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秦岭造山带是中生代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甘肃阳山超大型金矿是秦岭造山带内储量最大、代表性最强的金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之一。本文对阳山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表明,阳山金矿矿体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在泥盆系三河口群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内,部分矿体赋存在花岗斑岩内或两侧;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流体包裹体和C、H、O、S、Sr、Pb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泥盆系三河口群和碧口群。阳山金矿矿化作用时间为190Ma左右,滞后花岗斑岩岩浆侵位时间约30Ma,排除了金成矿与晚三叠世的花岗岩浆作用有关的可能。阳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则具造山型矿床特征,总体上属造山型向卡林型金矿过渡性质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由于阳山金矿的矿化时间与西秦岭陆陆碰撞和大规模流体成矿事件相一致,因此阳山金矿是陆陆碰撞体制下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形成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甘肃阳山超大型金矿成因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山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勉略缝合带内,是我国近期发现的世界级超大型金矿床.本文根据前人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结合矿区构造地质背景和矿物组合,讨论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 阳山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与勉略缝合带碰撞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构造-岩浆事件接近.碰撞造山作用是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的主要诱因.大量变质流体在岩浆热驱动下,沿花岗斑岩与破碎千枚岩的接触带上涌,萃取地层中已相对富集的金,并以络合物的形式搬运成矿.阳山超大型金矿床兼有卡林型金矿和造山型金矿的特征,又有与两者明显区别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在西秦岭地区的金矿床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各类金属矿产丰富,分布广泛,特别是甘肃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也是甘肃最主要的金矿勘查开发基地。近年来,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大水、早子沟、大桥、李坝、拉尔玛、阳山、寨上、竹园北、加甘滩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床。笔者从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区带划分入手,分析金矿成矿类型和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探讨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对该区勘查工作部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阳山金矿带位于川陕甘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甘肃文县阳山金矿是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内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同碰撞形成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千枚岩一板岩-碳酸盐岩一硅质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依据斜长花岗斑岩形成时间及地层变形特征,认为剪切变形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寨上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继阳山超大型金矿之后,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主要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成因,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即盆地热水沉积为成矿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水的混合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断裂构造内迁移形成,在断裂破碎带内由于温度、压力以及氧、二氧化碳逸度的变化,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除产出少数夕卡岩型金矿床外,几乎所有的其他金矿床都可归并为造山型、卡林型和类卡林型3种类型。研究表明,西秦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而金矿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它们都是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导致的秦岭造山作用的产物。西秦岭地区造山型金矿床主要赋存在泥盆系和石炭系一套复杂的构造变形和区域变质的绿片岩相岩中,主要受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矿石中含有大量显微自然金、银金矿,明金可见。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流体。由造山作用引起的强烈构造运动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为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虽然一些造山型金矿床与中酸性岩体相邻,但矿化与岩浆活动不具直接的成因关系。西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轻微变质的寒武系至三叠系沉积岩中,明显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金矿床中的金以超显微金和存在于含砷黄铁矿与毒砂晶格中的固溶体金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u-As-Hg-Sb-Ba。成矿流体由早期形成的地层水被后期大气降水补给活化形成,也有部分岩浆水或变质水的加入。在伸展背景下大气降水通过循环演化形成了较浅层次的流体系统,导致Au等成矿元素发生沉淀而形成浸染状矿石。西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建造中,受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并形成于花岗岩岩体附近。与造山型、卡林型金矿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关系。矿石中存在显微自然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和碲化物。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与变质水、建造水的混合流体。与造山型金矿床类似,流体不混溶导致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是我国最大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西秦岭造山带中的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床在地质特征上虽具有共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西秦岭北成矿亚带的礼-凤-太古生代盆地中的金矿床主要受剪切带、隐爆角砾岩和张性断裂控制,且矿区花岗岩类比较发育,已被划归为类卡林型(或造山型);而西秦岭中、南成矿亚带  相似文献   

8.
瓦勒根金矿床地处西秦岭,是在西秦岭成矿带青海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金矿床。通过分析瓦勒根矿区地质背景、矿床(体)特征、岩(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认为金矿体主要产于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的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的沉积岩和中酸性侵入岩容矿岩石中,矿石由含金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在容矿岩石中构成,就位于断裂空间,严格限制在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床的形成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金矿床的形成受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3个要素共同制约。区域上与甘肃境内合作、夏河金矿化带相连,其成矿背景与枣子沟金矿、寨上金矿、大桥金矿、阳山金矿及南部玛曲-南坪金成矿亚带的大水、忠曲金矿一致,矿床成因特征非常相似,同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秦岭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史和多期成矿作用的特点,深大断裂带系统在成矿成岩中的重要地位,它控制了金矿的形成。秦岭地区金矿控矿构造条件是复杂的,主要有构造交汇处的剪切带。层间挤压破碎带和强烈蚀变断裂带等。还指出卡林型金矿分布极为广泛,成矿条件非常有利,在秦岭地区找金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实 《甘肃地质》1998,7(2):72-80
西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金矿床同其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石、侵入岩浆岩一样,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碧口—阳坝等6个成矿带。西秦岭金矿床具有类型复杂、控矿条件复杂等特点。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其次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和地层岩性。依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西秦岭金矿床共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等3种成因类型。西秦岭的最佳找矿地区是德乌鲁—柴家庄及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两个金矿带。  相似文献   

11.
柞水-山阳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找矿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然而区内金矿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制约矿集区金矿床找矿工作。夏家店金矿床是该区大型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类型有角砾岩型、碎裂岩型、糜棱岩型3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由硅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萤石化、重晶石化等,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文章选取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萤石等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试工作,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9.64±0.98)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征,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有关。据此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矿床成矿年龄厘定在140Ma左右,为秦岭造山带伸展的地球动力背景下构造-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通过与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对比,文章首次提出柞水-山阳矿集区存在140 Ma左右的金矿床成矿事件,为下一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开展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阳山金矿带是西秦岭金矿带已探明金储量最大的独立金矿区,其矿化样式主要为微细浸染状矿化,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可见金与“不可见金”均有发育,该金矿带是研究造山型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理想地区,其研究成果对理解金成矿作用和过程以及指导选矿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翔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观察基础上,将成矿期划分为早阶段(黄铁矿石英)、主阶段(黄铁矿毒砂绢云母石英)和晚阶段(辉锑矿石英方解石),综合应用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等技术,剖析阳山金矿带不同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进而探讨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成矿早、主阶段以微细浸染状硫化物矿化为主,金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而成矿晚阶段以脉状矿化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的变化,指示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温度、压力逐渐降低,成矿流体成分由富As流体演化为相对贫As且富Sb的流体。  相似文献   

13.
以阳山金矿为核心的甘肃阳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107片整装勘查区之一。勘查区位于中央复合造山带中段西秦岭南缘,该区构造-岩浆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以阳山、新关、关牛湾、塘坝等为主的金矿床,经过近20年的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勘查区正处于找矿勘查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时期。文章在系统梳理前期勘查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并经野外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制约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基过于勘查区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复杂造山过程,需从全新角度认识勘查区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的演化;基于野外勘查新发现的地质事实,进一步查明区内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的时空、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厘定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及其对成矿产物的影响;从整装勘查区乃至区域成矿带巨量金聚集的角度,深化巨量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全面分析阳山整装勘查区内典型金矿床特点,并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确立区内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勘查类型;以区内复杂构造演化为脉络及其对成矿的控制研究,提炼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面向找矿突破的总体目标,全面总结勘查区、矿田和矿床等不同层次的成矿规律,系统全面评价勘查区资源潜力和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陈柏林 《地质学报》2023,97(8):2512-253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构造带的玛曲- 略阳深大断裂南侧,是西秦岭地区为数有限的大型金矿床之一。该区控矿构造复杂,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对矿区含矿构造的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环境,重新厘定了含矿构造的特征,并对该矿床控矿构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阳山金矿床控矿构造是以走向NEE,倾向NNW为主的偏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俯冲- 碰撞早期的韧性变形之后。含矿构造与千枚岩的千枚理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与千枚理近于平行,或小角度斜交,或大角度斜交,主要以倾向北的断裂为主,少量为主逆冲断层上盘的倾向南的次级反向逆冲断裂,局部为顺千枚理的层间破裂。含矿构造对岩性没有选择性,但是不同岩性岩石的不同力学性质影响了含矿构造的发育与否和发育程度。阳山金矿区进一步工作中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① 矿区构造格架上葛条湾- 草坪梁复背斜可能不存在,也未起控矿作用;② 成矿后断裂对矿体空间展布的影响;③ 在勘查编录中对各种构造破碎带需要详细的描述,以明确区分含矿构造与成矿后构造,为构建控矿构造体系准备素材,为进一步找矿预测和勘查工程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甘肃阳山金矿构造控矿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阳山金矿位于扬子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结合带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矿床受地层、构造以及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的共同控制,其中构造控制着岩浆、成矿流体的活动以及矿体的就位,为主要控矿因素.该矿床主要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控制,带内一系列次级层间剪切带或次级断裂是金矿体的有利赋矿部位.成矿年代学研究及矿区构造应力分析表明,阳山金矿最终形成于第三纪早期,成矿前矿区应力以近SN向挤压为主,成矿期以NE向挤压为主,且应力大小与金矿化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张振 《矿产与地质》2006,20(2):128-132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修水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矿石具有不同的矿化组合特征,应属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甘肃李坝金矿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地区是目前国内造山型和卡林型金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已发现的甘肃李坝造山型金矿为超大型规模。以李坝金矿6号矿带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其蚀变矿物组合、近矿围岩蚀变分带及相应的金矿化特征,总结了矿床(带)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具典型的中心式环带结构,可分为3个蚀变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绢云母化带和绿泥石化带。蚀变矿物组合分别为黄铁矿+绢云母+石英±毒砂±白云母±电气石±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黄铁矿±黑云母及绿泥石+黑云母±绢云母±黄铁矿;与这3个蚀变带相对应的是金的富集带、矿化带和无矿带。蚀变岩石物质组分迁移分析表明,围岩蚀变及其分带是热水流体/岩石反应时岩石化学组分发生迁移的结果,矿化伴随着蚀变发生,且金矿化与黄铁矿化和浸染状硅化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围山城金银成矿带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带状展布,在该带已发现有破山银矿、银洞坡金矿2个超大型银、金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变质碎屑岩型银、金矿之一.除此而外,在该带相继发现规模不同的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异常30余处,经多年实践和研究,把已知矿点、矿化点,与物化探异常结合起来,在对已知找矿信息综合研究和筛选、评序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银洞岭为重点找矿靶区,通过小范围找矿靶区定位分析和工程验证,终于取得找矿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点、分布和找矿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概念,最初由Lindgren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活动带上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浅成低温金矿"热.浅成低温金矿具有低温、低压、低盐度、成矿深度浅的特点.矿化作用发生在火山活动晚期,最终定位于火山地热系统波及范围内.全球浅成低温金矿明显呈集中成带分布的特点,绝大多数分布在著名的环太平洋带、古特提斯带和中亚-蒙古(古亚洲)带.此类金矿成矿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大体是①第三纪(最重要)、②第四纪更新世(次重要)、③中生代(重要)、④石炭-二叠纪(次要).成矿环境主要为岛弧带、板内走滑断裂带和上叠火山盆地、陆内裂谷.我国地处三大浅成低温成矿带分布区,已经发现诸如阿希、团结沟、紫金山等金(铜)矿床,找寻同类矿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Gold Headquarter of the CAPF has discovered the Yangshan super large-scale gold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a great breakthrough of gold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in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of China. The gold resources of this deposit achieved 308 tons with increasing potentials. Preliminary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and the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ypical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while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ore-forming background is notably different from the Carlin gold deposit provi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similar with that of the orogenic-type gold deposit. Accordingly,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a transitional type between the Carlin-type and the orogenic type gold deposits. At present,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the largest Carlin and Carlin-like type gold deposit that is ever discovered in China. Researches on metallogeny, metallogenic model and ore-enrichment regularities of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are crucial to meet the pressing needs of the curren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ore exploration of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