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金伯利岩是金刚石的成矿母岩之一。鲁西地区目前已发现3条金伯利岩带,探明金刚石储量1 060万ct。搜集以往针对鲁西地区金伯利岩所做的大量磁测工作资料,对鲁西地区金伯利岩的磁异常特征进行总结,并对物探寻找金伯利岩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认为在鲁西寻找金伯利岩,尤其是寻找隐伏的金伯利岩,需在了解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采用磁法、电法相结合,并结合已知金伯利岩的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矿区地质背景、含矿岩体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蒙阴县常马矿区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矿岩体是受构造控制的金伯利岩岩体,岩体具有低电阻、低负重力场的地球物理异常等信息。在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磁异常、电性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蒙阴县常马矿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地质-磁法-电法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
论电、磁综合方法在山西金属矿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金属矿普查的两个实例证明,在充分研究了测区地质资料、地球物理特征的前提下,采用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和高精度磁测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金属矿普查,发现激电异常和高磁异常,推断深部存在金属矿(化)体,并依据钻孔资料,证实了推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应用航磁资料进行金伯利岩预测的有效性,重点叙述了区内各类岩矿石磁性特征,并说明了金伯利岩具有一定磁性,应用磁测资料可以进行预测。分析研究了区域磁场特征与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的关系,对蒙山负磁场作了分析探讨。并根据已知金伯利岩带在航磁图上反映的特征,通过对全区磁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六个金伯利岩预测区。  相似文献   

5.
对分布于华北板块东缘的辽宁铁岭、瓦房店及山东蒙阴等3个金伯利岩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地层时代、构造行迹、古地磁以及同位素资料,对该区域金伯利岩的侵位时间进行了综合约束,认为该区域金伯利岩的侵位时间应该在250~300Ma之间。在此基础上,结合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古生代时的相互运移特征,对华北板块东缘金刚石的成矿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构造形迹的研究,对该区域金刚石原生矿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
铬尖晶石以在风化过程中稳定性高,分布广等特征作为寻找金刚石的重要指示矿物已在找矿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根据普查找矿中的水系重砂样品所获取的大量铬尖晶石的分布特征、晶体形态、化学成分,以及辽宁已知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物理化学特征,将水系重砂中铬尖晶石与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辽东北部、中部地区的铬尖晶石基本上不是来自有价值的金伯利岩,而南部地区的铬尖晶石许多是来自有价值的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7.
尖家沟金伯利岩产出于近南北向的离石大断裂附近,是唯一一个出现在华北太古代鄂尔多斯陆核上的金伯利岩岩区,它分布在鄂尔多斯陆核东缘,岩性以强碳酸岩化的角砾状金伯利岩为主。这些金伯利岩的出现说明华北克拉通古生代时期存在一个厚的克拉通型岩石圈。本文通过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地质意义和含矿性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刚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2%。通过对辽宁省铁岭、桓仁、锦西地区金伯利岩,特别是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及典型金刚石矿床的综合研究,本文对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总结。重点论述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探讨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将研究区Ⅲ级成矿带分为铁岭-大连、新宾-岫岩、桓仁-庄河、旧庙-建平、北镇-绥中等5个Ⅲ级金刚石成矿带,并以瓦房店地区为例,划分了4个金伯利岩矿带,认为金伯利岩管与金伯利岩侵入过程中形成的弧(环)状构造体系有关,当岩浆上拱时先形成穹隆,尔后随着挥发分的释放和岩浆上侵出现的峒室的下沉,形成构造盆地,环状构造是寻找金伯利岩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9.
井中三分量磁测在不同勘探阶段,尤其普查、详查和勘探的利用率不高,可能导致旁矿和井底盲矿的丢失,无法获取更多深部矿体产状以及断面构造形态的有效信息,尤其在磁异常复杂地区,采用钻探工程寻找磁铁矿体,井中三分量磁测不可缺少。井中三分量磁测在磁性铁矿勘查应用中相对于激发极化法、地井TEM法等井中物探方法占绝对优势。地质部门和冶金地质系统,对井中磁测的解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钻孔开展井中磁测,可以加快找矿进程,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短化学矿产资源普查评价的周期,提高地质勘探工作效益,我们对陕县宫前重晶石矿区进行普查评价时,除了采用常规的地质手段外,还开展了物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收效。电法的正异常和磁法的低缓负异常指示了重晶石脉的平面位置及其分布规律。物理测井不仅能确定地下重昌石脉的存在,而且还能提供重晶石脉的深部位置和厚度资料,作为钻探的辅助手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遥感传感器多样化及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深入,遥感技术的原位、快速、有效等特点使其成为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山东蒙阴地区西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红旗矿区的金伯利岩体(岩脉)及围岩样品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其光谱特征及蚀变矿物组成。红旗矿区样品在1 391、1 912、2 318、2 393 nm等波长处有吸收谷,这为ASTER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信息提供波谱依据,据此可分类型提取镁羟基异常、铝羟基异常、铁染异常信息。利用PALSAR雷达遥感数据、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岩性、水系解译,得出金伯利岩分布在NE向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通过水系解译排除因冲刷沉积引起的假蚀变遥感异常,通过岩性增强界定岩性差异的边界,进而构建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的遥感找矿模型,将找矿模型应用于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叠加地质、化探、重砂等多元信息,在筛选后的遥感异常图上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为金刚石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河市西古兰河顶子铜钼金矿2008年预查工作目的是选择水系异常和成矿地质条件最佳区段,开展1:2万地质草测、土壤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槽探等工作,初步了解工作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为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依据和选区。  相似文献   

13.
1992年6月,辽宁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在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审查批准的“辽东地区金刚石水系重砂异常”查证靶区内的第二矿带北侧发现了104号金伯利岩岩管。该岩管地表未见露头。在1:1000磁法草测等值线图上为一低缓等轴状异常,最高值为65nT。以25nT圈定的异常规模为80m×60m,在25nT位置的浅井中见金伯利岩,目前用槽井探揭露已控制规模为60m×26m。岩管产于NEE70°—80°走向的破碎带中,围岩为震旦系南芬组页岩,主要岩性为富含围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蒙阴地区金伯利岩管、岩带的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背景场的分析,建立了该区金伯利岩物化探找矿模式,并应用该找矿模式对鲁西地区41000km2范围进行了金伯利岩成矿远景区预测。对所选出的远景预测区,又用层次分析法经排序筛选出8处金伯利岩远景区,其中A类远景区3处、B类远景区4处、C类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地物化综合剖面法在西藏藏东地区某航磁异常查证的效果,首先从区域上分析了航磁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及其地球物理特征,然后利用地质、物探以及化探综合方法对异常进行了查证,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表出露铜矿点1处,经定性解释与定量计算,该矿点地物化对应较好且物化探异常明显,表明地物化综合剖面法在该区航磁异常查证中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辽宁金伯利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辽宁金伯利岩主元素丰度较世界金伯利岩的平均成分,显示富Ca、Al和贫K、Na、Mg、Si,碱度偏低;与南非、苏联和我国山东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相比,Fe 质偏高。辽宁金伯利岩含矿程度由富到贫,有 Fe、Mg 组分增高,Ca 质降低,微量元素多趋富集的总体变化趋势。辽南金伯利岩较辽北金伯利岩具有碱性程度相对偏高,V、Li、Rb、Nb、La、Sn、Mo、Cu、Pb、Zn、Ag、Ba、Cd、B、S、F 等元素相对富集,Co、Ni、Cr、Th、Bi、Au、As、Sb、Hg、Sr 等元素相对贫化的特点。二者的元素组合和相关特征有明显差别。辽南金伯利岩 Na、Ca、Mn 3元素的相关组合特征是富、贫(中)金刚石金伯利岩的一个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含金刚石金伯利岩是目前已知的来源最深的岩浆岩,故金伯利岩被称为窥测地幔的窗口。研究金伯利岩的形成温度与压力,不单对研究金伯利岩和金刚石的形成条件、进而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上地幔的结构、物理条件和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矿物的特征也有极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蒙阴金伯利岩所含标型矿物中的包裹体测温、利用公  相似文献   

18.
辽东半岛南部金伯利岩区发育有石英碳酸岩。笔者从野外地质观察,岩石学、矿物学、流体包体测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包括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石英碳酸岩与金伯利岩具有成因联系,即石英碳酸岩是金伯利岩岩浆演化的最终产物。金伯利岩富含挥发组分CO_2和H_2O,根据挥发分的熔体结构理论(聚合作用模式),分析了CO_2和H_2O在金伯利岩熔体中的作用——随着岩浆演化,挥发分的高度富集——出现了石英碳酸岩(代表金伯利岩内生作用的尾声)。据此,可以通过石英碳酸岩的出现寻找隐伏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19.
利用岩石化学区分金伯利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确定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一种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检验,表明多数方法对判别金伯利岩和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有效的,但正确率不同。作者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金伯利岩岩石化学综合方法预测方程,并根据方程系数判别金伯利岩含矿性。生成金刚石最理想的样品得分为100,完全排除生成金刚石可能性的样品得分为-100。根据计算结果,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最低得分为0.40,不含或含极少金刚石的岩体最高得分为-22.01,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岩体,可视其具体情况安排工作。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区获取金刚石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东腰庄金矿是我国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床之一,主要赋存于新太古代五台群鸿门岩组浅色变质绿片岩中,含矿带岩性主要为硅化绢云钠长片岩和绢云钠长片岩,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建立了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运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电法勘探,在东腰庄金矿外围勘查区圈定化探异常4处、激电异常2处,其中化探1号多元素综合异常与电法异常吻合较好,推测为矿致异常,通过激电测深,推测地质体形态为透镜体,埋深较浅。综合物化探方法利用绿岩带型金矿形成过程中元素迁移带来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在此次找矿勘查过程中圈定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下步钻探验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