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展开,公路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渐突出,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依据,从公路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并考虑环境保护工程带来的正面效应,兼顾环保工程建设费用,探索建立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其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1)
运行期间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于风电场建设时期。风电场建设带来的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风电场建设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希望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控及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和21世纪石油天燃气资源接续区,但是目前在油气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已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油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油气田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对新疆脆弱的干旱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中管线及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更大,除工程建设加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外,油田公路和管道伴行公路的建设,使更多的人群进入干旱荒漠区腹地,采樵、偷猎和旅游,加重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当前,各建设部门在油气田正式开发过程中,已逐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工程建设的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化给河流水带来的污染和危害,以长春市伊通河为例,分析了市区段河流水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且为城市化的河流生态环境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使得岩溶地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将成为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在文中结合岩溶地区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GIS技术,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既指导了岩溶地区的公路建设.也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以峨眉山市矿山情况为例,分析了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同时,以峨眉山市8个矿山为例,探讨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我们知道,矿业开发势必改变地表环境。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石矿的不合理开采,可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应:一是破坏植被和景观,损害矿区原有生态系统;二是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三是安全隐患多;四是破坏和侵占土地等。  相似文献   

8.
张万涛  倪建华  施小平 《安徽地质》2005,15(1):54-55,40
低矮山区的二级公路两侧常常发生小规模滑坡和崩塌.造成水土和植被流失,同时破坏生态环境景观,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资金限制,所以这类滑坡治理和生态恢复都非常不易,本文从分析小型滑坡类型出发,结合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经验,提出治理二级公路小型滑坡及生态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海东  王润宁 《地下水》2012,(3):128-129
近年来,随着榆林能源开发活动的急剧增加,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固体废弃物占地等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公路建设在给当地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煤炭资源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又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视角出发,从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分析阐述了煤炭矿区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与影响,建立了矿区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并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分类和煤炭矿区建设生产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山的开采对舟山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破坏了原有山体的生态环境,使得原来完整的山体遍体鳞伤。在城市主要公路及大桥沿线的可视范围内积累了较多的废弃矿山,对周围的地表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闭矿后遗留大量的危石、险石,存在崩塌、失稳等地质隐患。另外大量的无序堆放的矿渣、生活及建筑垃圾等,有碍生态环境的整洁甚至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由于“大陆连岛大桥”项目的实施,这些废弃矿山成为了大桥沿线风景里面的一个个伤疤,严重影响了我市形象和“生态市”的建设,因此对这些矿山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 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 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 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 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并流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部位,新构造运动强烈,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地势陡峻,地质环境异常脆弱,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区内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人资源极为丰富,是西部大开发中极有前景的地域,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护三江并流带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在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该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对策。本针对该区新构造运动发育、岩石强烈破碎的特点,分析在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给区域环境地质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处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 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 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 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 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水平红层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程强  周永江  黄绍槟 《岩土力学》2004,25(8):1311-1314
通过对四川盆地近水平红层公路建设中路堑边坡开挖病害的调查分析,归纳出近水平红层边坡开挖引起的主要变形破坏型式是堆积层滑坡、顺层座滑型滑坡、边坡拉裂变形、边坡岩体倾倒破坏,总结了近水平红层边坡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提出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一般经历开挖卸荷变形、陡倾节理发展扩大、变形破坏形成三个阶段,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马宗科 《西北地质》2003,36(C00):87-89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概略论述了宝鸡市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并指出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采取“拦、排、护、整、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能源结构正逐渐由高碳向低碳转变,但煤炭依然占据我国化石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传统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勘查方式方法效率低,资源的开发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传统的构造“九宫”分区基础上,重点考虑生态环境和煤炭资源分布两大因素,划分出九大煤炭生态区,分析各生态区煤炭生态地质特征,总结典型的生态破坏问题,以期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8.
层析分析法在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计算方法,将层析分析法应用到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为例,将此方法运用在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案比选问题中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不仅是处理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提高了权重定量的理性成分,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论述层析分析法在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优缺点,以此为今后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公路的环境地质灾害及工程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论述了云南公路建设中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原因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毁、岩溶和特殊性土灾害以及人为原因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截断含水层、降低地下水位、破坏边坡稳定、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淤积和侵蚀等,并提出了防治公路环境地质灾害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20.
G316陕西段地质灾害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危及公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论文通过对G316国道陕西段地质灾害详实调查,在分析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的特点,常冲毁道路、耕地、房屋,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研究了该段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危害及对策措施。研究表明,该段公路的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条件、公路本身建设及人为因素等因素有关。所以,应结合上述特点因地制宜地治理灾害,达到治理灾害和保持公路生态环境相协调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