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状况监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RS与GIS技术的结合,使得其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以商都县为例,论述如何采用RS与GIS相结合,监测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评价现势土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某块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同时确定其适宜程度,并作出相应等级的评定,是土地潜力评价的进一步发展。GIS技术应用到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保持评价定级的科学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的方法、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库水源保护区土地巡查及移交过程中复杂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难度,本文以深圳市西丽水库为例,引入3S技术研究了水库水源保护区土地巡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过程。首先在系统分析基础上设计了集成3S技术的体系结构,集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现了厘米级实时定位和毫米级变形监测,为水库土地巡查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集成高分遥感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RS),实现水库土地巡查数据的快速和大范围更新;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等功能,实现水库各种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水库土地巡查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与开发,结合移动端APP软件和客户端GIS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土地巡查路线和数据的更新显示与即时查询分析。该系统已在西丽水库进行了实地验证并投入使用,为水库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决策辅助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业务化的新阶段。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采用GIS空间信息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等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在实地核查变化图斑,及用地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违法用地状况,将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SPOT和ETM 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经过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配准、增强和融合等一系列处理后,在ARCVIEW GIS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对河北省万全县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同时还对应用遥感技术成功获取土地资源利用信息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济南市长清县为例,探讨土地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综合肥力的观点出发,科学地考虑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多种自然因素,利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对土地生产力水平进行定量化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30m×30m的像元,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分等定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土地整治三维规划设计,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效率,本研究结合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GIS以及三维模型库等相关技术,构建一套实用的土地整治三维规划设计技术方案。以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无人机航测并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构建研究区现状三维景观,在GIS中利用空间分析进行辅助规划设计,运用模型库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单体模型,并完成规划三维景观构建,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由二维转向三维,促进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土地资源管理正呼唤新技术来改变这一窘境。近年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数字国土的关键技术,可以满足现代化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本文对以GIS为主的"3S"一体化的必要性、技术支持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S"一体化技术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产业化,监测数据汇总积累将是海量数据。为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监测成果,将监测成果及时有效的应用于日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去,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用GIS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和开发用于有效管理和高效应用监测成果数据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提高相关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本文针对土地利用遥感成果数据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设计和开发了遥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图像数据量日益庞大,有限的信道容量与传输大量遥感数据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数据压缩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遥感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利用小波变换对遥感图像进行压缩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徐秋晓  于明洋  崔健 《测绘科学》2008,33(2):113-116
本文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出发,探讨了遥感信息的知识发现及特征提取问题,特别针对士地利用研究领域,提出了纳入GIS信息的遥感影像综合理解模型,将GIS数据(主要包括高程和坡度)与遥感影像结合起来,从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遥感影像的专题信息提取,建立了地学规律知识库,从而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本文基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提取变化信息,动态地监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n Point Source (NPS) pollutants on a global, regional and localized scale is the key componen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as well as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NPS pollutants like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etc., on the environment crosses several sub-disciplines like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hydrology and soil science.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by virtue of its potential like synopticity, multi-spectral and multi-temporal capability, computer compatibility, besides providing almost real time information, has enhanced the scope of automation of mapping dynamic elements, such as land use/land cover, degradation profile and computing the priority categorisation of sub-watershed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GIS and distributed parameter model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AGNPS) in the assessment of hazardou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a watershed. The ARC-INFO GIS and remote sensing provided the input data to support modelling, while the AGNPS model predicted runoff, sediment and pollutant (N and P) transport within a watershed. The integrated system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diment pollution in about 2700 ha Karso watershed located in Hazaribagh area of Jharkhand State, India. The predicted value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copared reasonably wel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at this study is not intended to characterise, in an exhaustive manner. Instead, the goal is to illustrate the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GIS and remote sensing based Hydrology and Water quality (H/WQ) modelling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5.
Soil data obtained from soil resource inventory, land and climate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data (Landsat TM, bands 1 to 7) and were integrated in GIS environment to obtain the soil erosion loss using USLE model for the watershed area. The priorities of different sub-watershed areas for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re identified. Land productivity index was also used as a measure for land evaluation. Different soil and land attribute maps were generated in GIS, and R,K,LS,C and P factor maps were derived. By integrating these soil erosion map was generated. The mapping units, found not suitable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on, were delineated and mapped as non-arable land. The area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carved out for imparting the productivity analysis; the land suitable for raising agricultural crops was delineated into different mapping units as productivity ratings good, fair, moderate and poor. The analysis performed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helped to generate the attribute maps with more accuracy and the a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se in GIS environment provided the ease to get the required kind of analysis.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l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in terms of either soil erosion or productivity are found not comparable with the out put generat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s the limitations in generating the attribute maps and their integr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case study show the use of different kinds of data deriv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land evaluation appraisals.  相似文献   

16.
赵建辉  薛萍  高树孔 《东北测绘》2012,(1):183-185,190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调查已经成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防治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种地学分析模型的发展和成熟,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数据对区域的LC/LU情况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和监测,成为一种最为迅速可靠和理想有效的手段。本文综合论述了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支持下的LC/LU分类,并以西部测图工程1∶50 000无图区塔里木东部地区为试验对象,采用多平台遥感数据和辅助地理信息软件,进行了LC/LU遥感应用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权  尤淑撑 《测绘学报》2022,51(4):534-543
我国陆地卫星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构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针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生态修复及全球变化研究等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其相关地表参数指标动态变化信息的需求,基于当前我国陆地卫星观测能力,设计了全球宏观尺度监测及我国陆域范围季度监测、重点区域月度监测及应急事件即时响应的卫星遥感监测体系框架;针对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监测生产线智能流转与可插拔模块调度控制、遥感影像样本知识库构建、复杂场景自然资源变化自动提取、自然资源特定目标自动提取和自然资源变化图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技术流程,实现了我国陆域范围自然资源全要素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特定目标即时监测能力,并在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和地表水变化等监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Landsat TM和CBERS-02B图像为遥感数据源,运用RS与GIS技术,对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汉寿县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增强影像的可识别性。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判别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解译标志,采用机助目视解译方法,建立了1994年、2003年及2008年汉寿县土地覆盖数据库,提取并分析汉寿县土地覆盖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应用遥感资料,通过室内遥感信息解译和外业实地调查验证,将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的作者原图资料和地理、社会经济信息,在统一的软、硬件环境支持下进入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利用系统的特有功能,实现了对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得益于中国自主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在过去20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呈现出天地网一体化的趋势;农业定量遥感在关键参数遥感反演技术方法与应用方面取得进展;作物面积、长势、产量、灾害遥感监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取得突破,农业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从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农业定量遥感、农业灾害遥感、作物遥感识别与制图、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遥感科研与应用进行了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