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質新知     
《地质论评》1939,4(5):392-392
四川巴縣和尚坡第四紀骨化石之發現 巴縣和尚坡,位重庆西三十里,小龙坎西南十五里。該地有一洞穴,舊名龍洞。近因陳蘭亭先生依之深掘備避空襲,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民國念肆年七月六日,作者與清華大學研究生王植,自由東龍口乘軕西南行七十餘里,抵山東招遠玲瓏山老金廠。八,九,十,十一,四日,承山東建設廳李公前張德如雨先生之介紹,得玲瓏山金礦局李智廣宋紹文雨先生之招待,參觀玲瓏山,九曲水  相似文献   

3.
赵家骧 《地质论评》1942,7(Z2):131-144
中国西南部二叠纪玄武岩系早见前人报告,惟其确切之时代及其为陆成抑系海成诸问题,即说者各异。今兹地质工作渐详,且与玄武岩系关连之铜矿亦著於西南,爰将有关玄武岩  相似文献   

4.
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叶左之先生为纪念丁在君先生专刊而作,其目的在叙述在君先生负责任为工作而努力之热心,故文中除评述研究经过外,仅及於矿量之测定,及成分之分析,至於其他层构造及生成原因等则另有专文发表。左之先生以其丰富之学织经验,及精细之工作态度,完成礬矿之研究,奠定开发资源之基础,使後学者逐得是所遵循。  相似文献   

5.
李捷 《地质论评》1936,1(3):311-322
此段地質係民國二十二年所調查,因吾師丁在君先生對於西南地質礦産,素極關心,其生前於川湘雲貴以及廣西等省,貢獻特多,西南地質系統得以奠定基礎者,丁師之功居多也。本段地域雖狭,但屬丁師注意之區,故草此篇,藉作紀念。黄金寺門均位於羅城縣治東北四十里,黄金圩在北,寺門圩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报》1930,9(4):329-330
一本會爲紀念趙亞曾先生於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考察西南地質在雲南殉難並爲鼓勵中國地質學者從事專門研究以貢獻於地質學及古生物學之進步起見募集基金以二萬元爲額無論是否滿額每年以所得利息爲補助金名爲紀念趙亞曾先生補助金  相似文献   

7.
张人鉴 《地质论评》1941,6(Z2):237-244
一、总论河南产金区域,皆分布于西南部熊耳、伏牛两大山脉之周围,较盛之区,如丹江流域之淅川、内乡两县,伊河流域之嵩县,洛河流域之洛宁、卢氏两县,大部皆为砂金矿床,砂金矿床之成因,多由于含金岩石剥蚀冲激,复经天然水流淘洗,而集中沉积。河南西南部山岭地带之岩层,其适于脉金矿床之地质,皆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在四川的一些地区就已开始了一些零星的地质调查工作,之后,于三十年代就有较多的地质资料报导,但在这些较早的资料中地层和构造方面的著作较多,其中虽也涉及到了一些岩石学方面的知识,而岩石学方面的专著可以说很少,即令如此,谭锡畴和李春昱先生报导的康定片麻岩,后来为黄汲清教授命名为磨盘山结晶片岩带,已在当时的地质界广为流传。直到四十年代始有赵家骧先生的中国西南部二迭纪玄  相似文献   

9.
刘增乾先生于1943年由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至今,从事地质工作整整50周年。他曾任西南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高原地质研究所所长、成矿所顾问、研究员。 解放前刘先生曾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云南组任职,先后在祁连山、柴达木作过地质调查,在甘肃、青海、云南等省的矿山作过矿产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0.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1,22(2):294-294
王锦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我虽与王总共事的时间不多,但他对水文测验事业的执着、工作之勤奋与严谨,以及对中国水文测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一直在我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王锦生先生是山东诸城人,192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  相似文献   

11.
由王铠元主笔、孙克祥副主笔的《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续集》,2008年3月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此书是2001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集》(王铠元主笔、孙克祥副主笔)的姐妹篇。王铠元先生1925年生于河北元氏,19  相似文献   

12.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48,13(Z2):199-202
十年以来,因人为及事实困难,关于脊椎动物化石之野外采集,久无惊人发见。去年(三十六年)五月,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探勘处苗庆祥先生,在该处处长孙健初先生指导下工作,于甘肃永登县海石湾附近,发见脊椎动物化石。孙先生立认识其重要性,于秋间亲同苗先生再往该地采集,又得化石多块,此项化石由该处设法运到南  相似文献   

13.
马以思 《地质论评》1944,9(Z3):287-290
绪言下面描述之材料,系盛莘夫先生1938年於桐梓之下三叠纪中所采集,存於中央地质调查所标本室内者。此文之作:承许德佑先生之指导,作者应向彼衷诚感谢,  相似文献   

14.
李树勋 《地质论评》1943,8(Z1):169-170
中国海相三叠纪地层之发现与研究,仅限于西南诸省,而西北除青海外,尚未之闻,客岁兰州物展,于甘肃矿业公司之未鉴定标本中,发见海相三叠纪化石,发现中之发现,固不足  相似文献   

15.
《古地理学报》2004,6(4):418-418
著名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95岁高龄的崔克信先生等的专著《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已于2004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袁见齐 《地质论评》1946,11(Z3):319-328
新疆盐产之富,久负盛誉,而岩盐分布之广,储量之丰,尤远非西南各省所能比拟。作者于民国三十三年参加西北盐产调查团,曾将新疆岩盐作粗略之观察,对于岩盐矿区之地质问  相似文献   

17.
盛莘夫 《地质论评》1941,6(Z2):312-313
中国西南部奥陶纪三叶虫,过去中外所鉴定者,多属中奥陶纪,并以种属与欧洲相似,遂谓中国南部奥陶纪,全属大西洋区,据作者之研究,中国西南部之下奥陶纪下部,含有北美中部及中,南美西部之种属,而下奥陶纪中部,除三叶虫外,如头足类及海绵类,多与北美坎拿大及华北,朝鲜等处同种,及至下奥陶纪上部始含欧洲Arenigian之三叶虫及笔石化石。  相似文献   

18.
朱森先生传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2,7(6):239-246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所不及。先生学业之成,实基於是,而先生天年不永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和区域构造走向,可将南海海盆分为三个次海盆:西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中央次海盆。通过地磁异常资料之分析对比,在中央次海盆中鉴别出5d-11号磁异常条带,推测其海底扩张年代为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32-1MaBP);在西南次海盆中鉴别出18-13号磁异常条带,推测其海底扩张年代为晚始新世一早渐新世(42-35MaBP)。通过对穿过中央次海盆与西南海盆的地震反射剖面之分析,发现西南次  相似文献   

20.
我们於本年九月初至本溪西南一带作区域地质调查,为时五十日,完成五万分之一地质图一幅(桥头幅)。工作区域共三八六平方公里,露头区约占二七○公里。以古生代及前震旦纪地层露头占大部。兹将本区之地质简述如下: 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