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泰坦尼克号》电影的上映,世界上几乎人人皆知1912年发生在北大西洋的“冰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沉落海底86年来,西方不少海洋学家一直试图让其重见天日。此次,导演卡梅伦几度下潜到“泰坦尼克”号沉船上进行拍摄,成为在该沉船上停留时间最长的“乘客”。但是你知道当初海洋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沉睡在北大西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的吗?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下午,在澳大利亚南部埃尔半岛林肯港的海面上,一艘钓鱼船在波光鳞鳞的水面上随波起伏,吊着一条金枪鱼作诱饵的钓杆长长地伸到海面上。钓鱼人满怀希望地守在船头,渴望着能有一条白点鲨鱼——一种可怕凶猛的食肉鲨扑向诱饵。突然,一条灰白的大鲨鱼从深水里冒出来,游弋在船的周围,一口咬住  相似文献   

3.
三戏鲨鱼     
大鲨鱼以凶猛残忍著称。全世界的鲨鱼大约有350种。生活在我国海域里的鲨鱼约有80种。这一天,在广袤深邃的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口内长满利齿的大鲨鱼,只有它凶神恶煞地东游西窜地寻找着猎物。要说从远处望去大海的表面似乎风平浪静。人们哪里知道,在这一望无垠的海洋世界里,原来也充满着动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小“战斗”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4.
赵叶 《海洋世界》2005,(3):43-45
一部美国电影《威廉潜水探险记》,展现出海底世界的奇妙:美丽的海葵、花斑奇异的贝壳、往来穿梭的蝴蝶鱼、茂密的珊瑚丛、还有凶猛的鲨鱼……这一切都使观众心驰神往,惊叹不已。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海底拍摄的困  相似文献   

5.
长沙海底世界是一个占地面积100亩,投资2亿人民币,集观赏、休闲、科普于一体的中国中的、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长沙海底世界也是“中国海洋学会长沙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洋馆内有逾千种上万尾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海洋生物和淡水鱼,那乖巧可爱的海豹大鲨鱼、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千姿百态的海草和神秘的水下奇观,让您饱览海底迷人风光。还有海豹、潜水员喂鱼和俄罗斯水下芭蕾舞的定时表演,定会让您惊喜有加,留连忘返。●科教馆内有电影厅:循环放映有关海洋的科教影片。展览厅:以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和标本向观众介绍了海洋科学知识。科技展品厅:新设20余项可以交互操作的科技展品集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新颖而生动。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向每一位游客生动而浅显地介绍海洋知识。●水上乐园是游人嬉水健身的胜地,这里有惊心动魄的高台滑梯,轻舟荡漾的环流河,汹涌澎湃的人造海浪,卡通境界的儿童池及深水池是老少皆宜的欢乐海湾。海韵音乐休闲厅对外营业。●儿童乐园让孩子们纵情欢乐。商场有琳琅满目的精美海洋主题纪念品,如皇冠螺、女王螺以及各种海洋贝壳类产品等。美食广场将满足您就餐的需求。●游乐园惊险刺激的火箭蹦极、胜似闲庭的云中漫步,以及空中滑索与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6.
全球有缆海底观测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缆海底观测网发展迅猛,世界各国包括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都依据自己的科学目标,建立了相应的有缆海底观测网。文章针对不同国家有缆海底观测网系统的组成和建设分别做了概述和评论。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日本成功建设了10条有缆海底地震观测网,从早期同轴电缆作为主干电缆,发展到使用光电缆连接水下设施。加拿大成功建成近岸尺度和区域尺度两条有缆海底观测网。美国2012年成功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区域海底观测网(约900km)。欧洲国家也正在开展在10个海区建立有缆观测网。跟随国外的步伐,我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底观测站(东海小衢山)和有缆观测网(中国台湾妈祖)。文章依据世界上已经建立的有缆海底观测网,分析认为与全球有缆观测网布设有关的遥控水下机器人是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海底观测网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思源 《海洋世界》2004,(11):10-11,13
2004国庆黄金周简报 国庆节结束了,您按时回去上班了吗?上班的时候,您回过神儿来了吗?脑子里是否还放映着某处美景的实况?或许,您在抱怨着再也不想在“黄金周”期间出外旅游?就是没有出去的,到石景山游乐园玩玩吧,一个10秒钟的游戏,排队用了1个小时。所以,您得理解一个相貌斯文的女孩子会站在过山车的排队处歇斯底里地大骂。  相似文献   

8.
海洋中有许多洞穴,其中有些洞穴很奇妙,使人听到很有兴趣。现介绍几个与大家共赏。使鲨鱼迷糊的洞鲨鱼十分凶猛,常攻击人类。可是在墨西哥湾东部妇人岛附近海底有一个洞,洞中住着一条鲨鱼十分老实。这个洞是一位潜水员发现的。他在水下看到一条鲨鱼躺在洞中,咀一张一合地呼吸着。见人并不攻击,就壮着胆子游近鲨鱼,鲨鱼还是不动。他同助手游进洞  相似文献   

9.
您知道什么是大陆架吗?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环球海事     
“世界环境日”,您出去逛逛没有?为纪念“世界环境日”(6月5日),联合国于当天推出了“全球海洋地图资料网站”,向全球用户提供从海洋环境的种种变化到世界各地海盗出没情况等多方面详细材料。不知不觉,有关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话题,我们已经谈论得越来越多了。想了解海事新闻吗?快来这里!  相似文献   

11.
蓝色生命圈     
以“鲨”治鲨李惠萍鲨鱼是凶猛的海洋动物,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求制服鲨鱼的办法。不久前,日本一家公司制造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标本鲨。这种标本鲨外形酷似大鲨鱼,体内装有微型电子计算机和能够独立运行的电子仪器。这种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电视台日前播放了几条大鲨鱼自由自在游水的情景。拍摄者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两名业余潜水爱好者,地点在位于圣劳伦斯河口的科莫湾水下。这两名业余潜水爱好者经常在水深有十几米到三十米的科莫湾附近潜水,而在五月底的一次潜水却有了一个让他们极为惊讶的发现。潜水者之-希罗瓦说,当时他们在水下远远看到前面有几条大鱼,就赶了过去,游近了才看清,这是几条非常大的格陵兰鲨鱼。  相似文献   

13.
茫茫大海永远充满着各种谜疑。有关巨型“海怪”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龙或恐龙是否还生活在海里?都还没有定论。尽管今天人类发明了潜水衣、潜水艇,海底观察装置,但要深入数公里下的海底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些深居海底的奇异怪物,通常只有在浮出水面时才有可能被人看到。一位叫弗莱克·布尔列的英国人曾亲眼目睹到一头鲸鱼与一头“鱿鱼”在马六甲海峡激战的场面,这头鱿鱼如此之大,让人称奇叫绝。他写道:  相似文献   

14.
X湾遭遇战     
主持人语: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何等英雄豪气!朋友。您具备这样的勇气和智谋吗?您想通过指挥一场现代海战。锻炼提高自己的胆识和协调指挥能力吗?《海洋世界》将在每期提供一个新战场,帮您实现将军梦!请拿起您的笔,按要求把您的指挥意图决策写下来(不超过1000字)。我们每期评出一批优秀指挥官,发表答案,并给予奖励。请附详细通联地址和个人自然情况,本刊将为每位参与者建立个人档案,对非军人的“优秀指挥官”而有意入伍者,本刊可向有关部队推荐。——主持人陈立军  相似文献   

15.
你想目睹海龟奇观吗?不难,每年9月,你可以到哥斯达黎加美丽的海滨城市奥斯契纳尔,那里有一条面向太平洋的奇妙沙滩,宽约50米、长约4000米,不小也不大。从一个傍晚开始,随着海龟先头部队的到达,成群结队的海龟,源源不断地爬上岸;只几天时间,海龟便布浦海滩,少说也有20余万只,真堪称是一大奇观。在海龟大家族中,太平洋海龟与体重达400千克的大海龟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仅及大海龟的1/10。这里的海龟甲壳长约60厘米,但身体小巧玲珑,行动十分敏捷;一头雌海龟从上岸、产卵、到返回大海的时间平均仅需45分钟。这在生物世界的繁衍过程中,所用时间之短是极为罕  相似文献   

16.
过程 《海洋世界》2004,(9):14-15
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将何去何从,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蜘蛛侠,是哈里·波特,是蜡笔小新,而美国孩子有多少知道谁是孙悟空,谁是阿凡提呢?你能轻易找到我们的传统服饰吗?不说黄袍马褂了,我们的中山装,我们的旗袍也难得一见了。你却能在最偏远的小山村看到身穿西装、脚踏绿胶鞋的农民兄弟……面对铺天盖地的全球化,我们应当向全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用我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环球海事     
“地球峰会”,您陌生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已于8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这次峰会锁定五大主题为:水和卫生、能源、农产品、生物多样化、自然环境管理和健康。虽然会议的召开地远在非洲,但是,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3,(9):62-63
这个炎炎暑期,您准备带孩子去哪里纳凉了吗?现在推荐给您一个好去处——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该公园是西北第一家将高科技与海洋文化相结合,展示海洋世界景观、极地旖旎风光的海洋极地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人口日益膨胀,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海洋就成了人类最后的开发基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除了积极开发海底资源外,还组织了海底旅游和海底探险等,为开发海洋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就开始向海底进军,指望在美丽幽静的海底世界营造自己的乐园。如果说一条又一条新开辟的海底隧道仅仅是意味着人们乘坐地铁从海底走向海峡对岸的话,那么,美国于1994年开业的世界上第一家海底大酒店,却为人类将来有可能在海底居住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杨素梅 《海洋世界》2006,(11):32-35
在漆黑冰冷的海底,无数的发光生物如繁星闪烁,让死寂的海底世界顿生活力。它们为什么能发散不同颜色的光芒?它们发光的潜在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