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GIS空间分析为基础,根据台风路径相似性原理,研究路径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并以相似度为权重进行台风路径预测,最后使用C#和ArcGIS Engine对算法进行系统实现。该系统可以对台风相似路径进行快速筛选,并对未来台风路径进行预测和展示,为防灾减灾和应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相似的台风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台风运动的诸多因素产生的相同或相似的综合效应。本文基于IMHD-ST距离并综合考虑轨迹时空距离和频率特征,提出了一种距离-频率时空轨迹相似性度量算法,从时空位置和路径形状两个角度衡量台风轨迹之间的相似程度。经实际数据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计算结果准确,同时提高了对噪声、采样率变化和偏移等干扰的抵抗能力,能有效匹配相似轨迹对,服务于台风路径预测与历史相似台风案例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针对台风在形成和消散阶段中心定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导风的方法,使用的遥感数据来源于FY-2气象卫星的红外通道。该方法首先对红外序列遥感图像进行金字塔分解,然后基于加权的中值滤波光流模型构建云导风场,最后利用密度矩阵计算台风中心。选择2014年真实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Rammasun和Halong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台风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检测结果均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利用夹角余弦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者。利用夹角余弦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该方法得到的STD(0.660 1TECU)和RMS(0.670 0TECU)均小于欧氏距离得到的STD和RMS,说明夹角余弦可以准确地搜索到与基准点相关性更强的相似相点,因此,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时空特征对服务质量的影响,预测准确性有限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区聚类协同过滤的空间信息服务质量预测算法:利用时区特征进行用户和空间信息服务的聚类,并采用时区优化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寻找相似用户和相似服务,通过构建时区约束的邻近用户—服务矩阵进行空间信息服务质量的综合预测。最后,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时区聚类协同过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空间信息服务质量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早期台风信息是促使国家气象中心改进台风预测机制和提高台风预报准确度的重要基础资料。国家气象中心从1949年开始就对台风进行预报,早期台风信息数量很多,进行全面、统一的台风信息管理十分困难。台风早期预警系统能够全面展示台风移动路径信息,支持台风数据实时更新,提供早期台风查询功能,增强台风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QuikSCAT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成熟发展的台风自身在风向上的涡旋型特征和风眼处风速相对周围较低的特征, 分别采用搜索QuikSCAT反演风向的涡旋中心, 风速或后向散射系数的台风中心区域在局部最小值点的方法定位获得了台风中心位置信息。在风矢量反演过程中采用QSCAT-1模型、借助Holland的台风模式, 修正了反演过程中的风向误差, 提高了台风中心定位的准确性。同时, 将该方法应用到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监测中, 利用QuikSCAT对台风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台风强度和路径信息, 其中台风路径结果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通过最佳路径分析得到的台风路径结果基本一致, 但在台风强度结果上存在较大误差。为提高台风强度监测精度, 在反演过程中采用大风地球物理模型NN-T-GMF代替QSCAT-1模型, 使台风强度监测结果精度提高。结果表明, QuikSCAT可以有效监测海上台风路径和强度发展, 为进一步推断台风的强度发展和移动趋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120°E、45°N上空的2008年年积日101~150d时间段内共600个电离层格网TEC数据,分析了该点上空电离层TEC参数的混沌特性,发现其关联维数为2.263 2,嵌入维数m=5,最大Lyapunov指数为0.083 3,该TEC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存在混沌现象。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了利用夹角余弦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方法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两种方法。利用该方法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得到的标准差STD(0.618TECU)和RMS(0.623TECU)均小于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得到的STD和RMS,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搜索到与基准点相关性更强的相似相点,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准确识别灾情相关的空间位置是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灾情分析的关键。首先采集2016年正面袭击福建省的两次台风"莫兰蒂"和"鲇鱼"期间新浪微博上灾情相关的微博数据,识别和提取其中的用户注册位置信息、签到位置信息和文本隐含位置信息;然后基于微博数量变化和内容分析3种位置信息与现实台风灾情之间的联系;最后基于分析结果确定台风微博的位置信息,利用台风微博对两次台风主要灾情进行提取与制图。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台风微博位置信息可以有效反映灾情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台风云系影像分割方法多采用圆形或菱形模板进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运算模板较大或经多次腐蚀、膨胀运算后,不能很好地保留台风云系影像原始的形态信息。为了解决此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先验特征的台风云系影像分割原理与方法,即先提取台风云系影像的大致形态,并以此作为形态学模板;然后利用形态学方法提取台风云系影像;最后,以2008年7月28日18时的09号FY-2C气象卫星云图台风云顶温度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本次示例台风(200809号台风)形状自定义的模板来腐蚀分割台风云系影像,并详细对比和分析了不同形状、大小的模板对台风云系影像分割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先验特征的自定义台风云系结构模板,其分割结果不仅较好地保留了台风云系影像的形状特征,而且腐蚀后保留的台风云系信息最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ADI方法和三重套网格技术,考虑了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9216号台风风暴潮漫滩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符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式应用于风暴潮漫滩数值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变形进行有效预测,提出了一种惯性测量参数的多维时间序列分段模式的变形预测方法。首先采集MIMU测量单元信号,建立MIMU时间序列的AR模型,采用Kalman滤波进行信号处理;然后把处理过的数据分为不同数据段,设第一段数据为基准段,把后采集的数据段与第一段数据进行相似度量,计算相似度,预测变化规律;最后采集不同车辆通过大桥时的MIMU信号,处理数据结果能够反映大桥变化规律,说明变形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探测中传统方法所存在参考背景值精度低,且容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时频变换理论的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变化在其标准时频谱中可以自动显示,运用标准时频变换理论具有的无为方法可以将变化的主成分直接提取,得到高精度的参考背景值。使用该方法对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和台风轨迹下落站点的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异常探测。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探测结果更加突出异常发生的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异常特征,且不易受空间环境影响;在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主要集中在9月13日,此时台风达到最大强度时刻,表现为正异常现象,异常幅度为2~12 TECU。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ADI方法和三重套网格技术,考虑了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9216号台风风暴潮漫滩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符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式应用于风暴潮漫滩数值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89—2018年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登陆的98场台风风暴潮数据,选取最小中心气压、最大风速、登陆时中心气压、登陆时风速、登陆时台风强度、登陆地点、登陆方向7个输入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预测台风风暴潮最大增水的模型,并用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未来年份台风风暴潮的预测,以2019年台风“利奇马”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利用Mike21软件模拟的验潮站最大增水构建验潮站最大增水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广东省港口站和北津站的最大增水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台风事件信息抽取在台风知识检索、灾害应急预警、损失评估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台风事件存在一个时空动态演变的过程,新闻文本中易出现包括台风形成、登陆、移动和消散等不同时间节点的事件状态的混合表达,使得规则匹配和现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信息抽取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结合事件和语境特征的台风事件抽取方法,能够充分考虑词汇的事件特征和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使得登陆时间和登陆位置抽取准确率高达92%,各事件元素抽取精度总体较高且较为平衡,平均F1值高达78%,提升幅度达42%。本文研究为构建台风知识库提供了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文中设计了一个极坐标系的准地转正压模式,一个直角坐标系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的准地转正压模式和一个直角坐标系非定常台风环流的准地转正压模式,其径向或水平格距均为2km,以研究三类物理过程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即沿方位角方向的线性平流,沿径向的线性平流以及非线性平流对中尺度涡旋涡量内传和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沿方位角方向的线性平流可导致螺旋状涡带的形成;沿径向的线性平流在一定的参数集合可使涡量内传,台风略有增强;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扰动涡量的非线性平流可使内传涡量明显增加,台风明显增强;非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非线性平流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使内传涡量增多,有利于台风的增强,另一方面,在涡量内传过程中,原先呈同心圆轴对称的台风基流结构受到破坏,形成复杂流型,这又使台风趋于减弱。最后讨论了这些结果在台风强度预测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胡璐锦  何宗宜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16,41(4):37-43,49
针对传统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数据局限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分析方法。结合信息熵理论,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地形信息量,研究不同分级地形信息量下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景观类型在不同地形信息量等级的分布特征,对具有相似地形特征的区域建立利用地形信息量对其景观格局特征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该文选择珠海市地形特征相似的两个区域进行了试验分析,对珠海市斗门区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方法,预测在相似地形特征下南坪镇的景观格局特征,并以南坪镇真实的景观特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邻域景观预测分析方法不仅能正确预测分析不同地形信息量下的景观分析指数,同时也能正确预测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探讨基于DEM地形信息量的景观预测方法,为相似地区景观预测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和DEM地形信息量,研究不同地形信息量等级下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构建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形信息量和景观指数的回归模型,对具有相似地形的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针对广西北部湾区域特征相似的两个流域,其景观分布规律一致,景观指数误差基本保持在0.2以内。基于DEM地形信息量的景观预测方法可有效预测相似区域的景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力台网进行台风激发信号的源区定位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台风监测能力,而且可从台风激发信号中区分出震前与震源有关的信号,促进地震预测研究。以2019年第18号台风米娜(MITAG)为研究对象,基于福建省重力台网观测的1 Hz采样的固体潮观测数据,利用噪声互相关函数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归一化噪声能量流方法分析数据质量和微震源区方位,使用SNR≥25的Rayleigh波互相关信号走时作为定位数据,进行台风4个时段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MITAG台风靠近中国大陆的过程中,定位区域能够覆盖台风中心所在位置;地震背景噪声能量辐射模型的微震垂直位移极值区域也和台风靠近中国大陆过程时段一致;通过人工剔除高速波群的互相关信号后,定位区域也能覆盖到转向远离大陆过程时段的台风轨迹。福建省重力台网对台风的追踪提供一类新的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