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棚举  崔胜涛 《北京测绘》2021,35(2):275-279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适应现代空间技术发展趋势的地心坐标系。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的建立,可以实现与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无缝对接,对测绘事业的发展和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建设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坐标框架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对辽宁省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测绘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的实现过程,包括空间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和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服务系统建设。基准体系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达到设计要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我国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化测绘基准建设要考虑和顾及如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在平面基准方面,要采用中国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统,建立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进一步加密2000国家GPS网,以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合理分布密度的大地坐标框架点;在高程基准方面,应尽快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结合GPS水准和卫星测高技术,精化我国现行CQG2000大地水准面至5′分辨率和厘米量级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坐标和高程,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4.
分析现有测绘基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介绍海口市测绘基准升级改造的建设思路、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新一代测绘基准成果,即B级GNSS框架网、C级GNSS全面网、二等水准高程网、HKCORS等测绘基础设施及其相应点位的基于CGCS2000、2000国家重力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大地坐标、平面坐标、高程、坐标转换参数和软件以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集和插值软件、HKCORS系统和系列软件等成果。其结果表明,这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在网络布局、设备品质、网点精度、HKCORS功能性能和应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将区域测绘基准服务按SOA框架进行构建使其提供Web Services是测绘信息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也是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框架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本文在分析区域测绘基准核心服务和基于SOA框架Web Services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模式的区域测绘基准服务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三明市的地理概况和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建设的意义,详细介绍了GNSS控制网、水准网、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建设实施、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有关情况,展望了三明市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善和更新国家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地测量基准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图的基础框架,其建立,维护,改善和更新是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大地测量基准中的重力基准和坐本身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破损严重,因此顺应科技进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绘基准是地理要素在真实世界的空间位置的参考基准,是基础性测绘工作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从满足建国初期的快速经济建设需要,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广泛的需求,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本文对以往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情况对现代测绘基准建设进行了阐述,并对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程基准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各类高程测绘的基础与支撑。以珠江三角洲区域高程基准框架建设为例,介绍了高程基准框架建设过程,并详细分析了框架建设过程中的误差源与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亚宣 《测绘科学》2012,37(3):18-20
本文通过对多年来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建设国家现代化高程基准的设计准则和国家一、二等水准路线踏勘选埋方法,对观测中存在误差的处理技术;通过对数字水准仪的测试和分析总结,指出了选购和使用数字水准仪时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对于构建国家现代化测绘体系的高程基准框架建设及地方高等级水准测量中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