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洋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占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气候演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海洋没积岩心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特征的变化受古气候的控制和影响,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变化,记录了区域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太平洋西部的粘土矿物组合、分布以及地质地理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将测区分为三个矿物分布区,认为粘土矿物的成因是属于火山群岛型。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海域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分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和混层矿物,根据粘土矿物在该海域的分布规律和海底地形、水动力条件、沉积作用等特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粘土矿物区.从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可知,该海域粘土矿物主要来源于我国大陆.南部深海区的粘土矿物除了来自北部大陆外,菲律宾火山岛弧和南面马来西亚携带来的高岭石也是深海区粘土矿物的来源之一.而116°E以西海域,绿泥石向深海方向增加可能与末次冰期珠江古河道携带的残留绿泥石和高岭石向绿泥石转变有关.海底火山是黄岩岛附近海域蒙脱石和绿泥石增高的原因之一.从整个海域粘土矿物分布格局可知,该海域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受源区气候和周围的陆源岩石类型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区全新世地层中粘土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东海陆架区十七个柱状剖面沉积物中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分析及电子显微镜照相,对东海陆架区全新世地层中粘土矿物组合面貌、粘土矿物在全新世地层划分中的应用及其古环境意义作了 阐述。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积粘土矿物与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的信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驱动因子作用有关 ,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环流强度的控制 ,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因此 ,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冷、暖周期性旋回 ,记录了搬运、再沉积和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 ,为古环境再造、古季风变迁以及海陆对比提供了有力证据 ,同时也为洋盆及其边缘海形成、地球演化及重建中生代以来…  相似文献   

6.
南海沉积岩芯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海中部5个沉积岩芯的粘土矿物做了定性分析和半定量估算。提出南海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为陆架浅海型与大洋型间的过渡型,这一特征表明,南海沉积物以多源性为特征。研究指出,南海沉积岩芯中粘土矿物含量高低呈现出周期性的旋回变化,并且有可对比性,控制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沉积过程中古气候冷暖的周期性旋回变化及其所影响的沉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南通近海137个表层沉积物0.002 mm的粘土组分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相对百分含量最高(70.6%~80.3%,平均值为75.0%),高岭石(9.8%~14.9%,平均值为12.4%)和绿泥石(8.1%~12.4%,平均值为10.3%)次之,蒙脱石含量最低(0~4.0%,平均值为2.3%);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以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成因,春夏季(5~9月)东北向扩展的长江冲淡水为研究区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西部马略卡岛海相和非海相下第三系沉积中粘土矿物分布的沉积岩石学控制M.Lngles,E.Ramos-Guerrero气候对岩石蚀变有强烈的影响,粘土矿物常是这一过程的主要产物。沉积于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粘土矿物可能是一碎屑组合,反映了物源区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仪、电子显微镜照相等完成了东海大陆架200多个沉积物粘土矿物样品的分析,并对东海陆架区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物质来源、粘土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肮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口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导春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一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批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和蔼的改造。粘土矿物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粘土矿物分布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全基 《海洋科学》1992,16(4):52-55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海区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了中国近海粘土矿物的分布模式。通过对中国大陆和外海粘土矿物的分析及与海区粘土矿物分布规律的对比,论述了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与美国地质学家最近对大洋钻探计划南极690B钻位14米厚的层序中的粘土矿物进行高分辨率分析后发现,该钻位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古新世末期大洋氧、碳同位素短暂而急剧的负偏移相一致,上古新统粘土组合与现代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粘土组合相似,表明古新  相似文献   

13.
地表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被广泛用作研究细粒沉积物物源、环境和搬运途径的首选材料.通过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相对丰度、组合的侧向变化以及季节变化可以弄清沉积物的物源.这特别适用于象河口清这样的会集着沿河道不同来源的沉积物的复杂环境.目前的研究是使用特定的粘土矿物(其在丰度和分布中的空间和季节变化)来帮助弄清曼多维河口湾的沉积物来源以及季节对主要沉积物来源所起的作用.曼多维河(全长70km)由多条支流汇集而成,穿越广阔的露无铁矿区.1990年,使用不锈钢制的范文咬合采样器从7个钻位采到了代表三个…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其指相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研究了珠江口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中平均含有54%伊利石、27%高岭石、18%绿泥石和少量蒙脱石,其分布是向海方向伊利石含量增加,高岭石的正相反。珠江三角洲的粘土矿物组合可分为西北江三角洲矿物省和东江三角洲矿物省,其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含量变化具有指相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北阳原盆地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粘土矿物特征来论述阳原盆地古气候演变.从红崖砾石层到马兰黄土层共取了8个样品,经X衍射分析,其主要粘土矿物变化特点反映了在这地质时期,古气候由炎热并有一定湿润程度逐渐向干冷方向发展.根据阳原盆地沉积物地区与现今的土壤粘土矿物组合类型相对比,推测泥河湾组堆积时期的古气候与现今新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一带的气候可能相近.  相似文献   

16.
南黄海QC1孔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C_1孔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其次是绿泥石和高岭石,再次为蒙脱石。其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型。该孔粘土矿物来自陆源,各种迹象表明,成因多受气候变化所影响,且分布特征与孢粉组合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黄河口及其近岸区100余个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首次对研究区存在的4类粘土矿物的“种”属特征作了较精确的鉴定。同时根据粘土矿物的分布图式探讨了黄河细粒物质入海后的运移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及其近岸区的粘土矿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黄河口及其近岸区100余个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首次对研究区存在的4类粘土矿物的“种”属特下作了较精确的鉴定。同时根据粘土矿物的分布图式探讨了黄河细粒物质入海后的运移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东台PY-19孔为例,对江苏沿海第四纪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作了分析鉴定和估算,发现所有的样品皆含伊利石,大部分样品含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据该孔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谱线的形态、强度等特征,将粘土矿物组合分为五类,它们较好地反映了沉积物的特性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长江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物质来源相对单一、区域较广的浙江沿岸东海内陆架区,以4种主要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为研究对象,以探讨长江粘土矿物作为示踪标记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区5组沉积物样品中粘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实验及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蒙皂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较稳定,具有作为长江物源示踪标记的价值.而各区域的绿泥石含量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统计相似性。现有资料还不能完全解释长江口及邻近东海内陆架区内粘土矿物组合的相对稳定状态,今后应对絮凝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海底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因素的效府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