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同时存在激电和电磁效应时,频谱激电法的异常性质.指出了低阻和高阻极化体上激电和电磁响应的空间分布形态和频率特性.验证了按两个柯尔- 柯尔模型的组合反演视复电阻率频谱,分离激电和电磁效应的合理性.并利用这种方法反演理论频谱的结果,讨论了激电视频谱参数的异常性态.文中还讨论了覆盖层和非各向同性对频谱激电法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激电法理论、国内外二十多年的应用经验和方法近十来年的新进展,总结出激电法的三大优点:1.能寻找各种结构的金属矿;2.干扰因素较少且有可能识别和去除;3.具有较大的探测深度和克服低阻覆盖层影响的能力.文章简述了频域激电法近十来年的几项重大进展:1.相位激电法的广泛应用;2.多频激电测量去耦技术的发展;3.谱激电法的提出及其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新成就;4.视复电阻率近似公式的发展和面极化体视复电阻率物理模拟不可行性的提出.文章根据激电法的优点、方法的新进展又潜力认为,在寻找深埋金属矿的普查和详查阶段,它可以而且必须作为一种主要电法勘探方法投入使用.但是,应当改变我国以时域纵向中梯装置激电测量为主的传统工作方法与技术.普查时应主要投入频域偶极装置激电法.对发现的激电异常可应用谱激电法识别其性质.在对有意义的异常进行详查时可视情况选用普通的激电法.文章认为,频域激电法今后应着重研究以下五个方面问题:1.岩(矿)石低频特性;2.谱激电法的方法理论;3.视复电阻率的数值模拟;4.视复电阻率谱的自动反演;5.用面极化体进行视复电阻率物理模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书民 《物探与化探》2004,28(4):317-319
利用复电阻率柯尔—柯尔模型得出的激电相位与极化率的关系表达式,计算并绘制了相位随极化率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激电相位随极化率的变化曲线特征分析,总结出了其近似关系,提出了激电相位近似的解释方法,并取得了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铜矿某工区激发极化法三极测深及其三维反演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单描述了时域激电法原理、技术和测区地质概况及岩(矿)石电性特征.单极-偶极装置测深电阻率和充电率二维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地圈定电性体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点,依据二维测深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得电阻率和充电率异常曲线图,推测了不同深度范围内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极化体空间分布位置和走向,钻探验证见铜矿化于划分的激电异常带,激电二维测深及其数据三维反演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激电参数正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有限单元法模拟频率域激电法中的重要参数幅频率Fs和相频率Фs,研究Fs、Фs在三维地电条件下的激电响应特征。首先,在有限元方法中,使用六面体和四面体相结合的剖分单元,对大地模型进行离散,通过计算不同频率下的Cole—Cole模型复电阻率响应,替换模型中的体极化模型,最后模拟得到了频率域激电法中的主要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程序简便、准确,也证明了相频率参数可作为一种有效区分时间常数不同的极化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单元法和Cole-Cole模型对伪随机激电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伪随机激电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在忽略电磁效应的情况下,给出电场的边值问题和变分方程,将模型中大地和极化异常体的电阻率用Cole-Cole模型的参数替换,通过解方程最后得到模型节点上的复电位值。通过改变地电模型的参数,得到了不同参数下幅频率的模型相应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表明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伪随机激电法中的参数是正确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时域激电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当今主流的时域激电仪可以采集到蕴涵频谱信息的多时窗视充电率,然而,其资料解释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只利用了视电阻率和某一时窗的视充电率,其他数据则遭到弃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本文从点源二维直流电场的边值问题和视充电率的采集方式出发,采用等效电阻率方法,推导出Cole-Cole地质模型的多时窗2D视充电率的正演计算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2D视频谱参数的正演。算例表明,由时域激电数据中提取出频谱参数信息是可行的,频谱参数的运用可以提高时域激电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王恒  李桐林  陈汉波  王月 《世界地质》2018,37(4):1226-1230
通常情况下地下岩矿石在通电的情况下,不仅表现出电磁效应,还表现出激电效应,在激电效应强烈的地区两者难以分离。笔者通过对均匀半空间中两种极化体的正演模拟,分析Cole--Cole模型参数对极化体的影响规律。模型正演结果表明:激电效应的存在会使视电阻率值增大,不同激电参数对视电阻率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极化率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最大;极化率越大,视电阻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红花沟金矿位于内蒙台背斜内三级构造云雾山隆起的东北端.隆起北以深断裂与地槽相接;南以大断裂与坳陷分界.窿起、坳陷及深大断裂均呈北东向延展.区内各矿点均产于太古界变质岩中. 三年来,在该区用MK-3型时域激电仪进行了电阻率和激电测量,得到许多异常和异常带.由于矿脉小、浮土厚,工作结果只能圈定与矿脉赋存有关的强烈花岗岩化地带和斜长角闪岩地带.在这些地段,电阻率异常宽,阻值不大;激电异常变化也是宽而低缓.据此难以准确圈定矿脉的空间位置. MK-3是由加拿大进口的一种时域激电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单元法和Cole-Cole模型对双频激电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双频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在忽略电磁效应的情况下,给出了电场的边值问题和变分方程,将模型中大地和极化异常体的电阻率用Cole-Cole模型的参数替换,通过解方程,最后得到模型节点上的复电位值。通过改变地电模型的参数,得到了在不同参数下视幅频率和绝对相位的响应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11.
依据提供的物性参数的不同,广泛应用于找水工作的电法手段可分为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两大类,其中电阻率法提供电阻率参数,主要解决与赋水有关的构造问题(如赋水层位或断裂构造)。方法上有常规电法、电磁法,可根据地区赋水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极化法则利用含水层的激发极化效应进一步确定目标层位或构造的赋水性。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相互配合,在找水工作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大功率激电在寻找隐伏硫化物金属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在云南保山西邑大型隐伏铅锌矿床开展时间域大功率激电找矿工作发现,在干旱季节,覆盖层产生高阻屏蔽现象,直接影响激电工作数据质量和找矿效果。本文通过不同时间段大功率激电数据采集结果,结合激发极化方法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阐明了季节因素对覆盖层接地电阻的影响,进而影响激电找矿效果,并由此提出了合理部署激电勘查工作时间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激电找矿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电阻率反演的基础上,运用等效电阻率进行激发极化法测深曲线的反演.通过对线性反演法、精确形式法、非线性反演法三种极化率反演方法的计算与分析,编制程序对水平层状模型进行反演,对比其在耗费时间和反演效果等方面的差别,认为非线性反演是理论上最好的方法,而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线性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勋祥  张发明 《贵州地质》2009,26(2):141-144
介绍了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大路村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寻找地下水的应用及其钻探验证情况,说明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含水构造的位置、形态,以及应用激电参数判别地下水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方法对垃圾填埋场探测的有效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在河北省某市两处不同类型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上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高精度磁测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进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实测资料,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岩土物性特征,通过分析对比,指出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圈定和监测垃圾填埋场的污染范围和扩散趋势等方面的作用和能力。实验证明,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检测中,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均有一定的效果。除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外,激发极化法在监测垃圾的污染范围和污染趋势、圈定污染程度方面,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小型脉状金矿的地质及激发极化异常特征,通过已知脉状金矿体的实例,说明寻找隐伏金矿时,要注意研究低缓的,幅度较小但稳定连续的异常,这些激发极化异常有可能是小型脉状金矿体的反映。由于成矿条件的限制,在金属硫化物含量不同的情况下,矿体可以表现为低阻高极化体,也可能表现为高阻高极化体。电阻率法受地形影响大,不易分辨小型脉状体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和解释的参考信息,而激发极化法受地形影响小,是寻找含硫化物的小型脉状金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Geoelectrical resistivity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in addressing a wide range of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geotechnical problems. This is due to their effectiveness in near-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uite of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s (VESs) was integrated with 2D geo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imaging to characterize the near-surface and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aquifer in a sedimentary terrain. The geophysical survey was conducted as part of preliminary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resource in Iyana-Iyesi and Canaan Land area of Ota, southwestern Nigeria. A high-yield confined sandy aquifer overlain by a low-yield aquitard was delineated; overlying the aquitard is a very resistive and thick layer that is predominantly composed of kaolinitic swelling clay intercalated with phosphate mineral.  相似文献   

18.
直流激发极化法,计算视电阻率的一次场采集于供电方波的末端时间,从而包含了被激发形成的二次场。在高极化率地质体上,得到的视电阻率将削弱其低阻特性或放大高阻特性。为此,建议在野外工作中,应对所采集的一次场作适当的处理后,再计算视电阻率,以降低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电法系统(SUPER STING R8 IP)观测可以同时得到电阻率与极化率的数据.根据电阻率异常对隐伏构造、地质体的产状规模进行推断,根据视极化率异常对隐伏矿体的特征及赋存位置与构造的关系进行推断,利用其结果可进行异常圈定,为进一步勘查指明方向.同时在森林覆盖区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植被破坏,解决环境保护与区域矿产勘查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Cole-Cole模型的频谱参数可以用于区分引起激电异常的极化体和寻找深部矿(化)体,因野外工作效率低,在勘探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的时域激电仪器可以观测反映二次极化电位衰减的多个时段的视充电率数据,根据频谱激电和时间域激电可以相互转换的理论,提出一种由时域激电数据提取出Cole-Cole模型参数方法,可得到4个频谱参数:视充电率Ms、视频率相关系数cs、视时间常数τs和视电阻率ρs。在江西某矿区激电中梯测量中,运用该方法推测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并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