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小型无人机非量测型影像进行大比例尺测绘成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无人机快速高效、影像清晰的特点,少量外业控制点参与,在CASS软件下获取大比例尺数字图是一个有效方案。结合PCI软件有理多项式的解算方法,检测非量测型无人机影像所制作的正射影像和测图成果精度。实践证明,此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符合规范要求的测图成果。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航摄像控点布设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小争  杨波  冯晓敏 《测绘通报》2012,(Z1):268-271
无人机航空摄影是一种新型的低空遥感影像获取方式,其中像控点布设是无人机正射影像制作的重要环节。以无人机航摄影像处理为例,通过对像控点不同布设方法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进行探讨和精度分析,总结出能够满足1∶1000和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精度要求的像控点合理的布设方法。从而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无人机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整体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雪域自动测绘中的应用,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完成正射影像中的雪域边界识别,区分无雪面域和雪覆盖面域。本文以JD项目中Riz、Piz-E、Piz-W三个实验区块为例,运用无人机在连续积雪和斑块积雪两种情况下进行了现场测绘实验。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与红-绿-蓝(RGB)影像、近红外-红-绿(NIRRG)影像、近红外-绿-蓝(NIRGB)影像分别对比分析,证实了在红、绿、蓝波段下均可以完成无人机航测影像雪域识别任务,也进一步说明了在任意波段下无人机均能完成雪域自动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遥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性强、操作简便、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基础地理信息快速更新的重要手段。探讨了Wingtra无人机系统在基础测绘更新中的控制点布置和影像获取方法,分析了无人机影像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基础测绘更新中正射影像制作方法,并利用实地检查点对所制作正射影像的几何精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无人机遥感制作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在几何精度上满足基础测绘快速更新的需要,可大大提高基础测绘更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惠州市惠东县1∶1 000地形图测绘项目为例,利用无人机获取高精度正射影像图,结合外业像控点,采用INPHO软件完成空三加密,通过影像自动匹配和人工干预编辑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最后生成数字正射影像(DOM);将DOM与测绘成果图进行叠加分析,快速精准地判读出地形图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验数据验证无人机技术在1∶1 000大面积地形图测量成果检查验收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1∶1 000地形图成果质量检查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WorldView遥感影像的纠正、融合、直方图拉伸、采集等处理,获得了海域内暗礁的空间位置及其数字正射影像,并根据相关资料及外业调绘数据,录入暗礁属性信息,建立暗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暗礁的识别定位。  相似文献   

7.
低空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人机的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正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特殊性,其后续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以实际完成的无人机影像处理项目为例,就无人机影像后续处理的技术方法、流程及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并对处理后获取数字正射影像成果精度进行分析,阐述了基于无人机的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正无人机航测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测绘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无人机以其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在面积较小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任务(10~100 km2)中,可轻松获取测区的影像数据,既能减轻外业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成果精度。但对于某些作业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或利用RTK无法采集到符合精度的像控点坐标的区域,布设采集像控点就成为航飞作业中的难点问题。UX5 HP是天宝公司在上一代无人机——UX5无人机的基础上,于2015年推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运工程测绘地区地物种类繁多、分布散乱、地形复杂等问题,利用无人机技术快速获取测区高分辨率航摄像片,通过影像匹配、纠正等技术获得正射影像图,与测绘成果图匹配叠加后,在室内完成测绘成果外业质量检查工作。通过实地验证,该技术效率高、成本低、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低空遥感摄影是获取地理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凭借其机动灵活、高效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无人机获取低空遥感影像的方式,具备了其他影像获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根据正射影像成果质量要求,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正射影像质量控制的环节和关键要素,建立了较为全面、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了无人机遥感影像质量评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数据获取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果丰富多样等优势,逐步应用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2020年6月18日阿娘寨滑坡复活后,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应急调查。首先,通过检查点验证了无人机免像控摄影测量技术的可行性,总结性研究了无人机影像数据快速拼接和全面处理的软件选取,生成了调查区三维实景模型、数字表面模型(DSM)、正射影像(DOM)及密集点云等基础数据;最后对基础数据处理分析,完成了滑坡地形快速测绘、滑坡特征调查等工作,并对多期次的高精度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进行差分计算,识别了滑坡形变较大的区域,定量表征了滑坡的形变特征,为监测仪器的选位提供了指导。滑坡体上GNSS监测的最大累计形变可达16m,将现场布设的专业监测设备的数据接入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中,有效保证了灾害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严慧敏 《测绘通报》2020,(1):115-11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水利测绘已经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测绘行业推进了信息化测绘进程。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测绘领域在山区遇到的问题。固定翼无人机能及时获取地面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捕获裸露地面的平面和高程,但是无法获取植被覆盖下的地表高程信息,因此,本文通过机载激光雷达获取植被覆盖下的LiDAR点云数据;将二者数据相结合,再通过EPS软件生成三维地表模型,可以快速获取任何测区地物和地形数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外业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方法在三维建模和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前景,文中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外业数据获取,探讨了影像数据的匹配、正射影像纠正以及平差等处理的关键问题并进行总结,详细地介绍了无人机用于倾斜摄影测量的现状及其优越性,对目前倾斜摄影测量精度、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描述,通过本文可以快速地了解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并为三维建模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新方法,展现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巨大潜力。但国内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仍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同时还存在一些因素限制其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调查底图制作的实例应用,论述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像控点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正射影像图和地块分布图的制作等几方面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增城区北部派潭镇的农村承包土地为试点,探索无人机影像底图的获取、处理、调查及对地块分布图的制作方法,为相关部门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构成和技术指标,论述影像数据的获取、影像匀色与裁边、重叠度计算、拼接全景影像图、生成正射影像等处理分析方法,并针对地震灾区重建数据获取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能解决多云雾地区遥感影像资料获取困难的问题,在大比例尺测图、三维景观重建、土地利用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因涉及范围广、频率高,亟须采取相应的数字化手段为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技术特点,可为"两违"执法工作提供实时详尽的高分辨工作底图,加以遥感处理分析,可以达到对监控区域"两违"变化多时相监测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套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集成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测技术,从多源影像获取、多源数字正射影像工作底图制作、"两违"疑似图斑提取与建库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两违"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辅助城市规划监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倾斜摄影像控布点方案研究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吴昊  孟将 《测绘通报》2021,(5):102-105,110
随着无人机装备及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测绘行业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当前自然资源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三维“一张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因其方便灵活、操作简单得到迅猛发展。但无人机数据普遍存在高程精度低等问题,后续需要大量控制点改善精度。而现有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已不能适应无人机作业要求。因此,本文在兼顾效率及成果精度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像控布设方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遥感系统空三精度及三维实景模型成果产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试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受限于地形、天气等外界条件,不能快速全面地获取灾害的详细信息,而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强、时效性高和不受复杂地形影响等特点,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6·24”新磨村滑坡和“10·11”白格滑坡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数据获取及处理流程,重点介绍了无人机获取的数字地形产品在地质灾害精确描述、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现场影像采集和遥感成果处理及应用方案,为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分析研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科学有效地保证了现场施工救援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人机已成为空间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可作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有益补充。但无人机数据量大、姿态稳定性差、排列不规则等缺点给快速处理带来较大难题。本文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中的增量平差技术,借助初始POS实现无人机影像的快速实时处理,并利用GPU技术对平差后影像进行实时纠正和虚拟镶嵌展示。试验表明,增量平差和实时纠正镶嵌技术能大大缩短影像处理时间,可满足灾害应急响应时对影像进行实时处理、快速获取现场灾情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曾宇  苏晓斌 《测绘通报》2018,(2):142-147
DOM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基础底图,但在制作ADS正射影像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如何快速有效地编辑出高精度的DEM,DEM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正射影像效果。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立体下通过人工编辑特征点、线、面,优点是精度高,缺点是编辑效率低、周期长,投入人力物力大。本文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在华浩超算平台上利用地理国情基础数据辅助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高精度的ADS正射影像的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符合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