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秦岭古生代隐伏基底分布藉征及对量属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部构造与大陆块体边缘成矿作用成为区域成矿学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对南秦岭古生代盆地隐伏基底分布与矿床分布空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成矿带的矿床分布,与隐伏基底分布有关,特别是受隐伏基底边缘控制明显,或位于隐伏基底内部深大断裂附近。隐伏基底的边缘,也即基底与沉积盆地的转换部位,属地球化学边界,深大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剧烈,物质来源丰富,容易形成最佳的控矿地质条件组合;隐伏基底边缘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急变带,对寻找大中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一些规模很大的金属矿床常常出现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岩体附近或者小岩体本身就含矿,由此出现了"小岩体成矿"甚至成大矿的现象,如江西德兴铜矿田、湖南骑田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贵东铀矿田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对华南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小岩体成矿多种现象的分析,认为小岩体成矿对于成矿时代、矿床类型、矿种及成因等并无特定的选择,但可能更多地反映了矿床的保存条件,而其深部往往有大岩基。大岩基周围的小岩体尤其值得重视,而孤立的小岩体可能成矿不好,大岩基内部的小岩体以往被忽视了,斜向侵位的小岩体对于结晶分异和多矿种组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华南地区目前对于小岩体成矿的问题,探讨更多的实际上是小岩体的找矿问题,而对于小岩体成矿机制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长安岔区域主要矿脉探矿实践的活动,论述了地层、构造、岩浆对成矿控矿的分析,说明了该区域的矿体赋存规律,并进行了深部矿体预测。  相似文献   

4.
文峪金矿床位于小秦岭成矿带的中矿带西段,是小秦岭成矿带中14处大—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床深部共圈定出6个矿体,矿体形态较简单,主要呈薄脉状产出在绿岩地层太华群和侵入其内的变TTG岩系中,受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控制明显,厚度稳定,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根据野外找矿经验,总结分析了矿床成矿规律,为该矿床后续勘查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古生代隐伏基底分布特征及对金属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部构造与大陆块体边缘成矿作用成为区域成矿学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对南秦岭古生代盆地隐伏基底分布与矿床分布空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成矿带的矿床分布,与隐伏基底分布有关,特别是受隐伏基底边缘控制明显,或位于隐伏基底内部深大断裂附近。隐伏基底的边缘,也即基底与沉积盆地的转换部位,属地球化学边界,深大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剧烈,物质来源丰富,容易形成最佳的控矿地质条件组合;隐伏基底边缘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急变带,对寻找大中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6.
焦家断裂带与三山岛断裂带,是胶东西北部著名的金矿成矿带。利用综合物探资料,对三山岛断裂与焦家断裂带之间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利用高磁、重力、大地电磁(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研究剖面,研究探索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带深部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及成矿模式。系统总结了两带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提出了6处深部成矿靶区。其中Au4预测靶区,深孔验证见到厚大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科研效果,为胶西北地区深部地质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灵宝市小秦岭金矿田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项目技术对接会近日召开,项目承办单位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灵宝市直有关部门及辖区重点黄金企业三方就项目技术层面对接工作进行了磋商。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该市小秦岭金矿田深部找矿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据悉,灵宝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目前已发现34种,探明资源储量31种,其中岩金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动力成矿观点对小秦岭金矿田富矿体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对本区的动力成矿特点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文中联系到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对金矿的富化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新的成矿系列。笔者以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和同位素年龄资料为依据对小秦岭金矿田含金石英脉的成因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观点,认为它是晋宁晚期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崤山地区为陕县黄金主要产地,与其邻区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相比,金矿找矿、勘探、开发力度尚显不足。本文通过遥感地质综合解译,论证了崤山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矿化有利度法”对崤山地区金矿成矿远景进行了综合信息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崤山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需进一步加大找矿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秦岭地区3 个重要成矿系列,即古老基底岩系在长期隆升边界拆离和相关热事件影响下形成的金矿成矿系列,晚古生代陆缘裂陷盆地中与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并在随后造山期演化中形成的铅锌铜金银成矿系列和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小侵入体有关的钼多金属金银成矿系列。研究表明,成矿系列是区域成矿的一种普遍特性,成矿系列分析是研究成矿规律的一种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焦家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小秦岭西南部灞源张家坪地区金矿形成地质背景的分析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区控制工业矿体的主要地质条件,包括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及热液活动等条件。最后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化特征的总体评价,对金的成矿远景进行了地质预测,指出找到特大型或大型金矿床的希望不大,而可能在某些地带找到几处中等规模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铜绿山-铜山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针对该矿床深部找矿需求,以科学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Surpac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构建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三维地球化学模型及三维地球物理模型。对有利的找矿信息进行提取,选择侵入接触面缓冲、蚀变缓冲、F1因子和重磁同源异常4种预测要素,并选用证据权的方法进行综合成矿预测,构建了三维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将铜绿山-铜山铜铁金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为周边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辽宁水泉金矿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特别是对控矿构造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研究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对水泉金矿的区域成矿远景和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综合预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地表矿已越来越少,寻找和开发隐伏矿及难识别的矿日益重要.深部构造对各类矿床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成功的预测成矿远景区域,锁定靶区,搞清深部构造特征成为地质找矿的首要任务,物探的低成本性、灵敏性、灵活性、准确性成为当前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论述国内外物探工作研究成果,并成功找矿,说明了物探在提供地壳深部矿化信息和预测成矿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东秦岭钼矿带中与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成矿时空分布、成矿特征以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讨论,归纳其规律性;通过分析大岩基与中酸性小岩体的主量、微量元素数据及形成年龄,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东秦岭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钼矿床形成时间可分为141~156、110~138Ma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的矿床主要集中在东秦岭南部,第二阶段主要集中在东秦岭北部;矿床成矿年龄由西至东、由南至北总体上具有逐渐变新的趋势;钼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分段集中展布的特点,并且这些集中段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成矿岩体的岩浆演化系列对矿化元素组合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岩浆酸性越强,钼成矿越有利;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资料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地幔物质作用并不明显;大岩基与小岩体有成因联系,系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大岩基为小岩体提供了充足热量与物质来源,从而出现小岩体成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探讨山东牟平-乳山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三维分布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三维综合找矿模型,为金矿深部成矿预测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指导矿山生产与发展方向。针对金青顶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构造叠加晕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三维综合找矿模型,将金青顶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体及地球化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分析与深部预测评价,减少了深部预测的不确定性。矿体三维模型显示,矿体呈现中间宽两端窄的形态,有向深部尖灭的趋势。三维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显示,Au、As、Sb、Hg、Cu、W、Sn、Co、Ni元素及组合因子主要分布于矿体浅部,向深部呈现元素场强度下降的趋势;Mo、Bi元素主要分布于矿体深部;Ag、Pb、Zn元素分布较分散,存在多个矿化中心。地质-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组合因子高得分区域与组合矿物富集区域相符合,Au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矿体浅部,深部成矿作用减弱。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求取Ⅱ号金矿体的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该序列与单一期次成矿垂向分带序列进行对比无明显反常现象,指示Ⅱ号矿体当前开采深度以下成矿潜力不高。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三维地球化学空间场晕模型的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展示、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深部成矿潜力,为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指导矿山工作的部署。综合分析认为金青顶Ⅱ号主矿体在-1 200 m以下找矿潜力一般,不宜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深部探矿。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和讨论了"地球深部包体与成矿关系"这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及其先导性科学问题。地球深部包体中镍、金、钼、钨等成矿元素的含量是不均一的,镍和金在地幔岩包体中含量最高,钼在玄武岩及镁铁质麻粒岩包体中最高,而钨在长英质麻粒岩和花岗岩类包体中含量最高。这些反映岩石圈和软流圈以及岩石圈的不同层次中镍、金、钼、钨等成矿元素的含量不均一,分别提供了地壳中镍、金、钼、钨矿床的初始物质来源。这一认识可能给镍、金、钼、钨等金属矿床和矿床集中区的战略预测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微山稀土矿是鲁西地区已查明的一处中型稀土矿床,研究表明,目前的开采深度还处于岩体顶部的脉状矿体,成矿流体温度剖面初步揭示了高温区域随深度增加有明显收窄的趋势,经勘查工程验证,稀土矿脉深部厚度增大,数量增多,总体矿化强度增强。该文总结了微山稀土矿成矿要素和找矿标志,在成矿要素划分的基础上,增加放射性异常特征,建立了10个要素组成的预测要素表。依据地质成果,叠加放射性异常,编制了预测模型图,圈定出3个最小预测成矿靶区,编号分别为1~#,2~#,3~#。其中,1~#成矿预测区内有石英脉出露,推测为地下岩浆热液填充裂隙形成石英脉,存在伴生矿脉的可能;2~#成矿预测区包含2个放射性异常,南东侧为(12)号含稀土石英重晶石矿脉,推断该预测区浅部可能存在NW向延伸的隐伏矿脉;3~#成矿预测区包含4个放射异常区,异常区周边发育(15)(16)号含稀土矿脉,是最为有利的稀土矿找矿地段。验证已发现多个新矿脉,厚度在2.35~8.90m,稀土氧化物品位(TRE_2O_3)2.35%~6.40%,显示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稀土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七宝山多金属矿杏山峪矿段、红石岗矿段和敞沟矿段深部成矿预测,定量分析与解释矿体的形成,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依据模型预测了成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在窑头隐爆角砾岩筒,新发现7层铜及多金属矿体,成矿潜力和前景较好。研究表明,三维模型预测对矿区找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