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了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信息可视化、双曲线树等相关概念,分析了传统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在服务模式及服务效率上存在的缺陷。为了提高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引入信息可视化技术中的双曲线树方法,探究将该方法运用于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的显示模式,以及检索关键词与检索结果相关程度的优化显示方法,阐述了基于双曲线树的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原型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元数据具有抽象、复杂、多维的特点,而传统的元数据表达方式描述抽象,表现形式单一,表达维度有限,认知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引入信息可视化技术中的平行坐标方法,探究将该方法运用于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的显示及交互模式。阐述基于平行坐标的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原型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通过原型系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孙敬杰  杨军  龚竞 《测绘》2013,(1):3-5,9
本文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环境下提出的地名搜索引擎能智能解析用户查询请求,从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检索出可能对用户最有价值的信息,并按用户可能的需求进行排序展示,实现了搜索效率和搜索有效性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政务地理信息业务系统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成本大、用户门槛高、专业性质强,不利于地理信息服务在政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这一问题,该文讨论了实现通用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首先聚合多源地图平台的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实现文本数据空间化;然后提出面向专题数据属性及空间信息的通用统计分析方法;再基于开源矢量地图、图表框架实现专题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的可视化;最后搭建了一套政务地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多领域政务专题数据开展应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数据空间化、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系统建设与运维成本低,能够满足政务工作对地理信息服务的最广泛需求。  相似文献   

5.
元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元数据检索方法效率不高、形式单一,将可视化应用于数据检索将会提高元数据服务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文中在分析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地理空间元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的影响因素、元数据单要素和多要素可视化技术,探讨元数据可视化的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6.
李牧闲  桂志鹏  成晓强  吴华意  秦昆 《测绘学报》2019,48(10):1320-1330
现有WMS检索方法多基于服务元数据文本匹配,缺乏对地图内容的“感知”,无法应对元数据缺失或图文不符的情境。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特征多核学习和用户反馈结合的WMS图层检索方法,利用多核学习算法融合颜色、形状与纹理特征,实现图层分类和相似度排序,并通过采集检索结果展示页面中的兴趣图层标记进行用户反馈,以优化分类模型和提高检索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查准率高且检索用时较短,能够与现有基于文本检索的地理信息资源门户集成,实现WMS的快速检索与有效发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转换重构、语义信息补充完善、实体语义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构建地理实体的工艺流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实体在信息承载、表达、共享和关联等方面的优势。首批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表明,该文阐述的生产流程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国省市多尺度地理实体的衔接整合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地理信息资源检索应用中,用户因素会对检索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但现有地理信息资源检索应用对用户因素还不够重视,地理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还比较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影响地理信息资源检索的用户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兼顾用户因素的地理信息资源间关联关系计算方法。采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地理信息资源检索实验,实现了对不同用户的资源推荐,促进个性化推荐在地理信息资源检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服务的主动发现、定制、加载与使用机制,支持新服务、新应用的按需创建,为用户发现、定制和运行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从而改变当前用户只能被动地使用现有服务的应用模式,以应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主动型的地理信息服务在Web服务框架模型、基础协议的基础之上,增加识别用户需求和处理的能力,使用户能够根据特定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使服务能够自动适应用户的需求。本文讨论了面向服务架构下的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型,该模型以Web服务技术为支撑,以扩展的UDDI等协议为规范,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主动式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镇江为例阐述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该系统以经过保密技术处理后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底图为基础,叠加旅游点专题信息,向互联网用户提供包括电子地图显示、影像图显示、旅游点的定位和信息查询、重点旅游地区三维地理信息导航和查询服务等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全市旅游景点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网络化、可视化的出游旅行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谢炎宏  王亮  董春  康风光 《测绘科学》2021,46(10):219-226
针对现有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系统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相关信息服务产品难以推广与应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地震灾害防治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运用知识构建理论,梳理防震减灾策略与地震理论、基础信息、功能服务等地震防治实体间复杂的语义关系,抽取各类地震灾害信息并建立语义网络,构建以防震减灾为核心的地震灾害防治知识图谱,并对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能够直观的展示地震防治信息间语义关联,实现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联动,提高了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功能支持,后者则为客户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支持。该系统运用地理围栏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景点信息提醒功能。最后以清华大学旅游服务为例,展示了该应用的原型系统用户界面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信息通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GIS查询方式和信息检索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地理信息查询和检索的越来越广泛的需要,为此需要发展新的地理信息查询检索方法。本文将地理本体的思想引入到信息查询应用中,从查询式优化、查询式扩展、可视化与检索结果知识化等方面展开讨论,是对传统查询检索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框架,详细并讨论了实现该检索模型的两个关键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体推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区别于传统的地理信息检索仅利用关键词进行匹配和查询的机制,以地理空间事件为纽带,提出一种由本体驱动的、与该地理空间事件相关的信息自动检索方法,实现用户仅仅需要了解地理空间事件发生的基本信息就可以从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智能地提取与该地理空间事件相关的信息,并提供检索的个性化支持,以便用户主动、自动检索这些信息,简化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减少因用户对信息组织方式、软件应用模式不了解造成的繁琐操作,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管理对地理信息数据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从如何将海量地理信息与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相结合入手,分析了目前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地理信息可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面向资源的地理信息服务共享模式,构建了城市公共管理云平台架构,实现了海量多元数据的纵横联通和有效集成。在此基础上通过浏览器端地理信息可视化架构,帮助用户提高视觉注意力,可以更好地为政府决策、社会公益服务等提供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从我们建立的湖北省襄阳市城市公共管理平台来看,通过面向资源的一体化可视化技术,能够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与公共管理服务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可视化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三维可视化已成为地理信息展示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文针对三维模型场景集成可视化中的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难以无缝匹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改造融合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能够有效实现二者的紧密匹配。同时,为提高实际作业效率,该文还提出并实现了面向大范围海量三维数据组织的层—区—块—模型的4层索引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轨迹行为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监测、城市管理、人口分析等多个业务领域。针对手机基站定位与用户实际位置存在偏差且驻留轨迹缺失语义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手机信令数据用户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面向轨迹分析的地理实体数据采集规范;然后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聚类,建立地理实体与基站的权重映射关系;最后使用时空推理及对轨迹的深度学习技术,将用户有效驻留轨迹点拟合至实际的地理实体,实现用户定位。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升了用户定位的准确度,为后续业务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的分发模式不能满足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需求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适应地理空间信息个性化检索和主动分发服务的智能分发模式。它是以需求驱动的查询方式,代替传统的以数据驱动的查询方式,结合用户偏好模型表达用户信息需求,通过资源监控与分析,在适当的时机将信息整合后的地理空间信息分发给用户,从而更好地支持地理空间信息的主动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地理空间信息》2015,(5):35-37
兴趣点检索技术是"天地图·中山"的重要功能,是用户获取可靠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兴趣点空间数据库的搭建和兴趣点地图服务的发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系统中分类检索、关键字检索和缓冲区检索等3类兴趣点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刘勇  李成名 《测绘科学》2011,36(1):92-95
本文分析了面向业务用户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研究进展,讨论了面向业务用户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的概念、特征,提出了一个面向业务用户的地理信息服务语义集成框架和集成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