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国内地震预警专业软硬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列装测试不充分的技术难题,尽可能降低地震预警系统运行的风险,建设了专业化的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平台。该平台构建了软件和硬件两大测试系统,明确了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流程和评价指标,具备在线功能测试、离线回溯测试、预警信息测试和信息安全测试等功能模块。通过系统性测试和综合评估测试结果,为地震预警专业软硬件完善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筑牢地震预警系统的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2.
笔者提出使用对比法测试地震计传感参数,即灵敏度、敏感轴方向角和倾角等的方案,包括测试数据采集、测试频带选择、传感参数计算方法等,并给出参数结果误差估计方法。为了满足斜轴悬挂、UVW输出地震计参数测试需要,给出此类地震计传感参数测试方案。通过合成数据、振动台检验验证,批量地震计参数重复测试证明该测试方法精度高、可信、可靠。对比法既适用于大批量地震仪器参数测试,也适用于地震台站现场,在不影响台站日常观测情况下,对单个地震计参数进行测试,其测试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快捷,是测试生产、观测中地震计传感参数的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昌军 《华南地震》2003,23(4):81-86
介绍了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实测波形的分析、解释、计算的方法以及波速测试在地震设防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并对影响波速测试的一些因素做了探讨.对波速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8)
在开展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时,想要实验测试取得更好的效果离不开对异常信息的提取。通过对异常信息的提取,不仅能够做到对关键信息的过滤,满足实验测试的实际需求的,还能够使地质实验测试所能掌握的测试信息更加全面,使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更为合理、科学地开展。这也充分说明异常信息的提取对于,开展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本文就以如何做好地质实验测试异常信息的提取展开论述,以期推动我国地质实验测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信道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信道测试是台网传输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台网的运行率和地震信号的可用率,甚至整个台网建设的成败。信道测试有3方面的内容:中继站背景场强测试、子台信道储备测试和信道误码测试。经测试后得到各种参数柱状图,以此判断每个台站的信道质量情况,及时调整台网信道传输的设计方案,确保成功建成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6.
剪切波速是建筑工程场地上岩土体介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其数据结果直观、现场实验简单易行,剪切波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任何一个物理量,测试结果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长期以来,无论专家学者还是工程技术人员,对剪切波速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均心存疑虑,希望能够早日了解掌握客观情况,以便制订相关标准进而改进技术。由于剪切波速测试不是一个孤立的量,对地震工程而言,现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直接影响了地震动计算结果。这一结果涉及地震小区划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目前,还缺乏对剪切波速测试误差的实测结果,相关工作还无法开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围绕剪切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展开,对现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及其对震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评价波速测试误差和确定其对地震动的影响提供依据。首先,本文介绍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及其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相关工作的研究进展。目前,对剪切波速测试误差的研究还停留在对波速与深度关系进行拟合的层面上,还缺乏专门的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对于现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对地震动的影响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假设波速变化的定性分析上。本文的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外波速测试误差研究的空白,提出用专项实验结果来研究现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并研究其影响。其次,本文设计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并通过实验获得了波速测试误差的初步分布。通过对国内8个地区20个专项实验场地的测试,给出了涵盖4类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测试误差测试结果,证明了波速测试误差客观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噪音是影响波速测试误差的首要因素。再次,本文对剪切波速测试误差进行了分布拟合并进行了验证,论证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的分布符合标准正态分布。通过将每一类场地的波速测试误差进行整合,本文将波速值的偏差变成了无量纲的测试误差百分比,这一结果就将具体场地的波速测试误差结果推广到所有一、二、三、四类场地。研究表明:波速测试误差的标准差约为15%,结合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本文认为,约38%的测试结果精度较高,约68%的测试结果较为可靠。然后,本文利用专项实验结果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土层反应分析程序,研究了波速测试误差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通过2 160组工况的计算结果,本文总结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对反应谱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对加速度反应谱有影响,影响程度主要由波速测试误差程度、场地类别和输入的地震波决定。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引起的加速度反应谱偏差程度与输入的地震动强度基本无关,只与波速测试误差的大小有关。当输入的地震波周期成分与场地卓越周期相近时,场地易发生共振,波速测试误差引起的反应谱变化明显。最后,本文结合波速测试误差的正态分布特性讨论了不同概率水平下,波速测试误差对地震动的影响程度。本文认为,用PGA和SI作为指标讨论影响程度是合理的。PGA值的变化准确描述了场地最大响应的变化,而SI则代表了能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如果以PGA变化20%为标准,那么均值0.5倍波速测试误差范围内的波速测试误差对PGA基本没有影响,结合波速测试误差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认为,38%的波速测试结果对PGA没有影响,其余62%的波速测试结果对PGA是否有影响,需要结合场地条件和地震波进行分析。均值0.5倍波速测试误差范围内的波速测试误差对造成的SI偏差基本都在5%以内。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现有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满足地震计的振动测试需求,对振动台的波形失真度、横向运动比、台面不均匀度及稳定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具有较好的低频振动特性.利用低频标准套组对该振动台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振动台进行比对分析,测试结果存在较小偏差.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4)
土工试验的仪器设备影响着测试的精度,从而影响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仪器设备的采购、校准、维护、保养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土工试验仪器的管理,提高测试的精度,以致提高成果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空间分辨率是CT图像质量的两项重要性能指标,其测试工作也是CT设备性能测试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工业CT系统空间分辨率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编写基于圆盘法的空间分辨率测试软件,并结合测试软件进行空间分辨率的测试。两种测试方法的对比实验在三套工业CT系统中开展,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实施、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三套工业CT设备测试结果中,基于圆盘法的测试结果要明显低于基于标准中规定的线对卡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本文根据傅立叶变换讨论两种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杨晓明  朱小毅  薛兵 《地震》2018,38(3):181-188
介绍一种基于Pt1000惠斯通平衡电桥的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 实验测试表明, 该温度传感器具有精确、 稳定、 分辨率高的特点, 测试温度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10-5℃。 其温度测试范围可调, 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测试环境温度测试的需要, 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并可同通用数据采集器连接构成精密温度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应变法检测是基桩检测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检测承载力存在误差,因此受到许多争议。本文以广东惠州地区两项工程的检测实践为例,分别采用前后两组不同拟合参数,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承载力拟合计算,分别得出了前后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并通过动、静两种方法的对比检测,分析了高应变法检测承载力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粗略探讨了对高应变法检测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型高能工业CT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大型高能工业CT技术的进步,这种直观、可靠和快捷的无损检测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航天飞行器固体发动机的装药质量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型高能工业CT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actuator-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dynamic testing of structures is considered. The problem is approached from the novel standpoint of impedance control. It is shown that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design controls for dynamic testing is by designing the test system impedance.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is can be achieved using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displacement controlled dynamic testing, when the tested structure has a high and nonlinear stiffnes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table and accurate dynamic testing can be achieved using the proposed strategy, when this is not possible using traditional feedback control techniques. Furthermore, the impedance control and feedforward strategies are applied in the context of hybrid simulation, a technique of coupling computational and physical substructures applied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ere, a delay compensation scheme is necessary in addition to feedforwar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at demonstrate both improved dynamic testing performance when impedance control is employed,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hybrid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4.
在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测量过程中,油水两相共渗的情况普遍存在,此时其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的耦合场问题,无法用解析方法求解.加上测量中存在抽吸探针与地层、井筒接触面几何形状复杂、探针与地层尺寸相差悬殊等问题,使得应用渗流力学中较为成熟的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数学模型也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本文应用适合于处理复杂几何形状计算的有限元方法,根据地层测试器测试过程中油水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首次建立了地层测试器测量油水两相渗流的有限元模型,给出了验证和求解的实例.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测试过程中压力和饱和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情况,为正确使用地层测试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信道设备研制和台站勘选工作中,常常需要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数据传输效果测试。数据质量通常用误码率来表征。智能误码测试仪能自动将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误码累计显示并定时分段打印留存,便于进行误码图样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清晰的地方。本文针对速度型阻尼器和位移型阻尼器,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判定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指出不同行业和地方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通过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给出了推荐的阻尼器加载制度和参数定义,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方程进行了实时子结构试验的初步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通过simulink仿真发现,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再现整体分析的结构反应。最后,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振动台实时子结构试验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警系统作为一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其必须具有两个性能:可靠性和时效性.可靠性要求有低的误报率、漏报率;而时效性要求系统的计算时间短、反应速度快.系统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需要反复测试.在特定区域,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对于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更是极其罕见,因此只有通过模拟地震的方式才能对地震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目前还没有文献系统地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模拟测试方法.本文提出了振动台模拟、信号发生板卡模拟和软件模拟三种测试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软件模拟的优点最多,唯一的缺点是不能测试系统的抗震能力.通过分析,本文建议首先在振动台上做少量几次大幅度地震波输入测试;之后使用软件模拟测试方法,将所有收集到的地震波序列和干扰波形输入地震预警系统,对其进行功能测试,以得到全面且经济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振动台的实时耦联动力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时耦联动力试验(RTDHT)是一种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求解计算实时耦联在一起的新型结构动力试验方法.本文采用SIMULINK对液压伺服振动台系统进行了仿真,建立虚拟振动台模型对真实振动台进行离线调试.并提出基于虚拟振动台进行实时耦联动力仿真试验,从而对真实实时耦联动力试验进行指导的思想.仿真结果表明,虚拟振动台可以很好地仿真真实振动台的动力特性,离线调试结果应用于真实振动台能够得到优良的控制性能;基于虚拟振动台的实时耦联动力仿真试验能够反映真实实时耦联动力试验中存在的时滞以及由此而可能导致的系统失稳问题.采用预测补偿算法对时滞进行了补偿,结果表明补偿算法消除了时滞的影响,试验系统稳定且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基于虚拟振动台对实时耦联动力试验进行研究,既能对真实试验提出指导又可避免试验系统失稳对设备的损害,是一种实用且必要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0.
A family of explicit algorithms for general pseudodynamic testing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A new family of explicit pseudodynamic algorithms is proposed for general pseudodynamic testing. One particular subfamily seems very promising for use in general pseudodynamic testing since the stability problem for a structure does not need to be considered. This is because this subfamily is unconditionally stable for any instantaneous stiffness softening system, linear elastic system and instantaneous stiffness hardening system that might occur in the pseudodynamic testing of a real structure. In addition, it also offers good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a general second-order accurate method for both linear elastic and nonlinear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