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多数建制镇和集镇已经或者正在进行规划,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就镇论镇,或囿于其所辖行政区域论镇,缺少宏观规划指导,本文拟以湖南省攸县为例对县域小城镇体系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行政区划的设置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设镇建市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说设镇建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江溧高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荣林 《地理研究》1987,6(2):92-93
江(宁)溧(水)高(淳)地区是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出现了城镇群体的雏形,明清形成了城镇群体,奠定了小城镇的发展基础。近现代虽有兴哀,但仍有很大发展。本区的粮油商品率已达较高水平,工业起步虽迟,但发展较快。经济处于江苏省中等水平。目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占总劳动力的40~60%,有多达十几万的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发展工副 业生产和小城镇经济是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措施。作为南京市的郊县,本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总产,发展多种经营,建设成为城市生活生产和外贸出口服务的农副产品基地。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农副食品加工和建材工业,为城市大工业配套加工(以机械工业为主)和拾遗补缺的工业。以此为基础,确定各城镇的工业发展方向。据此,本区的城镇化水平将由1983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34%。本区的城镇体系分为县城、片中心镇、乡镇二个层次。预计到2000年,3个县城将由现在3万人的平均规模发展到6万多人;11个片中心镇将由现在5100人的平均规模发展到9100人,并全部成为建制镇;51个乡镇和工矿镇将由现在2800人的平均规模发展到5000人,其中20个有条件成为建制镇。建制镇都可以逐步实行一镇带一乡或一镇带几乡的体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2,(8):54-54
自2005年全国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地名设标中注重以牌养牌、建管并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74个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完成地名设标任务,完成率100%;95个乡(民族乡)中有93个乡基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闽东南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与职能结构的变化(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变化1978年以前,闽东南地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仅有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95个建制镇。福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城市首位度为2.26。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数量剧增,1994年闽东南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数目都是1978年的3倍以上,城镇密度也从1978年的0.24个/10OkmZ升为1994年的0.81个/100km2;城镇规模也扩大了,1985年莆田建市,1987年石狮从建制镇上升为市,1990年福…  相似文献   

6.
通榆县积极开展建设“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县”活动,不断加快城乡地名设标工作步伐,截止2008年底,已经全面完成设标任务,并步入常态管理。一是因地制宜,多渠道设置。首先在重点城镇设置了标准楼、门牌11225块,在9个镇政府驻地全部设置了街路(渣油路面)地名标志;其次对7个偏远的乡镇政府驻地不规范的路面或土路面的街路.由县地名管理部门协同县移动公司、县交通局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共同完成设置任务。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19日,武汉市民政局在新洲区仓埠街道办事处召开全市乡镇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现场会,来自全市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新洲区民政局介绍了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先进经验。代表们对新洲区积极开展乡村地名标志设置的做法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目前,新洲区乡(镇)不但设置了路牌、门牌,而且村村有地名标牌,全区镇、村共设1000多块地名牌,4万块门牌,成为新洲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后,记者采访了新洲区民政局局长吴国桥,对新洲区地名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记者:去年5月,民政部启动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提出用5年完成地名标志设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基地,”城镇密度居全国前列,充分激活身处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建制镇,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996年全省居住在县以上城市人口约1600万,建制镇区人口329.7万,村庄农业人口约占1900万,形成了“4:1:5”哑铃型人口格局。从布局上看,在沈大。沈山公路沿线形成了密集的城镇带,省经济百强镇的90%分布在这两条城镇带上。“八五 以来,辽宁省建制镇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到来。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中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9.
关于市辖区行政区划管理的几个问题续庞森权四、市辖区的行政区划管理构想1984年11月22日,国务院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国发165号),要求各地试行:1993年5月17日,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国发[1993...  相似文献   

10.
地名信息     
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团场、乡、镇居民地门牌设置管理工作全面启动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开展全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会议, 结合即将启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工作,2005年12月15日, 由师市民政局和公安局联合举办的师市团场、乡、镇居民地门牌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在石河子市金融大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1.
古镇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古镇旅游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古镇研究受到学界高度重视,但涉及古镇型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研究却鲜有所见。运用ArcGIS9.3分析软件、不平衡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中国古镇型旅游地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古镇型旅游地整体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两省;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和文化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温泉旅游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温泉资源储量丰富,地域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以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为例,在对温泉旅游小镇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SWOT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AHP定量分析法得出其增长型的发展战略,进而提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树立小镇整体形象;细分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多维组合营销;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加强温泉资源管理,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等发展温泉旅游小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尹铎  钱俊希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2):1517-1528
本文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新区作为“家”的表征与实践过程。研究发现:针对康巴什新区,外部媒介与地方政府以表征手段建构了截然不同的“家”的意象。其中,BBC、Times等外媒将康巴什新区描绘成充满荒凉景观的“鬼城”和不健康的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而在地方政府的重构中,康巴什新区则充满了生态栖居必备的城市景观并成为了先进的城市文化空间。而作为“家”中的居住者,康巴什居民“家”的营建经历了从陌生到认同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转换与情感边界的构建。不同行动者共同塑造了康巴什新区多元的、充满矛盾意义的“家”的空间身份。本文旨在丰富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家”的地理学研究视角与类型,回应“鬼城”话语对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无家”的质疑,亦是城市新区社会文化研究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了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的一般特点,分析了其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产业转移与旅游发展矛盾、旅游资源品质、旅游基础等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 "二元转换”、"向心系统”、旅游资源与形象塑造互动进行、与旅游相适应的城区建设等开发思路,并以高明市杨梅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西部小城镇比较研究--以甘肃与江苏为例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王跃  史守正 《干旱区地理》2003,26(4):391-395
以江苏、甘肃两省56个中心小城镇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定量揭示了我国东、西部小城镇的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差异,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指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缩小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以及要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小城镇的加速发展是必要条件。西部有大量相对贫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只靠大中城市是无法吸纳他们的。由于多种条件所限,西部不可能发展建设东部那样许多大中城市,城市的规模应该小一些。西部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更多、更有活力的小城镇。西部小城镇发展虽然在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上不如东部,但只要在小城镇建设中注重地方特色、规划管理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就有可能逐步缩小与东部小城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旅游小镇是近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热点和乡村城镇化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和高清遥感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1986-2010年旅游城镇三坡镇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其土地利用在空间上表现为离心扩散和向心集聚交替,集约程度不断提高;扩张速度经过了缓慢增长(1986-1995年),快速扩展(1995-2005年),稳定发展(2005-2010年)3个阶段;在功能变化上,由传统城镇的单一功能向多元旅游功能转变。以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用地不断扩展为核心,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成为旅游城镇成长的主要形式。在驱动机制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约束为基础,外部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和政府干预与调控等成为旅游城镇用地演变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肯定怀远县城镇化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提出目前怀远县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镇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高素质人才匮乏等。通过建立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怀远县的城镇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怀远县小城镇发展目前处于由初级城镇化的前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为促进怀远县小城镇的发展,作者选择了12个指标对怀远县各个乡镇的辐射力、潜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了8个中心镇进行重点建设。最后,作者就如何加快怀远县小城镇建设提出若干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和规模特征两个方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中心职能模型、泰尔指数模型等,综合刻画2000—2017年新疆城镇体系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规律及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来看,新疆城镇体系城市网络的范围持续扩张,等级分层较为突出,空间上表现为以乌昌石城镇群为核心逐级递减的单核圈层结构。联系网络的密度有所下降,但变化较小,各子城镇群的区域联系有待加强。新疆城镇体系的内部凝聚力远大于外向辐射力,整体上形成资源不断涌向核心区域的现象,正处于发展严重不协调阶段。(2)从城市规模特征来看,新疆城镇体系的区域格局主导方向为“东北-西南”,空间结构长期稳定,核心区域集中在天山中部,总体呈现“一级超强,分散组团”的发展格局,乌昌石城镇群与其他区域差距悬殊且极化现象愈加突出,各子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同时,各地区的差距不断增大,发展也相对割裂,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城镇职能配置不断转移,呈现显著的“虹吸”效应。总体来看,研究区的“中心-外围”特征显著,区域经济格局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等级严序的分层结构,次级城镇群间差异较小等特征为优化经济格局框架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the smaller urban centres around the world are losing people which raises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s to this challenge. Responses from the state have generally been muted, and as a result, concepts of new localism and new regionalism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played by place‐based leadership and partnerships between local businesses, community groups and individuals. Key within this space is the role of endogenous responses anchored on local social capital and resilience. This paper overviews key themes in the literature before examining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small town growth, stabilisation or decline in New Zealand. This leads into an examination of how three small towns in the country are responding to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The cases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local‐led responses to the debilitating effects of change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place based development can be critical in the context of coping with change in small towns. The paper further argues that “right‐sizing” to a new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reality may be the appropriate focus of local attention.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利益主体适应旅游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影响着社会和谐度。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农民、个体经营户、旅游从业人员和政府机关人员适应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适应性问题主要分为3个方面即“经济获益和区域发展”、“经济成本提高和社会环境恶化”和“旅游参与意愿”,相较于其他方面而言,“经济成本提高和社会环境恶化”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利益主体在适应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指向及其追求程度、面临问题存在差异性,同时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亦有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