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吉林省洮南市闹牛山铜矿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开展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评价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本文根据工作实际,分析吉林省洮南市闹牛山铜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李家庄昌盛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取样分析,认为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以环境问题为主的中等开采技术条件矿床。  相似文献   

3.
对矿区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进行分析,经统计、计算矿坑涌水量,确定了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出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了矿体及顶底板围岩力学性质,对岩(矿)体结构类型、完整性等进行了详细统计,明确了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了矿区的环境地质情况,确定了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基本查明了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充分体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在矿山开采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逊  龙庆 《矿产与地质》2015,(2):261-266
通过对龙湖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和抽水试验资料,划分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类型,并对矿山工程地质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以后安全采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库卢磷铁铌稀土矿是一个大型风化壳型的磷铁铌稀土矿,矿体呈面状分布;矿床地处水文地质单元的径排区,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区环境地质质量中等,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于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复合的中等类型。  相似文献   

6.
苏家庄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家庄铁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苏家庄村西,是王舍人铁矿东矿体的一部分,属矽卡岩型大水矿床。自1960年9月完成矿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以来,再未做进一步勘探工作,研究程度未能满足现阶段开采要求。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该矿开采价值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研究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与途径,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为安全采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珊瑚矿床是南岭西段钨锡成矿带上一大型石英薄脉带型钨锡矿床。研究开采超40年的在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同类地下开采的薄脉带型矿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矿区含(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径排、地下热水特征及矿坑充水因素分析,确定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并预测了-200 m中段涌水量;开展工程地质编录,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划分了松散、块状碎裂和块状完整坚硬工程地质岩组,确定了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型;调查了矿区环境地质情况,确定矿区环境质量良好。基本查明珊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沪崇越江通道(东线)工程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本作了介绍,对工程基础设置层位进行了初步选择,并进行了地势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伟 《云南地质》2010,29(4):463-466
哀牢山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构造运动、斜坡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及高地热异常、高地应力的作用等"两高"、"四复杂",使哀牢山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困难。对工程方案及工程措施提出改进建议,确保穿越哀牢山区铁路等线状工程方案合理、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0.
“临界成矿地质条件”指派指具有“临界性质”的成矿地质条件。沉积或受变质沉积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中古地理和水动力条件;内生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构造条件;石油的生油和贮油条件所表现出的临界性质十分明显;风化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应该是各类矿床都具备的,但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深入研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促进矿床学的进展,达到定量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吉沙水电站低压引水隧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端,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勘查,对工程区的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有了基本了解,对引水隧洞区存在的上覆岩体厚度问题,围岩稳定及施工涌水问题.隧洞外水压力问题以及岩体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工程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阳山金矿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石桥 《黄金地质》2004,10(1):62-67
阳山金矿床第四纪黄土及残坡积层出露较广,厚度大。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与裂隙潜水,分布于坡地及沟谷两侧,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以山泉及溪流形式排泄,含水层为第四纪松散堆积及岩石风化层,隔水层为地表深部的基岩,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马连河为矿山开发用水源地。依据地层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划分为第四纪松散软弱岩类,碎裂岩、千枚岩、斜长花岗斑岩等裂隙发育带及构造破碎带软弱岩类,灰岩及深部脉岩、钙泥质千枚岩等块状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金 《地质与勘探》2012,48(3):533-537
[摘 要]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合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的地质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郁 山铝土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 水层,中等-弱富水性;主要隔水层为石炭系本溪组顶部泥岩、石炭-二叠系太原组泥岩隔水层( 顶板隔 水层)和石炭系本溪组中、下部泥岩隔水层( 底板隔水层)。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 补给来源,人工开采和泉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断裂带具储水与导水性质,通常构成联通各含 水层的垂向通道。地下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及大气降水为矿床充水的影响因素。充水通 道以渗入性通道为主,局部可以形成溃入性充水通道。所以,新安县郁山铝土矿为顶、底板直接充水的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井下开采的矾山内生层状磷矿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稳定性,根据该矿工程地质现象、矿层及其固岩的自然特征和组合形式,确定该矿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准则,将其岩体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5个大组10个亚组,对每个亚组的岩体稳定性和巷道支护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该矿的软岩夹层是造成岩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对岩体稳定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每个岩组的岩体稳定性受一定的地质规律控制,岩组的岩体稳定性的划分具有可类比性和空间分布可预见性,因而本文的研究对巷道支护的设计和施工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湘西上洞街煤矿区毛家寨段水文地质测绘、地质钻探及邻近生产矿井资料收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勘查区煤矿床主要充水主要为其顶、底板岩溶裂隙水,目前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环境地质现状良好。煤矿开采后,因大量疏排岩溶地下水而导致的水、工、环不良地质问题将是今后矿区防治丁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沧州市深层天然矿泉水的地理环境、贮藏条件、物质来源、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布状况以及同位素特征等多方面,分析研究了本地区不同类型天然矿泉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伟  焦玉勇  郭小红 《岩土力学》2008,29(Z1):311-314
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洞口滑坡。综合连霍国道主干线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码头隧道洞口滑坡的形成特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该洞口滑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变形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得到了滑面位置,提出了加固治理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桥浑水河上游明流段、中部伏流段、下游浑水河段实地调查,并结合该区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煤矿勘查资料,在分析浑水河区域构造背景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浑水河的水动力条件,包括纵向水动力条件和横向水动力条件,认为浑水河是特殊构造通道、水土流失带来的粘土颗粒物源、携带粘土颗粒的水体进入地下伏流,粘土颗粒在河床中沉积后又被流水带出的一个过程,即"流失→带进→沉积→带出"过程。浑水河的成因:1浑水河的特殊构造,具备了通道条件;2上游水土流失带来的大量细小粘土颗粒提供了物源;3洞湾水体"盲谷"是浑水的物源载体;4地下伏流的水动力条件,包括纵向水动力条件和横向水动力条件,四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石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江 《贵州地质》2004,21(1):62-66
石阡县地质灾害有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岩溶洪涝等六大类,在贵州省内极具典型性,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岩土性质和结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论述了它们形成的背景条件、控制因素、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徐州某垃圾填埋场工程为例,以勘察工作成果为基础,对区域稳定性、地震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和评价了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建设所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场地的变形特性、边坡稳定性等满足填埋场使用要求,不会出现承压水突涌现象,填埋场的修建不会对地下水产生不良影响,场地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建筑场地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