真正做到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盘活存量土地,培育房地产市场,所有这些工作都有效调控了城市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随后,杭州、武汉、青岛、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株洲市在做大做强土地储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健全体制,激活机制,广泛融资,增加储备,积极招商,深度开发,土地储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共累计融资近9亿元,报批建设用地7612亩,收购、收回储备土地1040亩,出让储备土地50宗,共计2390亩,出让收入近10亿元,在经营城市、建设城市、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三门峡市土地开发储备整理中心分别与陕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成功收购了位于三门峡高铁南站北、迎宾大道东西两侧总计1133亩土地,这也是三门峡市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来一次性储备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宗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施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城市存量土地进入市场,落实城市规划,加快旧城改造,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有效地解决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下产生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1996年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随后杭州、南通等城市相继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并出台了有关土地收购储备的地方性政策。近  相似文献   

15.
信息在线     
焦作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全力支持企业外迁 焦作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全力支持市中州碳素有限公司、市制革厂等5家不符合城市规划和重型污染企业实施了外迁。 该市中州碳素有限公司属重污染企业,在市政府决定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6月28日下午,在县国土资源局后楼会议室,武陟县首次成功挂牌出让了1宗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2.54亩的2003-01号宗地被98号竞买人以310万元竞得。 本次挂牌出让的土地为武陟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储备的国有土地,位于红旗路北段东侧,规划用途为综合用地(商业、住宅用地),出让年限50年,建筑密度小于35%,容积率小于2.5,建筑物楼层限高6层。 该宗地起挂价250万元,4位竞买人经过10轮交替报价,到下午6时挂牌截止时间,挂牌价上升到286万元。4位竞买人纷纷要求举牌竞价,挂牌出让进入竞价阶段,在经过8轮举牌竞价后,最终98号竞买人以310万…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土地储备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烟台市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和出让等业务管理内容,在数字烟台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撑工具,以土地收购储备、出让业务中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核心数据资源,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出让业务实施管理系统。简化了烟台地区土地储备流程,优化了储备土地及土地开发流程,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也进一步验证了基于SOA架构的GIS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收购储备交易工作的开展,了解各地市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省收购储备工作的几点意见》(黑政发[2004]92号文)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收购储备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05]87号文)文件的情况,日前,黑龙江省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交易中心对全省十三个地市土地收购储备交易情况进行了检查,各地市的收购储备交易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双鸭山市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交易中心积极研究探索土地收储工作新思路,大胆运用土地预约收购方式征收、收购土地的方法。解决了实物储备资金不足的根本问题。两年来,他们共收购储备土地114.08公顷,向市场提供土地62.08公顷,获得土地纯收益7749.7万元。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收购储备迄今已走过了8年历程。但是,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实际工作起来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虽然国外土地储备工作开展的较早,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可比性较少。因此,土地收储工作仍然是在探索中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早于土地收购储备出现之前制定,有关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法律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