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GPS高程拟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测量中,是目前提高高程测量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地形复杂地区,利用分区拟合方法能更加客观地表达出似大地水准面的真实状况。以绥江县城新址边坡监测为例,利用分区拟合法进行高程拟合,并将其拟合结果与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法、多面函数法、BP神经网络等经典拟合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分区拟合法在地形复杂地区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面积、地形复杂区域的GPS高程转换的精度问题,本文在对GPS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的数学模型,如平面拟合、相关平面、二次曲面、三次曲面拟合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某区域的GPS/水准试验数据,利用Mat 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平面拟合及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对于试验区域的高程拟合复精度较差,而三次曲面拟合模型的转换精度较高,能满足后续的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测量中,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程测量以其效率高、灵活性强等优势在困难环境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其关键在于精确求解高程异常。提出了一种基于EGM2008(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模型和地形变化的影响,并结合二次曲面函数来进行GPS高程拟合的方法。通过某跨海大桥工程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GPS高程拟合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内符合精度达到0.16 cm,外符合精度达到0.96 cm,能够提高GPS高程拟合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大地高转换正常高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影响多项式高程转换精度的地形、拟合模型的选择以及拟合点布局三种因素,选取西北某地区平原、丘陵和山区地形进行区域高程转换精度研究。同时,分析了三种地形条件下拟合点布局对多项式拟合模型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得到了该拟合方法在高程转换中的定量结论,可为实际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艾广山 《东北测绘》2012,(10):115-117,120
在一般的地形测量中,GPS测量已成为获得点的平面坐标的最主要的方法。但是,GPS 3维坐标中测得的大地高未能在生产实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本文在实地的地形测量中,根据已有点的高程数据和联测的GPS高程数据,采用等值线图示法和平面拟合法对测区内进行GPS高程拟合,并对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进行比较。最终认为在平坦地区等值线图示法要比平面拟合法更好些。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测量方式比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测量具有定位精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等优势,利用GPS观测得到的大地高拟合成正常高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效率。研究了二次曲面法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豫北某区域为研究区,分别作整体区域二次曲面拟合和分区二次曲面拟合,并进行精度分析,结论如下:通过提高GPS测量的大地高精度和选用高精度的联测水准点,能够有效提高拟合后的高程精度;测区面积较大和测区地形起伏较大时,采用分区拟合高程的精度相对于整体区域拟合的精度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风力发电场场址测量中,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差,但在实际应用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的是正常高高程系统,因此,需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针对面积较大或地形变化比较复杂的GPS测区,灵活运用GPS高程拟合的方法和GPS水准方法进行施测,可以提高拟合精度,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GPS技术测量点的平面位置可获得较高精度,但不能直接得到地面点的正常高,只能得到大地高。作者探讨了GPS高程拟合的精度与起算点的分布、整体拟合和分区拟合方法的选择、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分析等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通过铁岭县C级GPS网的高程拟合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廖俊州  赵仁君 《北京测绘》2021,35(2):152-156
作为GNSS静态测量转换至水准成果的重要参数,高程异常参数的区域求解尤为关键.本文从分区拟合方面入手,通过平面拟合处理判断区域拟合中低精度控制点,以此为依据进行分区拟合.通过多项式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多面函数拟合法进行拟合计算,实验证明,以平面拟合中误差为依据的多面函数分区方案能够在两个区域中分别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最小残差中误差分别为0.009和0.01 m,可以作为分区拟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GNSS高程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地形密度横向变化的问题,该文给出了顾及地形横向密度变化的GNSS高程转换方法。采用经典棱柱体空间积分对剩余地形模型进行建模来填补重力场模型中所遗漏的高频信息,并利用二次曲面法对残余高程异常进行拟合,较好地提升了高程转换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仅由重力场模型解算的高程异常相比,考虑剩余地形高程异常后,GNSS高程转换的精度整体提升了约0.4 cm;考虑地形横向密度变化后,GNSS高程转换的精度整体进一步提升了约0.1 cm;利用二次曲面拟合法对所有模型残余高程异常进行计算的结果显示,顾及地形密度横向变化后的GNSS高程转换方法给出结果最优,达到了3.4 cm。  相似文献   

11.
邵阳市区域尺度GPS高程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工程测量中GPS大地高代替水准正常高的问题,该文根据邵阳市实测GPS、水准数据,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得到了该地区高程拟合参数。通过正常高与拟合高程进行比较,最大拟合残差为3.9cm,最小为0cm,高程异常模型拟合中误差为1.85cm,证明了该区域GPS高程拟合参数可以满足工程建设中大地高代替正常高的要求。根据GPS高程拟合参数得到的邵阳市辖区及周边地区高程异常曲面具有由西北至东南递减且变化梯度逐渐递减的特征,该区域最大高程异常15.65m,最小高程异常14.75m。  相似文献   

12.
EGM2008重力场模型在RTK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GPS测量得到的是WGS-84高程,而我国采用正常高系统,使用RTK高程必须进行高程拟合,需要均匀分布测区且数量足够的GPS/水准已知点。在我国大陆,EGM2008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总体精度为20cm,提出了将EGM2008模型应用于RTK高程测量的方法,根据实际应用检核结果,RTK单点校正即可达到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3.
GPS水准主要根据测区内若干基准点上的高程异常构建曲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由GPS测出基准点的大地高即可求出该点的正常高。本文主要研究一片小区域且较为平坦,应用最小二乘和总体最小二乘对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和三次曲面拟合法进行探讨,并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用Cshape语言实现高程拟合的过程。结果显示,三次曲面拟合法的总体最小二乘相比于其他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GPS点水准联测数据,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值;最后通过对GPS拟合高程与水准测量高程的精度对比分析,论述了等级网GPS高程拟合在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从GPS高程测量应用问题入手,简述了GPS高程拟合的原理,介绍了曲面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拟合法和基于kriging统计的移动曲面法3种高程拟合方法,并通过某地区GPS/水准点数据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跨海桥梁高程基准传递的技术难题,该文阐述了GPS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程拟合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总结出了GPS高程拟合的技术要点及提高拟合精度的措施。提出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曲面的跨海桥梁工程GPS高程拟合方法,利用港珠澳大桥工程区域内的21个高精度GPS水准点建立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并用另外7个点进行检核。结果显示:模型的内符合精度为±8.7mm,外符合精度为±12.4mm,2个海中测量平台控制点的拟合高程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GPS高程拟合过程中GPS基线观测量和水准高程观测量含有误差且残差中误差不相同的情况,在整体最小二乘(TLS)基础上引入比例因子λ来确定残差中误差的大小,即比例整体最小二乘(STLS)。实例计算表明,STLS比TLS和LS能够得到更好的估计参数,高程异常值拟合精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孙杰 《东北测绘》2014,(1):163-164,167
随着GPS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GPS高程拟合方法的选择、模型的建立,对提高GPS高程拟合的精度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XX矿区GPS高程的粗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建立适合矿区实际的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满足矿区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