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隶属于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金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太阳顶群主要有硅质岩和碳质板岩两类岩石。金与有机碳的关系、矿(岩)石的浸出率与有机碳含量的负相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Q型聚类分析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现代模拟实验表明:太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构成了拉尔玛金矿床主要的矿源层。太阳顶群硅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金关系密切的有机质的生物先质体为海生低等菌藻类生物。硅质岩中金含量与菌  相似文献   

2.
四川若尔盖北部寒武系太阳顶群为金矿矿源层,硅质岩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矿源层的成因,硅质岩成因是关键所在.硅质岩已遭受变质成为微晶石英岩,以块状为主.岩石中均含有不等量的有机碳.岩石中还保留了较多的沉积组构.主要化学成分以SiO_2为主,结合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综合研究表明,太阳顶群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者在研究阿坝地块层控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含金矿石建造——Au-Se矿石建造。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白依沟背斜西段的倾没端。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地层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厚度最大可近千米,其中碳质硅岩  相似文献   

4.
拉尔玛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川甘交界地带由硅岩和板岩组成的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明显,是一典型的层控型金矿床。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长期存在分歧意见。作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试述拉尔玛层控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5.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层。通过对拉尔玛金矿热水成因硅质岩中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 ,指出硅质岩中与金关系密切的生物母源为海生低等菌藻生物。根据金矿床中的生物实体化石、分子化石、金与生物量及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生物、有机质成矿模拟的实验研究 ,确认拉尔玛金矿床为生物 -有机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拉日玛金矿床中有机质与金的初始富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拉日玛金矿床的赋矿岩系太阳顶群,以其高的有机质含量和伴生大量固体沥青而被认为矿化作用与石油烃类有关。根据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分析和反射率测定,揭示出含矿围岩不但是矿源层,而且是油源岩。它具有高的产烃指标和成熟度,有机质是海相菌藻成因的腐泥型。分离的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的中子活化分析证实,矿源层中干酪根是金的主要载体,缺氧局限海中微生物及衍生有机质的吸收或吸附是金属元素初始富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拉尔玛金矿的生物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甘、川两省交界处的拉尔玛金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太阳顶群,矿区内岩浆活动不强烈,矿床中断裂构造较发育,矿石矿物种类较齐全。矿石中的生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细菌和低等藻类生物体衍生的生物标志物和遗传特征,证明了太阳顶群中的有机质起源于菌藻类生物。矿石中的金属矿物生物组构有生物有机胶体组构和矿交代生物组构,说明生物成矿作用经历了直接成矿和间接成矿,即两轮聚矿作用,菌藻生物的第一轮聚金主要形成矿源层,生物的两轮聚金结果,形成此矿床。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南亚带中的拉尔玛硅岩型金-铜-铀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太阳顶群地层由硅岩、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海底喷气沉积作用的产物,拉尔玛金-铜-铀建造矿床也具有海底喷流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研究表明:有机质对金的吸附量是粘土矿物的6.89倍,粘土矿物的混入降低了有机质对金的吸附和释放能力,在低于300℃的加热条件下,有机质及粘土矿物释放金的能力较低。由实验结果理论推算出太阳顶群的板岩所提供的金量对拉尔玛金矿床的形成是微不足道的,不是该矿床的主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0.
寒武-奥陶系太阳顶群是西秦岭南亚带最重要的含金-铀岩系,其主要由碳质硅质岩及碳质板岩组成,岩石中还保留了许多沉积组构,如块状构造,纹层构造,韵律构造,结核状构造等,根据岩石学,岩石组合,沉积组构,结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太阳顶群岩石为被动大陆边缘陆海槽中的非补偿性沉积,形成于半深水的滞流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
黔西南灰家堡金矿田有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家堡金矿田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的集中产地之一,对其中的水银洞、紫木凼、太平洞和簸箕田4个代表性金矿床进行了有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灰家堡金矿田的矿床中固体沥青主要产于矿石内,与矿化关系密切,产出形态受孔隙、构造裂隙控制;沥青与热液期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表明其形成时间与成矿时间大致一致。矿石中普遍发育有机质包裹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金矿石和围岩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均较高,经历了类似的地质作用过程;有机质形成于强还原、中低盐度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以海相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有少量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  相似文献   

12.
扼要介绍了川西炉霍裂谷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 通过地层和岩石中元素丰度特征,稀土元素、同位素、微量金的可化性实验等系统分析, 提出炉霍裂谷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物质来自三叠纪地层中的细碎屑质浊积岩建造和裂谷海底火山作用提供的深源物质。并讨论了矿质初始富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煤成烃潜力与成气热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大锰  杨起 《现代地质》1997,11(3):322-329
鄂尔多斯盆地煤的Rock Eval分析结果表明,在肥煤—焦煤阶段,S1+S2达最大值,随后生烃潜力减弱。煤的Py GC分析及热模拟成气实验结果证实煤成气具有3个生气高峰,分别相应于Ro,m05%~07%、10%~14%及25%,表明煤成气具多阶段性的特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煤成气的勘探和开发。同时,随煤级增高,煤成烃特征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异构烃减少,正构烃增加;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亦存在多变性或多阶段的演化特点;苯系化合物具波动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s on mineralization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bed of the La' erma gold deposit in the south subbelt of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is hydrothermal cherts in the Cambrian Taiyangding Group. Organic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cherts shows that the organic precursor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gold are marine bacteria and algae. The gold content in chert,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bacterial and algal microfossil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biomineralization of modern bacteria and algae indicate that bacteria and alga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La' erma 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原油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毅  惠荣耀 《甘肃地质》1997,6(1):67-73
对塔里木盆地原油和生油岩饱和烃进行GC-C-MS和GC-MS分析,利用单个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和三环萜烷分布特征进行油源对比,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原油的油源问题;根据寒武—奥陶系富含菌藻有机质生油岩饱和烃色谱分析结果,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含蜡较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欧南凹陷是石炭系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构造单元,具有一定勘探潜力,但对有机质富集机理认识不清导致对优质烃源岩分布的预测缺乏有效指导,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基于地球化学分析、XRD、SEM等分析测试,对石炭系烃源岩矿物组分、 有机质丰度、 干酪根类型、 热演化程度、 形成环境、TOC与主要矿物关系等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17.
菌藻生物在成矿作用中的富金实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丽  朱利东 《地球化学》1998,27(6):559-565
进行了菌落生物活体,死体,原油,有机质,有机淤泥和三种粘土矿物富金作用的对比实验,并研究了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菌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富金能力的差异,探讨了生物富金机理。结果表明活体菌藻生物富金能力比其他实验样品的强。与海水和淡水条件相比,温尔泉蓝细菌富金能力强;与常温条件相比,热水条件下的温泉蓝细菌富金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geochemistry analysis including thin sections and SEM observations, different shapes of bacterial fossils, with size ranging from dozens of nanometers to several micron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low-mature marine source rocks and coal seams in South China, of which the Permian source rocks were dominated by the bacterial fossils derived from symbiotic sulphur bacteria with gypsum, and the Chengkou section in the Cambrian strata were occupied by abundant nanoscale bacterial fossils with rod and bar shapes. In contrast, a large quantity of possible bacterial fossils found in the high-mature Permian, Silurian, and Cambrian source rocks using SEM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Despite this, this study has indicated that bacterial fossils were prevalent in the source rocks, such as mudstone, siliceous rock and gypsum-bearing coal seams in South China, which has been ignored before.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bacterial fossil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hale ga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相似文献   

19.
甘肃西和县大桥金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未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征,其Fe/Ti-Al/(Al+ 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