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活动的星球。地球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奋斗和发展的历史。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建设地球的同时,也无情地破坏、污染和摧残了她。时至今日,地球到处展示着人类伟大辉煌的业迹;同时不少地方也被人类糟踏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甚至是面貌全非,而人类自身也受到无情地惩罚,甚至生存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陨星撞击地球将是21世纪的研究热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对陨星撞击的研究,始于1609年,当时伽利略凭望远镜对月球表面环形“斑点”的观察,提出月坑陨击成因的科学见解。1906年,D.M.巴林格成功地论证了地球上第一个陨星撞击构造——美国亚里桑那州梅蒂尔(Meteor)陨击坑。嗣后,据原苏联和美国宇宙飞行探测所取得的丰富资料,特别是1969年人类首次踏足月球以来,认为陨星撞击作用是太阳系各星球上已知最基本的“地质”作用,所有星球都遭受过陨星的撞击,地球也绝不例外。从此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3.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给人类生活提供许多必需的物质资料,同时它的某些自然现象又给人类带来灾害。因此,人们对这个与他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星球,总想了解它,认识它。我们的祖先在很早时期就曾企图解释地球,因而产生了种种臆说和推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的需要,人们对地球认识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发现了某  相似文献   

4.
许杰 《地质论评》1959,19(10):435-438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给人类生活提供许多必需的物质资料,同时它的某些自然现象又给人类带来灾害。因此,人们对这个与他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星球,总想了解它,认识它。我们的祖先在很早时期就曾企图解释地球,因而产生了种种臆说和推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的需要,人们对地球认识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发现了某些地质现象互为条件及互相依存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給人类生活提供許多必需的物質資料,同时它的某些自然現象又給人类带来灾害。因此,人們对这个与他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星球,总想了解它,認識它。我們的祖先在很早时期就曾企图解释地球,因而产生了种种臆說和推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的需要,和人們对地球認識的范围的扩大,就发現某些地质現象有着互为条件及互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述 地球是作为一员星球在银河系中运动和发展的。因而,它的形成和演化是应服从于一般星球形成和演化规律的。特别是与地球相邻近,而且特征也相近的星球,在形成和演化方面应有更多共同特点。 比较法是认识、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事物是从与其他事物比较中反映出它的特性和共性的,在现在科学水平上,能与地球相比较的天体在亿万星球中还是极少数,我们将这些与地球相邻近,而特征又近似的天体称类地天体。  相似文献   

7.
刘嘉麒  张斌  孙智浩  叶张煌 《地质学报》2022,96(5):1582-1598
在已知的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中几乎都发现有火山。火山作用贯穿于地球及其他星球的整个时空,在它们形成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星球的灵魂。地球系统科学和深空、深地、深海探测是当今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这些重大基础理论和战略需求的研究都离不开火山,无论是上天、入地、下海都要面对火山。火山是探索深地、深海的窗口,是通往宇宙的桥梁。目前人类能探知的地下深度仅约12 km,且只有一个点,而火山却能把数十千米,乃至几百千米深的物质带到地表,覆盖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大部分表面,这些火山产物是反演星球内部物质组成、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抓手,对揭示行星差异演化和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火山作用对气候、环境、资源、生物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是构建地球系统科学的天然纽带,加强火山研究是大科学需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地球     
程捷 《城市地质》2000,12(3):28-33
在这繁花似锦、浩瀚无边的宇宙中 ,漂移着一颗璀璨的星球。你说她美丽无比 ,是宇宙中的一颗明珠 ,这并不过奖。因为她拥有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绿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原 ,还有充满生机、活泼可爱的动物 ,以及高度发达、极其智慧的人类。在我们现今所了解到的宇宙中 ,还没有发现另一颗星球拥有这些景象。这颗美丽而灿烂的星球就是我们与之日夜想伴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宇宙之大和时间之久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今所了解的宇宙至少存在 1 50亿年之久了 ,空间达 2 0 0亿光年。如果把地球与宇宙比较的话 ,光穿过…  相似文献   

9.
地质旋回地球经历了4.5Ga的历史,地表上和近地表的物质已经过众多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等过程的改造、保存和破坏。我们的星球除了早期之外,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地球物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用图3.1的地质旋回来表示。地质旋回包括两个亚旋回,即构造旋回和水文旋回。水循环是指水通过降水和蒸发,河流径流及地下水流,从海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系列科普读物"编委会策划的其中一书《地球与环境》,2012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林景星和施倪承编著含33万字、740余幅插图的科普书,是目前难得一见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阐释了地球的发生、发展和成长史,用通俗的文字、简明的插图勾画了地学科技界几百年对地球探索所获的地学成果。这些成果,深远的影响了200年来地球上人类快速迈进现代化。现代化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质量在迅速提高,同时也明显极大影响了美丽的蓝色星球的演变。第四纪,地球经历太多的重大改变。如,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新构造造山运动与地质风化作用联合  相似文献   

11.
NASA固体地球科学未来25年研究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十年,地球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认识到,要把地球作为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和相互联系的星球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十分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来自每个组成部分的力量持续地驱动其它组成部分的响应。响应固体地球、大气圈、海洋、水圈、生物圈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及地球内部的过程,地球表面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地震、火山喷发、破坏性洪水、滑坡和其它自然灾害,认识地球表面的这些变化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挑战。固体地球科学的根本目标是评估和减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为了迎接这…  相似文献   

12.
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的发展战略正在发生根本性地转变,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代替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讨论了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在现代地球系统演变过程中,全球环境是基础,人类圈为主导;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协调人类圈和全球环境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过去天文界对宇宙星球的研究,几乎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地球以外星球的分布位置、大小、物质成分、物质密度、物质状态、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产生时代等一般的特点上,而对过去已发现的星球,在宇宙空间上分布所组成形态面貌出现的特点,还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宇宙的形态面貌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本文以天文界过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宇宙星球空间上的组成形态面貌及宇宙星球出现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推论:组成宇宙空间上星球的层次和数量是无限的;它们随着层次的增高,体积也越来越大,甚至是无限的;宇宙星球组成形态面貌出现的基本特点是呈一个类似于无限大椭圆形的铁饼状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种类的增多以及精度的提高、宇宙飞船的成功),宇宙间上的研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及推论,只是想引起人们对宇宙空间进行广泛的研究,以促进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的地质活动的激烈程度在九大行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15.
吴凤鸣 《吉林地质》2001,20(4):4-6,32
面对资源、环境、人口、地质灾害等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严峻危机,需要我们掌握地球内部的客观规律,不断更新和寻找地球科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掌握地球科学发展趋势,以协调好人与自然、人地关系及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6.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及地球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揭示全球或大的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应。地球的电磁场,重力场,地热场,放射性辐射强度场,地震和某些空间地球物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们对地球上的人类或生物体的神经系统活动,疾病,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已发展到有可能对地球物理环境形成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的有些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7月 10~ 13日世界各国的全球变化科学家聚集阿姆斯特丹 ,参加了题为“一个变化地球的挑战”的科学讨论会。会议期间 ,各国科学家介绍了他们各自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听取了同行们的经验介绍 ,并对地球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讨论。而IGBP核心计划的研究执行情况是与会科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每一个核心计划与地球系统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加深对人类星球生命支持系统和变化发生机理的认识 ,应该是每位从事全球变化的科学家应该思考的问题。IGBP核心计划覆盖了地球系统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陆地、海洋、大气、河流和海岸…  相似文献   

18.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及地球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揭示全球或大地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应。地球的电磁场,重力场,地热场,放射性辐射强度场,地震和某些空间地球物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们对地球上的人类或生物的神经系统活动,疾病,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已发展到有可能对地球物理环境形成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  相似文献   

19.
陈之荣 《第四纪研究》2006,26(5):872-878
文章讨论了人类圈、智慧圈、人类世及其关系。作为独立地球圈层的人类圈是以人类为自然实体的地球圈层,它是由需求圈、技术圈和思维圈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研究拓宽和加深了人们对地球以及地球科学概念的理解,对推动人地关系的协同共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智慧圈强调智力在现代地球演变中的巨大作用,这是重要的,但狭义智慧圈只是人类圈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广义智慧圈则是人类地球的一种可能的未来状态。人类世强调人类在地质和生态中的核心作用,这也是重要的,但作为新的地质时代,它是否能在科学上站得住脚,还需要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11-411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纪念《地球科学进展》创刊十周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利用地球的一切资源,既要认识地球,也要保护地球。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对地球的依赖性。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等都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