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安家  高海侠 《地下水》2004,26(4):277-278
根据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和灌区实际调查以及试验分析,阐述了因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灌区内涝,导致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电导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郭效丁  魏永强  宋玮 《地下水》2012,34(5):64-67
分析灌区上层含水层的电导率分布特征,发现灌区高盐区和中盐区大部分分布在灌区中部和北部45#附近,水位均低于5 m的地区.但个别井点水位埋深很大,电导率很高,其地下水盐化并不是由于水位过高引起的.利用76#连续监测资料采用小波方法分析其水位与电导率的关系,得出水位变化与电导率相反的结论,为确定其变化机理,监测不同深度下的电导率值,结果得出灌区地面以下富集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推断灌区地下水分层广泛存在于灌区.依据地下水分层现象和上层含水层电导率分布状况,为灌区地下水盐碱化过程研究和井渠联合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春得  赵忠贤 《地下水》2006,28(6):87-89
渭干河灌区的水土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克孜尔水库建成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结合灌区12年来的水盐监测资料,对灌区地下水的埋深变化规律、水质演变趋势、灌区的排水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为今后灌区排水措施和保持水土环境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天山西部伊犁河灌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年伊犁河灌区地下水监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半方差函数与克里格插值法,对伊犁河灌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与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18%地下水样为淡水,40.00%为微咸水,1.82%为咸水.地下水阴离子以C1和SO2-4为主,阳离子以Ca...  相似文献   

5.
宝鸡市二十年地下水位动态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子 《地下水》2004,26(4):285-286,309
通过对二十年来积累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宝鸡地区不同地貌单元、不同灌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井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河中游绿洲典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总均衡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研究区多年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水资源总均衡模型,选取了黑河干流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对地下水均衡模型中的补给项及排泄项的主要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灌区均衡期内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的均衡期始末地下水储存量变化与模型计算的均衡差基本相近,其相对误差为-17.6%,说明均衡模型对于估算内陆绿洲灌区地下水资源均衡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3)
玛纳斯河流域莫索湾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根据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莫索湾灌区1998~2007年共10年的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年内、年际变化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水量均衡法对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地下水年际变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年内变化特征明显,地下水资源处于负均衡状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得出莫索湾灌区地下水主要影响因素为灌溉用水量和蒸发量,各团场的地下水位变化驱动力不尽相同;研究莫索湾灌区地下水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22年地下水代表井动态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原灌区地下水质的形成和动态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建立了矿化度与主要构成离子间的二次相关模型;揭示了灌区地下水质演变的基本规律;为黄土原灌区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水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宝鸡峡灌区地下水动态规律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蔡明科  魏晓妹  宁有丰  沈冰 《地下水》2009,31(6):5-7,81
根据2002-2006年宝鸡峡塬上、塬下灌区内典型井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为降水、灌溉和开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1)模拟地下水动态演变规律,模型精度较高。研究结论可为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计生  王静  李斌  李亚林  徐敬东 《冰川冻土》2014,36(5):1288-1297
依据实际观测的1984-2013年地下水水位资料、2013年地下水水质化验及2011年水利普查有关成果, 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灌区地下水特征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疏勒河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用水为主, 1984-2013年30 a来地下水水位变化总体特征为稳中下降, 个别地方地下水位略有上升; 地下水埋深在1.30~80.00 m之间, 年内地下水水位随灌溉制度变化显著, 年调节能力强. 地下水水质均超Ⅲ类, 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氮肥, 氨氮指标最大值超Ⅲ类标准0.7倍, 是造成灌区地下水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武朝宝 《地下水》2009,31(2):35-37
利用山西省汾河灌区1993~2007年各站点的地下水埋深实际观测资料,对灌区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地下水埋深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相对稳定阶段(11月~翌年3月中旬)、埋深最浅阶段(3月中旬~5月)、变化频繁阶段(6月-10月)。  相似文献   

12.
康文通 《地下水》2001,23(4):173-174,184
汾河灌区年年干旱,而洪水资源白白流失,地下水源较多;但开发量小,早涝碱制约着灌区的发展。本文对汾河灌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省外和灌区多年试验研究的资料,提出了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是汾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亩  齐全  徐敏  付晓刚 《地下水》2007,29(4):17-19,29
在北方一些灌区,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出现了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灌区对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估计过高,造成目前超采仍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讨论灌区地下水超采的判别方法、超采对灌区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地下水水质监测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晓利 《地下水》2003,25(1):11-12,25
本文针对陕西省地下水水质监测控制范围局限于农灌区,监测项目单一的现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水质监测的发展思路,剖析实现新思路的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6)
通过对阿克陶县平原灌区盐碱地监测得出,区内盐碱地危害程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增大,地下水年平均埋深小于2.26m对应为重度盐碱地;夏季潜水水质明显好于冬季,夏季潜水可以达到灌溉水质要求。由此提出增大灌区潜水开发力度,降低地下水位是有效治理盐碱地危害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下水长观资料求解含水层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军  李娟 《地下水》2007,29(6):78-81
以银川平原灌区内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和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灌区内地下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定量地确定了含水层参数:给水度度μ、潜水临界埋深△0、潜水蒸发系数C,采用此方法还可以推求降雨入渗补给系数a和灌溉回归系数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数学模型是用数学方法表述,经过概化地下水系统,在系统分析地下水补、径、排的基础上,对地下水预测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南干渠灌区建成后水量的变化,本文通过选用适宜的数学模型,对灌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灌区地下水升幅进行预测,对灌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维洲  边浩林 《地下水》2004,26(1):50-52
本文通过对疏勒河流域双塔灌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旭 《地下水》2010,32(4):78-79
结合疏勒县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介绍了疏勒县地下水开发建设工程中地下水开发原则、机井布置原则及开发规模的确定方法,为井渠结合灌区的地下水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地下水》2006,28(2):76-76
2006年3月28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在西安桃花园山庄顺利召开。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与科技处王恩庆副主任、各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