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气象纸质表格历史资料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很重要的历史保留意义。数字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纸质原始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和提供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纸质表格扫描成像”+“图像碎片化处理”+“众筹识别”的快速数字化方法及系统,利用气象大数据资源,应用DBnet模型、DSCC算法等技术对纸质气象表格扫描图像进行图像碎片处理;通过用户的登录行为实现“众筹录入”,完成气象纸质表格资料的数字化档案工作。经验证,快速数字化系统的一录正确率约为99.7%,高于传统数字化人工键入的一录正确率(95.6%);录入时效比传统数字化提高了22.2%。该系统保证了数据正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气象纸质表格资料快速形成数字档案的目标,也为数字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冠疫情导致传统数字化人工聚集工作模式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实现气象档案数字化是对纸质气象历史档案拯救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广西气象档案数字化现状介绍.通过对广西气象灾害历史资料数字化项目技术的分析,总结历史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管理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3.
林莉  冯瑞萍  张智  罗琳 《山东气象》2012,32(2):64-66
通过对宁夏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建设委托数字化处理存在的优势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处理委托业务质量的措施,应加强委托业务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定数字化处理标准和流程,加强数字化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委托业务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江西气象科技档案的现状引出气象探测记录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介绍了气象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安全隐患,说明了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角度两个方面确保气象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处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对如何加强数字化处理过程中确保纸质气象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如确定数字化处理的范围、制定数字化方案、制定工作责任制、强化档案流向登记、选定专用场所、强化数字化保密意识等,以期更好的开展纸质气象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具体分析了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气象档案的利用、查询等工作的开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档案数字化的角度,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组织的成套性、内容及软件的专业性、数据修改的动态性、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气象信息的可操作性、寿命不如纸质档案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气象记录电子文件的归档和保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档案数字化的角度,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组织的成套性、内容及软件的专业性、数据修改的动态性、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气象信息的可操作性、寿命不如纸质档案7个方面的特点和气象记录电子文件的归档和保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气象记录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档案保护和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增祥 《气象科技》2001,29(2):61-64
该文简要介绍了气象档案工作的历史及档案的保护技术等问题,并对气象档案的保护和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亦夏 《浙江气象》2009,30(3):32-35
随着气象网络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已十分必要。文中主要以温州气象局当前档案情况和现有的网络基础,提出了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彩色扫描图形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降水自记纸图形的数字化处理是对气象历史档案拯救技术的有效探索。该文从降水自记纸扫描图形的数字化精度分析和彩色扫描的优势特征分析出发,重点研究分析了存储方式、降水曲线彩色表征区分技术和降水自记纸扫描图形数字化数据处理技术,用以为其它图形数字化处理提供一种技术思路和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气象观测记录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增祥 《气象》2005,31(1):82-85
综合有关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的史料文献和档案资料,对中国近代气象观测记录的存档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初步的论述和分析,对保护和开发利用近代历史气象资料、提供数据共享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依托风云卫星工程,对多批次工程建设采取统一设计、滚动开发、分批扩展的方法,建成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系统架构于多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应用可配置的动态加载容器和多机作业负载均衡并发处理技术将集群构建为高扩展性、高可用、高效率的业务系统。对Internet的全集数据共享技术、分布式时空一体化数据库存储技术、基于WebGIS的全球卫星影像发布技术、可视化处理与显示技术、三维地球影像发布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数据共享服务方式,提高了数据下载效率。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存档国内外21颗气象卫星801类共1150 TB数据,为24258个注册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亦可通过配置扩展,适应未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数据存档与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论述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构成、存储数据的编目组织、应用软件的逻辑关联结构、层次框架结构及组织结构,介绍了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和流程图,对存档系统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纸质记录曲线的识别和数字化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对气象档案馆保存的气象纸质曲线资料数字化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并构建了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处理阶段: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图像预处理、自记曲线的分割、曲线的跟踪和识别。其中, 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应用TWAIN (Toolkit Without An Interesting Name, 无注名工具包协议) 标准来设计, 对记录曲线的跟踪识别, 该文提出的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分段线性插值算法, 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琚玲 《气象》2003,29(4):19-23
气象信息存储检索系统是将实时气象资料和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由于数据量大,不可能都放在存取速度快但价格较高的磁盘上,因此必须将数据根据其访问频率分别存储在一级磁盘、二级自动磁带库和三级脱机磁带上,并结合使用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迁移软件和存档软件对分布在各级存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管理。但由于这些软件之间存在的不衔接,不能对三级存储没备上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也带来了用户检索界面不统一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基于商用数据库技术的磁盘磁带数据的统一检索界面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统一检索界面的解决方案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晋华  李亚军 《山西气象》2001,(1):53-54,57
随着社会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各门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为了适应新形势对气象档案服务的要求,档案人员必 扩大视野,改变单一的查找借阅利用方式,变等待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一般服务为优质服务,变应时服务为超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贺清亮  王晋华 《山西气象》2000,(4):46-47,54
本文结合山西省气象档案利用状况,详细分析了气象档案利用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提高气象档案的利用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对开发气象档案的利用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农业气象测报工作基数统计系统(AgMOBase)的框架、数据库、功能模块设计与业务应用情况。AgMOBase系统是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AgMODOS)配套的业务软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与模块化结构技术开发,由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组成4层架构结构。系统已在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业务应用,实现气象部门开展的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和软件应用质量考核所规定的日常工作基数统计工作,提供个人和台站的月份/年度详细的基数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