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查明二连盆地伊和高勒地区地层结构特征、砂体分布情况,探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玄武岩覆盖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项目组在该区域布设两条测线,通过数据反演得到两条剖面的电性分布特征,经推断解释电性剖面,圈定了深部砂体,分析了基底起伏、断裂展布等地质要素。经钻孔资料验证,本次AMT探测结果可靠,可以清晰地反映盆地基底起伏、地层结构及砂体分布情况,为伊和高勒地区铀资源潜力预测及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黔东高地锰矿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也是黔东地区典型的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床。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为犁式正断层(F_3),该断层对区内锰矿层的保护与破坏具有重要影响,其空间展布特征以及与含锰岩系接触关系的勘查分析对区内找矿预测尤为重要。为了识别犁式正断层在地下深部的展布特征,调查其对含锰岩系的破坏程度,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对研究区地下电性结构特征和断裂构造进行研究。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孔揭露的地层信息,建立了简单的正断层理论模型,采取不同的反演模式对理论模型进行反演计算,经对比分析,优选出了区内二维反演模式。通过实测AMT数据反演,查明了剖面电性结构特征。结合钻孔工程控制,有效的识别了犁式正断层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展布特征。推测F_3断层未对含锰岩系造成破坏,为研究区锰矿深部找矿提供了地球物理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中深部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在该区开展AMT工作目的是了解3km以浅地层分布、岩体展布及构造特征,为深部找矿提供基础地质信息。采用AMT张量观测方案采集了5条AMT剖面的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断面图。对标本电阻率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沉积岩、变质岩及岩体存在电阻率差异,并建立了示范区的电性与地层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AMT地电断面图,揭示了江背岩体、长潭岩体的空间展布及深部"无根"特征;发现了一个隐伏岩体-柳木坑岩体;推断了3km以浅变质岩系、沉积岩系地层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MT可为"第二找矿空间"提供有益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4.
普觉锰矿是黔东地区典型的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床。区内一系列后期构造对早期形成的沉积型锰矿的埋藏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深部构造格架及其与含锰岩系之间关系的勘查分析对区内找矿预测和深部锰矿勘查十分关键。为了查明普觉锰矿区成矿地质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AMT)对区内地下电性结构特征和构造格架进行研究。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与测区地电结构大致相似的构造理论模型,通过开展不同模式的理论模型反演计算,优选出了适宜于研究区的Occam-TE一维反演为初始模型的非线性共轭梯度TM模式二维反演方法。运用上述反演方法对区内实测数据进行反演,识别了区内构造格架和含锰岩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及二者的接触关系,查明了断层F0在深部未对含锰岩系造成破坏。应用研究结果表明,AMT对指导普觉锰矿区及毗邻地区开展深部找矿预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黔西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黔西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查明地层展布和构造情况,以研究区区域重力资料为基础,推断密度界面起伏及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 以区域重力资料推断结果为约束,反演大地电磁电性分界线及断裂; 以大地电磁电性分界线和断裂构造为参考,正演拟合高精度重力实测曲线,以达到地球物理综合推断解释的目的,为更详细、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地层、构造信息,并开展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研究区地质构造活动特征,以四川道孚县惠远寺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5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工作,将典型元素的异常分布和背景值特征与区内已知断裂构造、出露岩体、地质界线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元素(或异常)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岩体和地层分布相匹配,表现出受已知地质构造(鲜水河断裂带)的影响很大; 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和迁移与成矿期的构造作用密切相关,相关资料可用于反演推断地质构造活动特征; 在已知断裂的基础上,结合化探资料和地质观察,对地质体空间分布和构造界限的位置做出推测,初步厘定区内存在推测断层6条。该研究对未知地区和隐伏性地质构造提出推断,为后续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研究区地质构造活动特征,以四川道孚县惠远寺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5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工作,将典型元素的异常分布和背景值特征与区内已知断裂构造、出露岩体、地质界线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元素(或异常)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岩体和地层分布相匹配,表现出受已知地质构造(鲜水河断裂带)的影响很大;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和迁移与成矿期的构造作用密切相关,相关资料可用于反演推断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在已知断裂的基础上,结合化探资料和地质观察,对地质体空间分布和构造界限的位置做出推测,初步厘定区内存在推测断层6条。该研究对未知地区和隐伏性地质构造提出推断,为后续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温泉地区具有较好资源潜力,陆续发现铅、锌、银、钼等多金属矿化现象。本文基于在该区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工作,对磁异常进行处理,推断区内断裂分布,并预测铅锌矿、钼矿等有利区。结果表明:区内有一级断裂3条,二级断裂41条;一级断裂控制地层展布及岩体分布,二级断裂控制地层局部分布和部分岩体分布,并为岩脉侵入通道。该区北部等轴状低缓中等磁力异常区可能为较大规模隐伏花岗闪长岩,此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是寻找铅锌矿化的有利区。研究区南部已发现的钼矿化带位于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之中,呈现明显高磁异常,沿NW向断裂带边部的6处异常区为钼矿远景区。研究区中部沿一级断裂F1存在隐伏的侏罗纪钾长花岗岩,岩体侵入为热水提供热源,断裂为热水运移通道,靠近察汗乌苏河的隐伏岩体附近为地热有利区。  相似文献   

9.
严新泺 《地质与勘探》2021,57(6):1366-1373
广西凤山县顶头金矿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探寻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潜力,该类型金矿主要受断层控制。为了查明勘查区内断层构造的深部展布情况,进而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依据,在工作区36、56、128线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测深工作;测得数据采用二维反演,生成电阻率反演剖面图,并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等对3条剖面进行地质解译;解译结果为推断F1、F2控矿断层深部总体仍向南西倾斜,且产状逐渐变陡,施工钻孔时应布置斜孔,方位南东。在36线、56线布置钻孔验证,均见到金矿(化)体,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见矿位置均与AMT断面对应的中-低阻带相吻合。总体结果表明,AMT法在本区识别断层构造是有效的,值得在滇黔桂地区勘查金矿时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6)
瞬变电磁(TEM)方法在新疆地区应用广泛,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以第四系松散层找水为主。在新疆白杨河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该区域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勘查,结果发现,区内新近系分布广泛,以砂岩为主的地层富水性较好,厚度大,白杨河谷地新近系在莫合台-阿腊勒-冲帕孜三角带形成拗陷中心,中心带厚度大于500 m,最厚处可达750 m,白杨河一带300~450 m,东部区一带为150~300 m,区内有4处沉降中心。通过勘查,推断了勘查区水文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展布特征,成功圈定了3处供水靶区,有效指导了该区域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上宫金矿集区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南缘,区内发育多处构造蚀变型金矿床。结合区域地质、物探等资料,对上宫金矿集区采用了广域电磁法测量,对广域电磁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定量反演计算,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综合分析了广域电磁法对探测金矿的效果。根据反演剖面,推断区内存在中低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新太古界太华群石板沟岩组片麻岩类,高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许山组安山岩类,中高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元古宙闪长岩侵入岩体。依据视电阻率拟面图、反演剖面成果图及相关地质资料,推断划分了8条断裂构造带,2条构造蚀变带,其中F1、F5两条构造破碎带,延伸长度大,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空间和潜力,在其深部圈定了2处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汝阳南部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景勋  王令全 《河南地质》1995,13(2):120-125
汝阳南部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之间存在一条北西-南东向展布的逆冲推覆构造。调查区内延伸约35KM。本文综述了该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系统,滑脱面及原地系统的构造变形特征,并根据逆冲推覆的最晚地层,指向标志等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早第三纪末期,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产物。  相似文献   

13.
陈靖 《地质与勘探》2014,50(5):976-983
近年来,甘肃西成铅锌矿的勘探向周边地区扩展,高精度磁法测量发挥了一定作用。利用化极磁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推断出5处地质体边界和4条断裂。根据该区地质和矿产分布特征,推测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石英片岩向大理岩的接触或过渡地带,对应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厂坝层D2a1条带状大理岩。根据化极磁异常和该区构造,结合化探圈定出与成矿有关的4个靶区,这些靶区与Pb、Zn化探异常对应,可见若干矿化点。选取靶区内一磁测剖面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说明矿体向北西倾斜。经钻孔验证,已在不同深度见矿,证明了靶区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张八岭一带西张郢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查明地层展布和构造情况,以区域重磁资料为基础,对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进行推断,研究区内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调查西张郢地区张八岭群西冷组构造带中的含金银石英角斑岩脉,通过对地面实测的磁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激电中梯、重磁剖面及大功率激电测深测量,提取有利于找矿靶区选择的综合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资料解译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区内综合物探异常由张八岭群西冷组老三界—管店NW向向斜构造侵入脉岩引起,区内岩性主要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石英角斑岩,是张八岭地层寻找含金银石英脉的主要依据。研究成果为西张郢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外围找矿工作及找矿靶区的初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八岭一带西张郢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查明地层展布和构造情况,以区域重磁资料为基础,对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进行推断,研究区内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调查西张郢地区张八岭群西冷组构造带中的含金银石英角斑岩脉,通过对地面实测的磁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激电中梯、重磁剖面及大功率激电测深测量,提取有利于找矿靶区选择的综合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资料解译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区内综合物探异常由张八岭群西冷组老三界—管店NW向向斜构造侵入脉岩引起,区内岩性主要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石英角斑岩,是张八岭地层寻找含金银石英脉的主要依据。研究成果为西张郢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外围找矿工作及找矿靶区的初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八岭一带西张郢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查明地层展布和构造情况,以区域重磁资料为基础,对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进行推断,研究区内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调查西张郢地区张八岭群西冷组构造带中的含金银石英角斑岩脉,通过对地面实测的磁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激电中梯、重磁剖面及大功率激电测深测量,提取有利于找矿靶区选择的综合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资料解译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区内综合物探异常由张八岭群西冷组老三界—管店NW向向斜构造侵入脉岩引起,区内岩性主要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石英角斑岩,是张八岭地层寻找含金银石英脉的主要依据。研究成果为西张郢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外围找矿工作及找矿靶区的初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莫桑比克上利戈尼亚钽-铌稀有元素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挖掘已有区域成果资料中隐含的找矿有利信息,笔者对所收集莫桑比克北部地区高精度航磁、航放测量网格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加强成矿弱信息提取,并在已有成果认识基础上开展区内地质构造的综合推断解释,分析总结区内的航磁、航放异常展布特征及与本区伟晶岩型钽-铌矿的空间对应关系,查明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纳玛玛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和内部断裂构造展布特征。结合区内姆艾尼大型钽铌矿床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对全区进行类比找矿预测,圈定钽铌矿远景区5处。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北东向延伸被F2断裂错断,南西向断距超过20 km,引起成矿有利区的整体北西转移,追索异常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应用于五大连池地区的碳酸矿泉水勘查,以Occam(奥克姆)方法进行数据反演,揭示了研究区域深部电性特征,结果与地质资料的解释一致。研究区内实测三个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显示,该区域深部存在多条明显的断裂带,其深度超过-2.5 km,走向北西,规模不一。这些深部断裂可能是CO2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由此可以推断CO2储气层,并为最终圈定碳酸矿泉水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海亮 《地质与勘探》2015,51(4):757-763
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应用于五大连池地区的碳酸矿泉水勘查,以Occam(奥克姆)方法进行数据反演,揭示了研究区域深部电性特征,结果与地质资料的解释一致。研究区内实测三个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显示,该区域深部存在多条明显的断裂带,其深度超过-2.5 km,走向北西,规模不一。这些深部断裂可能是CO2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由此可以推断CO2储气层,并为最终圈定碳酸矿泉水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聪  周俊杰  黄志新  陈涛 《铀矿地质》2019,(1):27-32,52
通过在460矿床开展重、磁勘探工作,研究了控矿要素的重、磁异常特征,分析了主要断裂构造、火山机构、主要岩体的分布情况;利用重磁联合二维正反演、密度界面反演推断了研究区基底界面深度;利用地表地质条件作为约束三维密度反演推断了研究区3大地层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重磁勘探在火山岩地区确定盆地范围、识别断裂构造效果明显,矿床位置一般位于重磁高场向低场的过渡区域,重磁梯度带是寻找铀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