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初,根据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需要,笔者承担了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卫星、雷达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课程双语教学任务。虽然已经多次担任大气探测、电子信息工程、雷电防护等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熟悉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遥感内容,并多次为WMO/RMTC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气象仪器维护等国际培训班、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专家讲授卫星和雷达遥感及其信息处理的有关内容,但是,对于开展好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仍然是第一次、毫无经验。经过3年的摸索,笔者体会到,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就要认真备课、认真组织内容,注意教学方法,注意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机结合,注意汉语和英语的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FY-1D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配备能接收MODIS资料、风云1D卫星资料、NOAA卫星资料的设备,为省级卫星遥感资料的深层次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气象部门业务服务向气候系统领域的拓展要求利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更好地监测资源、环境状况,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决策服务。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总结过去,认清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线性增强、分段线性增强、直方图均衡增强等常用的数字图像增强算法在遥感图像的应用,并通过实际开发应用,对各种方法的效果以及其灰度直方图的特征做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城区高光谱遥感数据假彩色波段组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光谱数据具有波段数目多、波段宽度窄、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目的,在众多的波段中选取最佳波段组合用于假彩色合成,对于有效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及信息提取至关重要。以面阵推帚式机载超光谱成像仪(PHI)获得的上海市黄浦江附近复杂地表高光谱图像数据为例,分析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各通道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影像上各地物的光谱特征,选出了那些包含信息量大、相关性小、光谱差异大的波段子集,然后再结合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法、最佳指数法和波段指数法波段组合方法选出了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TOMS资料遥感沙尘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了利用TOMS资料定量遥感沙尘暴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遥感了1998年4月15日发生在中蒙边境地区的一次沙尘暴过程,得到了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等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上可以排除云的影响,能够定量遥感沙尘暴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较好的沙尘暴遥感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气象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玉金  赵红 《气象》2003,29(12):48-50
介绍了Maptitude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特点,利用Maptitude软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步骤等,并介绍了在Maptitude软件平台支持下,所建立的山东省极轨气象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干旱遥感监测旱情面积计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LST在农业气候热量区划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广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对国内外10多种反演LST(1and surfacete mperature,陆面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及其相关的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适用于计算广西白天LST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晴空条件下的LST,获得了逐日各个时次的LST实况分布。通过模板分析,找到了求算多年LST气候平均图的途径。针对云剔除问题,通过对公共晴空区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图像间的数值补偿关系,从而有效地消除了云的影响,最终处理生成了广西多年和不同季节的平均LST空间分布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10km以上的宏观尺度上,广西平均LST的空间分布与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在1km尺度上,LST的空间特征更为精细、客观,更有利于反映与作物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的下垫面热量资源的气候分布,是农业气候区划中更为有效的热量区划因子。  相似文献   

8.
应用中巴资源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常规资料、野外考察等手段,采用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分类技术,进行了贵溪市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分布和森林植被等环境资源遥感解译。在通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GPS采样数据参与到各类资源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和分类中,并留出样本做精度检验,提高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的客观性和效率。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气候考察资料和贵溪所处武夷山区17年的垂直气候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12种气候要素和资源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型。应用1:25万数字化地理数据,经三角网插值,生成20 m网格精度的数字高程图(DEM),通过地学模型,将气候要素(资源)计算到同样的网格点上。最后,应用GIS中栅格图层的空间分析方法,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结果、气候资源、区划指标等计算到20 m分辨率的网格点上,应用逻辑算子进行气候分区判断,得到了优质双季晚稻适宜播种期等7种作物的综合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地表水资源遥感调查采用方法。用ER-mapper图像处理软件、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依据影像的形状、色调、纹理、位置、布局等建立各种地物解译标志,并对不同的解译对象选择不同的最佳波段组合和图像处理方法。解译、电子地图编辑、绘图全过程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大大提高了解译结果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0.
遥感植被分类方法的概述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范围作物的识别分类提供了新的方法,90年代以来国外主要使用卫星遥感结合植物表面温度、地形等非遥感要素对地面植被进行判识分类,我国自80年代以来应用图像纹理、植被指数变化、植被指数的动态聚类及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对大范围植被分类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为提高植被分类精度已在提高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利用微波遥感,综合应用“3S”技术等方面做了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陕北地区不同时相TM影像在ERDAS中的镶嵌,对镶嵌过程中的图像放置方法、重叠区匹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重叠区匹配方法对于同一天图像采用重叠方式,对于非同一天图像采用平均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美国陆地卫星ETM、TM图像,对青海省龙羊峡库区1987、2000年两个时相的生态环境进行遥感分析。结果表明,龙羊峡库区的地貌类型分别为19类,查清了各类型的分布区域和面积。对龙羊峡库区13年间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在水体、沙地、天然草地面积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中高档微机上自行开发卫星遥感资料处理、显示、通讯、打印等功能的软件,旨在低硬设环境下充分挖掘潜力,力求从运行速度、效果、处理能力等方面接近或达到高档图像板支持下的处理功能。另外,兼顾了用户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有机地与用户联系,实现准确、及时、优质的遥感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试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金 《气象》1994,20(4):37-40
讨论了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表层土壤湿度的方法。在建立土壤湿度与卫星遥感资料的关系时,为了消除土壤条件的影响,把全省分为4个区域来研究。考虑了气候条件,植被状况不同的影响,并给出了简单的订正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卫星资料的重新地理校正,资料的输出及存储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微型无人机遥感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自控微型无人驾驶飞机遥感试验》实施过程中开展的无人机遥感监测应用成果,包括武鸣县城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武汉东湖水色遥感监测、桂平市蒙圩镇洪涝遥感监测等,同时分析讨论了自控微型无人驾驶飞机遥感监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范天锡 《气象科技》2002,30(6):321-327
风云三号(FY-3)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在功能和技术上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它将进行三维大气探测,大幅度提高全球资料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云区、地表和海表的遥感能力。风云三号第一颗星的技术状态目前已大致确定,卫星正在研制中。文章介绍并分析了该卫星及其所载遥感仪器的性能、特点和水平,对于风云三号在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将发挥的作用也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董谢琼  徐虹 《气象》2003,29(S1):46-50
利用VB和GIS控件技术,根据云南林区森林防火实际需要,研制了“云南省森林火险监測遥感信息系统”。系统功能有气象卫星数据预处理、热点监测、属性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归档、产品输出、信息管理等。系统为可视化界面,操作简便,业务化运行稳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技术在秸秆焚烧监测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秸秆焚烧常造成灰烬飞扬,烟雾迷漫,形成空气污染。常规的秸秆焚烧监测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秸秆焚烧监测业务、服务的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秸秆焚烧火点的基本原理,以及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业务服务的流程、相关业务服务系统的组成及服务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地基GPS遥感观测安徽地区水汽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2002年6~7月安徽地区肥西、桐城、寿县、无为、芜湖、滁州6个GPS观测站的数据,结合相应的地面温度、气压等气象数据反演了时间间隔为30min连续变化的水汽总量。这一解算结果由解算方法分析达到1~2mm量级精度,达到了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的要求。利用这些资料,分析了上述地区水汽变化特征。单站水汽的持续积累和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强降水系统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研究水汽来源及水汽量的大小,结合NCEP资料计算了一次强降雨过程中水汽通量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卫星遥感信息解译山东冬小麦产量类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1~2000年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和同期山东冬小麦产量资料,分区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每个像元点的产量,按照划分高中低产田的阈值,将该像元点确定为某一产量类型,在GIS的支持下,形成了山东省冬小麦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同时,对于中低产田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