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选定我国南方克山病重病区楚雄市东瓜镇进行了病情与生态系硒等生命元素三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克山病病情呈逐渐下降势态,与人体硒水平逐渐上升之间成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病区人发中As、H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非病点,并认为它们可能是该病区与低硒复合的致病因素。从动态变化的研究为克山病病情与生态系硒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范敏 《地理研究》1994,13(3):116-116
对763个人发样品汞及硒含量的分析发现,我国人群发汞含量与世界水平相比偏低,而且从东北-华北-西南-带发汞值最低,以此为轴向西北和东南递增,在全国范围内发汞和发硒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非病区也相同.但在病区这种关系破坏.还发现人发中硒汞克原子比也存在着北高南低的地区差异,而且西南病带低于非病区,与其他地方相反,在部分病区,如西南还可能与硒结合共同对克山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对东北山地丘陵的棕色森林土、黑土地区以及西北黄土高原的环境地球化学与克山病关系的报导较多。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较高,而水溶性硒的含量较低。本文将通过对腐殖质含量极低的高原砂地环境地球化学特点与克山病关系的论述,补充说明低硒环境是克山病的一个重要相关因子。一、工作方法本工作于一九七九年八月由中国科学院林土所、内蒙古昭乌达盟防疫站地方病研究所,昭乌达盟畜牧局、克什克腾旗防疫站等单位对克什克腾旗高原砂地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新鲜岩石、表层土壤(0~20cm),牧草,粮食、人发、羊毛、天然水样品,访问了病区居民,医学部门进行了病情调查。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地质背景对土壤元素分布的影响及地方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远平  唐将  王力 《地理研究》2007,26(3):470-476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与泥岩母岩区两种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中52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富集而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贫乏,As、Br、B、Sb、C、F、I、Li、Mo、CaO等元素在灰岩母岩区土壤中含量大于泥岩区2倍以上。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含量比灰岩母岩区高的元素仅有Ba、P、Sr、Na2O、SiO2。元素分布的差异与三峡库区的地氟病与克山病分布关系密切,地氟病高发区主要分布于灰岩母岩风化形成的高氟土壤区,克山病则主要发生于泥岩母岩风化形成的低硒土壤区。地质背景对地方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农业及城乡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内蒙古三个典型大骨节病区<15岁人群发中21个元素和病情进行了三年连续定期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病区食物对人体元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元素在食物链中含量过低,食物的变化虽可使机体该元素发生变化,但变幅甚小,致使其代谢处于缺乏状态;另一类是机体内这些元素的含量因食物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显示这些元素与病情无内在联系.(2)对发中硒等2l个元素与病情分别作单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证明,硒缺乏是导致大骨节病早期病变的基本因素,而其它元素与病情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低硒带人群硒营养状态的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侯少范 《地理研究》2000,19(2):134-140
就近20年来中国低硒带人群硒营养状态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成因作了探讨。自1974~1976年以来低硒带人群的硒营养水平明显提高,一般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边陲贫困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人群中的变化也不均衡,发硒含量≤0.100μg/g的地区硒易感性疾病患病率仍较高,>0.150μg/g的人群占绝对优势的地区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病区自然消退。经济发展,物质交流。居民膳食结构改变以及外源性硒输入是低硒带人群硒营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克山病、大骨节病将随着居民硒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克山病病带与非病带发硒分布的地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克山病主要分布于东南湿润地带向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带之过渡地带,形成一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带状区,病区在该带状区内呈不连续灶状分布,居民以食用本地农副产品为主,膳食组成单一,绝少海产品。经研究,我国克山病病区为一低硒地理环境。土  相似文献   

8.
《地理研究》1984,3(4):39-47
本文根据采自全国各地的236个土壤剖面表层样品的硒测定数据,讨论了我国土壤表层总硒的统计分布和地理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畜硒反应病的关系。从土壤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以棕褐土系列为中轴的低硒生态地理环境是我国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动物白肌病的共同致病环境,而低硒土壤则是这一生态地理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壤中硒的淋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8种典型土壤中硒淋溶迁移的研究表明,硒的淋溶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中粘粒含量,Al2O3等倍半氧化物的含量、土壤硒的吸附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受这些因素影响,不同土壤硒的淋溶强度不同。本文计算了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中硒的淋溶率。结果表明,土壤硒淋溶率受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变化范同为0.35-2.22%,其顺序为:紫色土>褐土>暗棕壤>黑钙土>黑土>红壤、砖红壤>灰钙土。比较我国低硒-克山病病带土壤与足硒-非病带土壤的硒淋溶率的差异,病带土壤中硒的淋溶率显著大于非病带土壤,这可能是病带土壤硒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克山病是中国主要地方病之一,为了探究克山病流行的时空变迁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数理统计和GIS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克山病最典型流行区域——东北地区克山病的时空分布变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国时期(1912—1949)的38年间:①在时间变化上,东北地区克山病的年发率为84.21%,季发率为25.17%,主要在冬季流行,流行广度呈上升趋势。②在空间分布上,东北地区克山病主要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至辽宁省沈阳市一线以东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北部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核心、南部以吉林省延吉县为核心的海马状克山病分布区域。③在环境机理上,东北地区克山病多发于山地丘陵及小型河谷平原的乡村地区,克山病流行区属于典型的缺硒带;冬季气候湿冷、聚落环境封闭、土壤食物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克山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说明其发病除缺硒的环境化学性因素外,还与毒素感染的环境生物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植物叶硒的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加杨叶为主,首次研究了植物叶硒的时空变异规律。得出脱落前夕不久的九、十月份加杨叶能较好地反映大气硒含量水平,而其它生长期的加杨叶则一般主要反映土壤硒的含量状况。此外,还研究得到了一些其它植物老叶硒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苏映平 《地理学报》1990,45(3):295-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是一部展示人类疾病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新型地图集。本文重点论述它的编制意义、原则、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婧  李海蓉  杨林生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677-1686
为了解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环境、食物及人群硒水平的分布现状,论文通过CNKI、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收集了2000—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土壤、粮食、饮水及人发硒含量的文献,按拟定标准共筛选出33篇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自然环境总体仍处于低硒循环状态,其中耕作土壤、饮水平均硒含量分别为0.147 mg·kg-1和0.54 μg·L-1,高原自产青稞、小麦、糌粑平均含硒量分别为9.27、19.08、11.07 μg·kg-1;而病区儿童整体硒营养水平较1990年以前有明显升高趋势,发硒平均含量为0.234 mg·kg-1,已基本脱离硒缺乏状态(<0.20 mg·kg-1);外源性大米的硒含量为43.29 μg·kg-1;病区儿童发硒水平与土壤总硒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0.125,P>0.05,N=23)。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儿童发硒水平与自然环境硒水平不一致的变化趋势提示,随着社会人文因素的干预,外源性硒的输入有所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区人群对当地低硒环境的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情稳定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泥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朱颜明  霍文毅 《地理科学》1997,17(2):158-16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大兴安泥炭生趣剖面中Cu,Pb,Zn,Cd,Hg,Cr,Ni,Mn,Sr,Ba等1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古莲,图强泥炭地和同一泥炭地沼泽泥炭发育的不同阶段,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不十分明显,与俄国斯典型同类泥炭相比,Mn含量俄罗斯泥炭明显高于大兴安岭泥炭,Zn,Co,B含量大兴安岭泥炭明显高于俄罗期泥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壤地球化学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我国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受生物,气候,母质,地形及人为作用等因素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土壤地球化学类型和分布格局。不同地球类型,均有各自的元素丰度。土凶素与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取决于土壤中元素的有效部分。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长清县长寿村的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山东省长清县张夏镇长寿村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采集了内外环境生态系物质样品, 测定了生命元素含量, 并与非长寿村的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 以阐明长寿村的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认为, 张夏镇长寿村的生态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饮水中含偏硅酸(H2SiO3) 较高, 环境生态系物质中含有较多的抗衰老元素硒(Se), 地下埋藏有丰富的富含生命元素并用来制作茶具的木鱼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硒地带人群全血硒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指出我国低硒环境中人群硒的营养状态受环境控制。全血硒均值与动物硒反应症临界值(0.02微克/毫升)相同,其时空和在人群中的变化规律与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规律相一致。人体硒营养水平与发病率呈非常显著之负相关,提示大骨节病可能是典型的人体硒反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