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书架上     
Dynamic Meteorology(动力气象学),S.Panchev著,英文版,1985年由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本书作者是保加利亚人。本书由俄文版译成英文。原书1981年在索非亚出版,后被许多国家翻译,360页。本书开头介绍了动力气象方面的一般知识,然后分两部分介绍大气中的动力过程。第一部分是理想大气动力学。包括:大气热力学方程(气象方程),方程的简化;大气能量  相似文献   

2.
黄荣辉 《气象》1983,9(4):39-44
动力气象学是一门根据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来研究在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运动的学科。因此,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出发,建立适合于地球大气运动特点的方程组,这是动力气象学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2,(6):95-95
《动力气象学引论习题解》田永祥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7月,162页。本书是对美国华盛顿大学霍尔顿(J.R.Holton)教授著的《动力气象学引论》一书中全部习题的习题解答。书中主要包含有地转风、热成风、温度平流、散度、涡度、环流等物理量的计算,大气中各种能量的产生、消耗及其相互转换所需时间的计算;平均动能、涡动动能方程和平均有效位能方程的推导,考虑摩擦作用的和由于流体深度随纬度变化而产生的罗斯贝波相速公式的推导;正压、斜压不稳定性的分析;典型龙卷和台风尺度扰动的运动方程的尺度分析,以及天气尺度运动的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的尺度分析等内容。本书可供气象业务工作者、大专院校气象专业  相似文献   

4.
《气象》1988,(3)
该书由叶笃正、李崇银、王必魁编著,预计1988年7月出版。每本定价6.00元。 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动力气象学的基本内容。对地球大气的基本性质、大气运动方程组、大气波动、不稳定理论、适应理论和大气环流及理论等,都作了深入讨论。对热带大气动力学、平流层  相似文献   

5.
本书(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fology)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J.R.霍尔顿(Holton)编著,1972年在纽约出版。全书共分12章,从绪论(包括大气热力学的必要知识)到环流与涡度及行星边界层的前6章中,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理想的大气环流阐述了对了解大气运动最有关系的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后5章中为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分析、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振荡的线性扰动理论及巾纬度天气系统的起源和运动。内容重点强调准地转理论的重要作用。最后第12章为热带运动系统,扼要地概括了国外热带动力学的现状。本书虽名“引论”,但叙述尚较细致,且重点侧重于物理意义和概念的讨论,而不过多地涉及数学公式的推导,同时对大气结构观测做了一些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是将普通气象学和动力气象学的知识结合处理的,适当地避免了重复。但此书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例如有关热力学等方面的讨论,显得薄弱与不够。据闻国内有关单位已有译稿。  相似文献   

6.
王两铭 《气象》1983,9(5):35-39
热能生风这个通俗的道理说明了大气热力作用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动力气象学中讨论大气热力学的有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讲将着重讲各种主要温度参数的表示方法,它们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叶笃正  李崇银 《气象》1983,9(4):34-38
一、引言 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应用流体力学方程组及有关物理定律研究大气运动和天气演变的规律。它不同于一般流体力学,首先,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地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对于大尺度大气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水平气  相似文献   

8.
地球大气运动同时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利用大气动力与热力方程对热力与动力变量的联系,直接将变形处理后的大气运动方程(涡度方程)与热力学方程结合起来,导出了显式包含热力与动力作用的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  相似文献   

9.
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明 《高原气象》2007,26(2):233-239
根据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特征,在绝热、无摩擦条件下,从湿斜压原始方程出发,考虑大气运动的涡度及散度演化不仅受动力场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热力场的约束,采用不同于传统研究涡度及散度方程的分析方法,导出了新形式的涡度及散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斜压大气中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旋转与辐合持续增长的动力特征,初步揭示了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动力气象学又叫理论气象学,包括大气热力学和大气动力学两部份,是一门以数学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地球大气运动的规律的学科。这门学科中所确立的规律乃是天气学的理论基础,在天气实践中一直有广泛的应用:如表示气压和高度的微分关系的静力公式或其相当的积分关系的压高公式长时期在天气实践中被用于在温度层结已知的条件下,由气压确定高度或根据高度确定气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极地气候和通常笼统称为极地气象学研究的特征。列出了与极地气象委员会(ICPM)一起对南北极感兴趣的组织,并对他们的活动作了简要的描述。确定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极地的海-冰-大气相互作用、冰盖上地面风的季节变化特征、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研究、大气化学和大气成分、云和古气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极地气象学将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孙淑清 《气象》1983,9(7):35-39
大气作为一种流体其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它不仅位置可以发生变化,流体微团还可以发生转动、形变及辐散(合)等。为反映大气运动的这些特性,光有速度场V还不够,有必要引进环流、涡度、散度等物理概念。这些物理量及其相应规律的研究在动力气象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概述     
气象科技事业是整个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生活在大气之中,大气的冷暖干湿等物理状况及其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各种活动。人们为了认识它、利用它,便产生了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的成因和大气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影响的科学。在十七世纪以前,人们依靠目测来观察大气现象的变化。十七世纪以后,有了温度表、湿度表、气压表和风向风速仪,气象观测进入了仪器定量观测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造卫星和计算机引入气象学领域后,使气象学这门学科出现了飞跃。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观测资料的增多、探测手段的改善、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推进,动力气象学在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三个不同方向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到六十年代中期,人们对大气活动的认识已深化到如此的程度,以至能够而且必须对经典的动力气象学从资料和理论的不同角度加以总结。Palmen,E.和Newton,C.(1969)的“大气环流系统”及Lorenz,E.(1967)的“大气环流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动力气象学有着很大的发展。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大气普遍环流等等已有了更清楚的提法、在大气湍流等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更好的理论,还有许多本来没有弄清的问题,如大范围天气系统的发展已得到初步的解决。然而由于动力气象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参考书都是十年前出版的,因此它们并不能反映出这些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95年目录索引一、一般问题(含:气象学史、国内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含:气象卫星、雷达、火箭、计算机、通信技术装备)三、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含:环境气象学及其专用仪器)四、动力气象学与数值天气预报(含:动力-统...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动力气象学是研究同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的学科,但动力气象学家惯于强调天气尺度和行星尺度的运动。在过去四年中,有关天气尺度和行星尺度运动的动力学已取得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许多与大气运动短期变化的各种形态有关,而这些短期变化可以由内因引起,也可以由外因造成。若干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的扰动处理方法,在那种传统处理中,扰动被假定为叠加在一种纬向对称的基本状态上。目前,关于准静止纬向非对称气流的动力学,以及关于这种气流对瞬时环流的控制作用的认识,已有了重大的进步。在这篇评述中,将重点介绍研究对流层中天气  相似文献   

18.
杨长新 《气象学报》1989,47(2):254-254
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的大气科学名词(第一批),于1988年底正式公布了。它标志着我国大气科学名词的命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次公布的大气科学名词包括大气、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学八大类,共1150条,是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和新闻出版等部门使用的规范名词。统一科技名词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长期艰巨的工作。我国前辈气象学家曾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早  相似文献   

19.
1.引言在历史上气象学家们一直倾向于从空间和时间尺度有很大差别的两个观点出发来研究大气动力学。在试图解释最接近人们生活环境的地面上的细微运动特征方面,他们发展了微气象学,来处理空间尺度为几米和时间尺度大约一分钟的大气动力学问题。同样,为了预报大气中天气形势的发展,气象学家们对空间尺度为一千公里以上和时间尺度为一周的大尺度动力学的运动特征给以极大的关注。尽管“大尺度”气象学和“小尺度”气象学包含了许多大气过程,但仍然有大量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居于这二者之间。我们对这些中间尺度的认识是逐渐的,这倒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要获得那些与它们有关的观测资料是困难的。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城市环境和强风暴  相似文献   

20.
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强 《干旱气象》2003,21(3):74-78
文中回顾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目前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国内外在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同时还指出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应该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