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连志东 《河南地质》2008,(12):17-17
近年来,商丘市以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连续9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土地整理项目34个,开发整理土地25419.48公顷,累计投资3.37亿元,新增耕地3055.5公顷。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调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思路,近日确立了“重在整理、合理开发、提高耕地质量”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土地整理开发工作的重心放到提高耕地质量上:一是土地整理开发资金投入重点向基本农田整理倾斜,按基本农田0.4元/亩安排了保护经费2359万元;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2009,(7):19-19
近年来,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始终把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土地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具体工作中,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强化规划管理的龙头作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使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通过计划管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严把土地供应“闸门”。2006年以来,审查各类建设项目用地650宗,核减土地面积140余公顷,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近5年保护耕地3.01万hm2,保护基本农田5492片,面积2.81万hm2,开发整理面积0.37万hm2,新增加耕地800hm2,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且稳中有增。连年被评为淄博市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我省着力开展以农用地整理、低丘缓坡开发、海涂围垦造地、村庄宅基地整理为载体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努力拓展耕地补充空间,连续11年实现了全省耕地动态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质》2009,(3):44-44
2008年,耕地保护成效显著,全自治区新增耕地15.51万亩,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稳中有增。据了解,去年新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顺利通过国务院检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梁山县国土资源局改变过去以数量管理为主的土地管理方式,注重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高,积极联合农业科技部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陆毅  陈玉莲 《广西地质》2009,(12):55-56
2009年以来,梧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努力搞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据统计,1~10月,梧州市共完成土地开垦207公顷,  相似文献   

9.
8月25日,惠民县国家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何坊乡等土地整理项目和省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惠民镇省屯土地整理项目顺利通过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组的考核验收,并被省验收组评价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好项目之一。2个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4859万元,建设总规模2386.8hm2,新增耕地329.67hm2,新增加耕地率为16.5%。  相似文献   

10.
陈洪安 《山东地质》2008,(11):45-46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立足山区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加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入的机遇,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节约集约用地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全区共投资7000万元,完成国家、省、市、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3个,开发整理土地3800hm^2,新增耕地800hm^2。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杨沛 《山西地质》2010,(2):44-46
通过详实的数据,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宣传。通过评价,我们发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促进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增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刘琪 《山西地质》2010,(4):11-13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就目前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我们只重视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从制度上和技术上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土地开发整理是缓和人地矛盾,协调人与自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形势下,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开发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农业环境,意义重大。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事业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本文从剖析土地开发整理理论出发,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质》2011,(7):60-60
为充分调动各区、镇、村和基层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保护农田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完成年度补充耕地任务,有效落实基本农田有偿保护制度,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土地开发整理奖励办法》和《厦门市基本农田管护费使用管理办法》,两项政策在福建省均属首创,这将促使厦门市耕地保护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徐杨  孟志军 《浙江地质》2008,(11):36-38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从探索起步到全面推进,已在补充耕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惠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与效应显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在实践中也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我们认为必须要将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中来,以便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明县多措并举、精心规划,深入开展土地整理,集约节约用地,大力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2007年,该县共投资1.5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4个,开发整理土地0.8万hm^2,新增耕地600hm^2,确保了东明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此外,该县还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目前已收购储备土地8宗,面积47余公顷,为全县工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吴慧 《浙江地质》2010,(9):62-62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文件要求,东阳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做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信息报备工作。由于今年国土部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对项目信息的报备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阳市国土资源局主动与省厅土地勘测规划院衔接取经,克服技术难题,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今年新验项目和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信息报备工作。截止日前。已完成新上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32件,其中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3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统筹的发展,“六个”一体化的实施,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各级政府解决用地矛盾的唯一出路。但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普遍存在,导致土地开发整理质量下降,开发出来的土地产量低下,农民不愿种,甚至抛荒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分管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切身感受,并结合淳安实际,粗谈一点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质量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是从1999年开始的。这是贯彻落实新的《土地管理法》,实现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需要,也是贯彻"保护资源"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花盛 《地质学刊》2007,31(3):F0003-F000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成立于2002年5月,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中心始终按照省厅“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土地开发整理这条主线,努力做好服务国土、服务基层两篇文章,积极开展省级易地调剂补充耕地重点项目组织实施、耕地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