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馮景蘭 《地质论评》1939,4(Z1):173-184
月前接到中國地質學會食誌第十八卷第三四期,讀了楊锺健、卞美年、李悅言三君的「湖南之紅色岩層」,及陳國達君的「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259—324頁)二文,想起我民國十六年冬,在粤北丹霞、南雄、民國二十三年冬,在湖南潭市、湘潭、衡陽、宜章,舆民國二十七年春在廣東坪石,雲南祿豐、楚雄,及民國二十八年春在雲南路南旅行時,所得的一點印像和所發生的意見,茲特寫出,以供討論。  相似文献   

2.
熊秉信 《地质论评》1940,5(Z1):37-44
雲南昆明縣境内有一、黃色岩系,分佈(?)廣,凡平頂而較低之小山,殆皆爲是系所構成。其中以黃色頁岩及砂岩爲主,間夾黑色頁岩及綠色頁岩。頂部每覆以厚約五至十五公尺之砂岩一層,有時夾有綠色或紫色頁岩數層。  相似文献   

3.
王钰  葉連俊 《地质论评》1939,4(5):329-338
一 緒言二十八年一月著者等於完成屏山油頁岩调查後,即转赴犍为石磷(?)萧家沟一帶调查該地採煤者所傅闻之油頁岩。工作五日,遍履附近各矿,結果并未見油页岩踪跡。及叩詢各煤厂主  相似文献   

4.
尹贊勳 《地质论评》1936,1(3):277-294
民國二十三年夏丁文江翁文灏雨先生應滇省政府之建議,派著者及路兆洽君赴滇調查地質。在滇工作年餘,於二十五年一月回京銷差,即著手整理標本,鑑定化石,製圖及編輯報告。研究結果一時尚難發表。惟近來參考圖書,隨時記錄關於雲南地質鑛  相似文献   

5.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2):105-118
自“中國南部下三叠紀海產化石之新材料”一文發表而後,作者於最近一年中又曾鑑定湖北,湖南及雲南等省之三叠紀化石。其詳細叙述將陸續發表於中國地質學會誌中,今先將其結果作一簡報於此。  相似文献   

6.
油頁岩是煤的兄弟,二者均属于可燃性生物岩,其不同点:油頁岩一般比煤重,煤的比重普通为1.1—1.5油頁岩则为1.4—2.3。煤主要由古代高級植物沉积在沼泽地带經过长期变化分解,然后炭化为煤,而油頁岩則为古代低級动植物,如浮游藻类和浮游动植物的殘骸沉积在湖海底部,在断絕空气的条件下,通过細菌作用而分解,含氧逐漸降低含炭逐渐增高,最后变成油頁岩。  相似文献   

7.
■所自年初遷往安源,因所借葛仙寺房舍不適研究及辦公之用,乃於四月十八日起程遷囘,次日到達南昌。茲將該所近况分述如次: (一)劉辉泗王超翔二君四月二十六日出發,調查南昌進賢間地質。於進賢煤田,特加注意,並在市汉街南之堯峯嶺發見褐炭。據熊功鄉君  相似文献   

8.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0,5(Z1):21-28
(一)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在四川之分佈及其普通性質在四川赤色盆地以内,白堊紀紅色岩層分佈甚廣,北起廣元、昭化,南至雲、貴邊界,東自奉節、雲陽,西抵大渡河岸。在此東北西南之斜長方形盆地内,除於數背斜層中,有較古  相似文献   

9.
書報述評     
英人勃郎氏前供職於印度地質調查所,曾於1907-1910年間數次至滇省調查,1913、1914、1916、1922、1923各年公佈雲南地質報告八篇,1923年作有雲南省鑛產一文,旋卽退休返國。1936年又發表雲南地質報告第九篇,論保山縣柳灣  相似文献   

10.
谷德振 《地质学报》1951,(Z1):9-22,100,108
江西永豐縣南,古縣至瑤田間之梁坊橋附近,有一變形礫岩層,恰位於走向北10度東及北80度东兩逆斷層啣接處。該礫岩層中之礫石,多為扁平橢圓形,其長軸兩端逐漸尖化,外附絲澤、臘狀、光滑表皮,並有新生之雲母片及長纖維狀物質,於此光滑面上,常具深刻水平擦痕。這些變形礫石,受外力變形後,共長軸近於東西,扁平面平行於北80度東之斷層面舆附近岩層之片理。垂直變形礫石a,b,c三軸及膠結物質延長方向,分製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膠結物為灰白色雲母及許多無光性之黑色物質,呈顯著之流紋構造,內含大小不一之眼球狀石英粒等;石英礫石內之石英晶體,均具極强之波浪消光,於晶體四周,圍繞密擠再結晶之小型石英粒,而示標準磨碎構造。晶體本身含有無數極小之氣孔或包體,並作一定方向排列,而成變形紋理,平行於扭應面;在石英岩礫石內,石英粒均沿一定方向延長,並按其大小作帶狀排列。礫石內部,擁有極複雜之節理舆顯明之断層,這些事實象微着强烈的外力作用。根據弗氏旋轉台再結晶石英粒。軸及雲母底面等之統計舆分析,得知其晶體排列恆受扭應力支配。  相似文献   

11.
李承三 《地质论评》1940,5(5):439-440
民國二十八年冬,作者同葉連俊君調查雲南地質鑛產,在鹽津北約三十里之臨江溪(村名),勘察羅要溪一带煤田。晚歸時,發見厚層玄武岩(?)堆積於該溪兩侧,長距約三四百公尺  相似文献   

12.
劉紹龍 《地质论评》1957,17(3):340-346
在甘肅東部平凉、華亭一帶,零星分佈有一些煤系地層,前人認為其時代全屬於下侏羅紀,而統名之為華亭煤系。在二道溝、三道溝及太統山等地,煤系地層之上覆有巨厚紅色岩系——即所謂崆峒山系,其時代則被置於中上侏羅紀或上侏羅紀。解放後,為  相似文献   

13.
王钰  葉連俊 《地质论评》1939,4(5):323-328
附交通及地質图各一版民國二十七年十二月,著者等奉令調查川西屏山縣境内油頁岩礦。於八日乘輪離渝,十一日抵宜賓(敍府),十三日乘(?)輿沿金沙江西上,越日達屏山,舆地方當局稍事接洽,十六日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为陰山山脈之一部份,在呼和浩特、包頭之北,距京包鐵路綫約十餘華里,为東西走向之山脈,區域內之地層系統可分为以下幾種,玆自老而新約略介紹如下: (一) 太古代桑乾系變質岩,为本區最老地層,分佈於大青山之南部,山石榴子石黑雲母片麻岩、花崗片麻岩、角閃岩及石英岩等所組成。  相似文献   

15.
一、地質矿床的一般情况 長龙山鉄矿地質構造比較复杂,矿区北部为一背斜構造,本部为一倒轉背斜。長龙山鈇矿产於棲霞灰岩与黄龙灰岩之間,地表鉄矿产狀走向N70°E,傾向南60°~70°。因黄龙灰岩厚度較薄,时而尖灭,因此鉄矿亦产於棲霞灰岩与梧桐砂頁岩之間。根据过去的瓷料及推論,矿液是沿走向东西傾向南的一个逆掩断層侵入的。因此矿体的發育亦应成东西走向,向南傾斜。但根据勘探的結果,与这一理論矛盾,在00勘探線上,15号鑽孔見矿特别加厚(如圖2,全部鑽孔的佈置見圖1),而与其相隣的东部08勘探線14号鑽孔則一直在梧桐砂頁岩內鑽进,达330余公尺以上並未見矿。  相似文献   

16.
中國志留紀地層,最初德人李希霍芬在秦嶺山之南麓,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與甘肃南部,曾經一度研究。李氏復在南京附近之崙山奧陶紀石灰岩之上,發現筆石頁岩層。嗣後美人威理士調查揚子峽地質,統名巫山石灰岩以下徐家壩過渡層以上之頁岩砂岩系,曰新灘頁岩,彼等在新灘頁岩内並未採得化石,僅依其層  相似文献   

17.
盛金章 《地质科学》1959,2(9):268-269
“保安頁岩”一名系1924年謝家荣所創。当时,他把湖北东南部二迭紀及三迭紀地层分为三部分,即上部大冶石灰岩,中部炭山湾煤系,下部阳新石灰岩。后来,他又在大冶灰岩与炭山湾煤系之間发現一层頁岩,在此頁岩中所发現的化石經葛利普鑑定为Gastrioceras zitteli Gemmellaro,并将这层頁岩取名为保安頁岩。由于这层页岩在其标准地点层序不清,以致至今它的确切位置还不明了。 1937年许德佑在鄂西远安境内工作时,曾注意这层頁岩和三迭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绪言文山西南境之老君山,为滇省近年新发现钨矿产区之一,业由云南矿业公司领采。近经济部据该公司工程师徐辉之君呈称谓於老君山邻近之蛸岩,腰店及县西牛克乡之沙里底等地发  相似文献   

19.
叠锥构造是沉積岩中極有兴趣的构造之一,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缘,曾先后在魚卡及赛冷朶秀(旺朶秀)發現过叠锥構造。賽冷朶秀所見叠錐構造系產于石炭紀地层中,当地石炭纪系海陸交互相的含煤系,主要岩性为石灰岩及砂、頁岩,並含煤层:叠锥构造即產于石炭纪地层的中下部,主要岩性为石灰岩及頁岩,在頁岩中也常夾有石灰岩的凸鏡体,凸鏡体大小不一,可由几公尺到几十公尺,/而叠錐構造即產于石灰岩凸鏡体中,叠锥大小不一,但發育尚佳。  相似文献   

20.
矿床讲座     
第十二講 外生礦床(五)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的一般特性石油是可燃有机礦物之一,但它和其他可燃有机矿物(煤和油頁岩)又是有着区别的,煤和油頁岩是固体的,而石油是粘稠的油狀物質。石油的顏色是多种多样的,从白色,淺黄色,綠褐色,褐色至黑色的都有,我國老君庙油田所產的石油就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