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京  柏林 《安徽地质》2008,18(1):80-8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007年地质勘查成果交流会于2008元月10-11日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重点地质勘查成果介绍、专题讲座和2008年工作部署研讨3个部分组成。两院院士常印佛、省地矿局局长吴玉龙、副局长方达、徐小磊、总工程师储国正、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黄步旺以及局属地勘单位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地调所所长和机关有关处室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徐小磊副局长主持。吴玉龙局长作重要讲话,他概括盘点了全局2007年的地质成果,就“地质立局,地质强队”的战略意图和实施意义作了重要指示;常印佛院士对于地矿局的找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黄步旺处长作了有关2008年省地质勘查项目的布置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讲话。会上储国正总工系统总结了2007年全局地质勘查成果。地勘单位8位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他们承担的地质勘查成果。省地调中心陆三明博士作了“庐枞地区铜铁多金属找矿前景”的报告。江昌洲、汪涵璋和崔先文教授进行了地球物理探矿方面的技术讲座。刘湘培教授以他几个成功的典型找矿实例作了“踏遍青山忙找矿”的报告。唐永成教授阐述局二次资料开发项目的实施意义,就其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会代表还就局2008年地质勘查项目的立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会议总结会上,徐小磊副局长就地勘队伍改革和实现找矿“三个突破”等问题作了专题讲话。局地矿处处长、总工办主任江来利同志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2.
周强 《河南地质》2010,(4):39-40
4月2日,河南省地矿局2010年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上发布了2009年度河南十大地质勘查成果和地质找矿十大重要发现。其潜在经济价值数十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于2013年8月16日在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召开。会议听取了《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秘书长李树良所做2012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在2012年度工作中,充分考虑理事单位的需求并给合编辑部目前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现状,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4.
《河北地质》2006,(4):13-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童工作的意见》,为即将召开的河北省地质工作会议做准备,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尽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处于2006年10月30日在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全省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座谈会议”。部勘查司陈先达副司长、省国土资源厅张维亮副厅长做了重要讲话;省地勘局李春生总工、省煤田地质局张路锁副局长分别结合自己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发言。  相似文献   

5.
2012年,随着甘肃省找矿3年突破行动顺利实施,地质找矿在项目数量、资金投入、突破矿种、查明资源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文章就甘肃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年度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振信心,确保地质找矿3年突破行动确定目标和地质勘查"358"战略任务完成,促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质》2010,(5):34-3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王建平:2009年,我局共承担各类地质勘查项目458项,是我局近年来承担地质勘查项目最多的一年,也是地质找矿成果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质》2011,(1):F0002-F0002
日前,由中国地质学会组织评选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省玛曲县格尔珂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8.
王京  牛丽贤  苏永津 《地质论评》2016,62(S1):15-18
1999年以来,我国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方面,先后开展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青藏专项、新疆358专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地质调查评价专项(2013~2020年)、整装勘查等工作。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投入上逐年增加。这些工程的实施和勘查投入的大幅增加,使得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大幅提高,铜矿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本文对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在过去14年的找矿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找矿成果分析,期望为我国今后对主要有色金属的勘查工作的科学部署和实现进一步的找矿突破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质》2009,(1):2-2
1月12-15日,省地矿局召开2008年度地质成果交流会。会议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全局近年来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特别是对2008年度地质项目进展、取得成果进行了展示,并对2009年度计划开展的地质项目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一)地质勘查工作扎实推进。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继续巩固已有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成果。一是地质找矿取得了新进展。据2008年度地质勘查成果统计,全省通过各种投资渠道实施各类地质勘查项目290个,投入资金约6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4个,其中:煤矿13个、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08,(6):47-47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4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建局50年来的找矿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成就了山西省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地质科学与勘查找矿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地质学家并不找矿视为其工作范畴内的事情。然而,随着地质科学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发展,其知识和思想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勘查找矿,并且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勘查找矿越来越离不开地质科学理论的指导。勘查找矿的新发现、新成果也在不断地促进成矿理论的更新。同时也要避免迷信、盲从新理论和贬低地质理论在勘查找矿中的作用的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地质与勘探》2004,40(6):83-83
为了展示金属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取得的成果,总结交流化探方法技术进展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发挥地球化学勘查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经有色、冶金和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商,定于2005年12月上旬在北京召开“金属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一次以交流化探找矿理论、方法技术和成果,提高化探技术水平和找矿效果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欢迎各单位组织科技、管理人员踊跃撰写章或论,到会交流。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质》2010,(1):F0003-F0003
从1月25日召开的甘肃省地矿局2009年度地质找矿成果汇报会上传出好消息,该局2009年地质找矿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
《岩矿测试》2009,28(1):85-86
2008年12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会议,评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其中7名两院院士参加评选,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孙枢、李廷栋院士任副主任。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与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显示度。2008年度十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大调查”,带动了我省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加之大量社会资金加入,兴起了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小高潮。经10年努力,取得了较好地质找矿成果。特别前五年,在以往地质找矿工作基础上。通过老资料开发与重新认识,先后成功勘查了2个特大型萤石矿,在青田石平川钼矿区外侧突破了深部找矿。发现了具规模的隐伏矿,扩大了石平川钼矿的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和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10,(1):12-12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1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会议,评选产生200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代国标 《地质论评》2020,66(3):66030590-66030719
中国地质学会于2020年3月召开了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终评会议,评选产生了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获奖项目。获奖项目是经各推荐单位推荐,学会形式审查、公示、初评、终评等环节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安徽地质》2009,19(1):62-62
2月28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黄山市召开了皖南地区找矿方向研究暨地质成果汇报会。省国土资源厅杨先静巡视员,省地矿局徐小磊副局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黄山市国土资源局、332地质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