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联盟煤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北西边缘的坟坝向斜东翼,区内现今构造形迹主要定型于燕山运动。井田内次级褶皱构造不发育,仅在断裂构造附近具较小的褶曲、挠曲现象,井田内已发现的断层有5条。井田内可采煤层二层(C1.C3煤层)。C1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C3煤层为大部分可采,较稳定煤层。运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层顶底板特征及物探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对煤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矿区以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工作研究,查明了矿区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控制主要可采煤层。矿区的构造形态及断层,控制可能影响开采的构造情况,评价矿区构造复杂的程度。矿区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对研究区内其他矿产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西山煤田古交矿区断裂构造分布特征、构造组合以及力学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NEE、NNE向高角度正断层,断裂构造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分带性以及等距性特征,组合形式主要为雁列式展布、堑垒相间型、阶梯状以及"Y"字形构造组合。矿区主体构造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燕山早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三个阶段,造就了井田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黔西北阳关寨勘查地质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该勘查区的构造特征以及对煤层赋存的影响。研究表明:勘查区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受燕山期应力作用的影响,形成的以NW向褶曲与断裂为主;勘查区的3条NW向褶皱改造了本区煤层的空间位置,形成了现如今该地区煤层埋藏起伏不平的埋藏形态,抬升了中部背斜轴部地区煤层埋深,有利于中部地区煤层的开采利用;勘查区内切割煤层的断层不仅限制了煤层空间发育位置,还改造了煤层的空间发育形态,破坏了煤层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西南部,分属大别构造带宿松—肥东印支构造亚带。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沙畈—桐油冲断层(F1)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断层,其中该断层的下方山—梅子冲—梅冲段为寻找金矿重点区。围岩蚀变多沿断裂构造及构造裂隙发育,其中黄铁矿化、硅化、赤(褐)铁矿为找矿间接标志。区内已发现金矿体2个,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具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构造复杂,异常及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该地区以后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家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交接的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区内主要构造形态断层呈北北东向,褶皱的主要形态为东西向。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可采煤层为K1、K2、K3煤层,可采煤层赋存于煤系地层中下部。煤系地层很少受F1断层影响,煤系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矿区求获的煤炭333+334?资源量总计6251万吨。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与开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盘关向斜金佳煤矿勘查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煤层分布、储层特征、含气性等进行研究,并对区内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煤层气赋存条件良好,张性断层附近不利于煤层气保存,含气量低;在一定埋深范围内含气量随埋深增加呈线性增加,在500m~1000m埋深范围内煤层渗透率相对较高;煤层围岩泥质含量较高,岩性致密,煤层气易于富集和保存;龙潭组的弱水动力条件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8.
煤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部内的黔北台隆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北东部次级构造单元。区域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为南华系—志留系及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区域主体构造呈北西向展布,主要为仁怀背斜、长岗向斜及娄山背斜。煤矿含煤层位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大部可采、局部可采并能在区内进行对比的煤层有5层,区域从中二叠世至早侏罗沉积演化表现为一个海侵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至早二叠世海侵范围最大。在整个海侵过程中,曾出现多次的海侵、海退的交替。表现为沉积间断及凝缩层的多次出现及陆源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的多次交替。沉积演化与黔中隆起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矿区位于康滇地轴中南段米易穹断束,该区位于黑箐倒转向斜之南东段之南西翼。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区内断裂较为发育,大小断裂共计8条。与铜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石化、蛇纹石化、绢云母化及重结晶、褪色现象。铜矿体赋存于落雪组地层中的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中,主要受层间滑动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和不连续的透镜状产出。矿床的富集与构造关系比较密切,矿体多富集于含矿层下部。研究结果为其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阳山金矿带位于陕、甘、川"金三角"地区,是我国超大型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中朝板块、松藩地块的聚合地带,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区内方解石产出于三种不同构造环境的岩层:无明显构造现象的岩层,发生褶皱的岩层和断裂发育的岩层。根据对矿区内这三种不同环境下产出的方解石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构造活动明显的区域,方解石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产生了与构造背景相符的显微特征,正确反映了构造运动的变迁;(2)研究区内构造活动不明显的区域,方解石同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反映了宏观构造背景对其显微特征的影响;(3)位于褶皱和断裂构造位置的方解石,其显微特征存在较大差别,但基本上符合各构造期次的变化特征。可能是由于褶皱所受到的构造叠加较强,其方解石变形比断层处的更为复杂;(4)灰岩样本中方解石脉体较发育,笔者判断其为灰岩受构造活动影响而原地生成。  相似文献   

11.
河流裂点形态特征蕴含了区域河流演化的历史信息,是认识区域地貌演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潜在相互作用机制的切入点。以往裂点成因研究多选择在河流演化控制因素比较典型的地区,成因分析方法也相对单一。本文以河流演化环境复杂的大别山东南缘为研究区,基于标准陡峭指数、面积高程积分、坡度-面积双对数法和降水侵蚀力等探讨区域河流裂点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研究区5条河流干流纵剖面均处于不均衡状态,发育68个裂点。(2)研究区裂点发育受到构造活动、岩性、降水等多种因素影响。构造运动特别是郯庐断裂带等的断层活动是区域裂点发育的主导因素,共形成45个裂点,超过裂点总数量的65%。(3)研究区地貌演化受到构造运动影响,区域断层活动显著,并且构造运动活跃性存在差异,山地区域构造运动活跃性高于山前盆地,西南区域构造运动活跃性高于东北区域。本研究可为复杂区域河流演化研究提供借鉴,并从新的视角进一步了解大别山地区地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煤矿区井田前期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论述该区的地质与构造特征,并对井田主要含煤层特征进行分析,对区内接下来的煤矿资源开采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煤矿集中区土壤性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对矿区土壤性质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土壤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煤矿开采对土壤性质影响显著。土壤性质随矿区影响半径的增加,采煤活动对其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且表层土壤受到的扰动最为强烈。相比矿区外部,矿区内部土壤受到影响较大,深层与表层土壤稳定性较差,而矿区外部土壤受到影响较小,土壤肥力流失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缓。  相似文献   

14.
调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大地构造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矿床属裂隙充水矿床水文,调查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区内发育4条地裂缝和1处潜在滑坡,位于煤矿矿区范围内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地层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为岩、土层裂缝。安全采深、爆破震动、矿井疏排水和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等都影响房屋开裂。这些地质灾害与云贵煤矿采煤活动有关,研究结果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字形,发育于特殊的地质背景下,特点是内腔宽大,隘口窄小;华蓥山老龙洞背斜、李子沿向斜,近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节理以及走向断层——涂家院子2#逆断层是"Ω形地貌"形成的构造背景;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是"Ω形地貌"主要外营力;"Ω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分为6个阶段:前期(构造隆起为主的阶段)、幼年期(自由沟渠阶段)、青年期(断层发育后顺坡向形成横向断层谷)、壮年初期(形成"Ω形地貌"雏形)、壮年期("Ω形地貌"最终形成)、老年期。  相似文献   

16.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的研究,对比不同的泉域或岩溶水系统中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具有一致的岩溶形成模式,为逆冲断层带岩溶发育模式,与盆地东缘、南缘的岩溶形成模式不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岩溶含水岩组主要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水主要受近南北向推覆构造的控制,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为富水地段。本区可溶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在影响岩溶发育的诸多因素中,构造为主导因素。本区南北向逆冲构造带呈东西分带、南北成块的构造格局,但由于各地所处的构造位置、边界条件、地质体岩性、作用力强弱不一,各地的构造特征也有所差异,对岩溶水动力条件影响也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岩溶水动力特征。水动力条件对岩溶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区岩溶主要在每个南北向可熔岩条带中发育,并在靠近倒转向斜一侧发育强岩溶带。另外,在白垩系与奥陶系接触带发育古岩溶,往往形成富水带,使该古岩溶埋深几百米,仍形成富水带。  相似文献   

17.
矿区位于安庆凹断束的南西缘,地层自志留系至三叠系及第四系均有出露。矿区位于座山背斜北翼近轴部,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三组,所见断层多为高角度平移断层和张性破碎带。建筑石料用灰岩、白云岩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上统黄龙组及船山组和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地层中,矿体呈层状展布,受断层影响,矿体不连续,矿石的工业类型属建筑石料用灰岩、白云岩。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能满足现行加工工艺要求。研究结果为今后区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采矿引发的地表塌陷、河水断流、地下水疏干枯竭、房倒屋裂、农业歉收等地质灾害困扰着众多矿业主产区。煤矿开采诱发的地质灾害不仅破坏了矿区环境,还对矿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研究了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整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的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了矿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结合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得出煤矿开采诱发地质灾害的防治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采空塌陷灾害发育特征规律及灾害发育类型,采用监测预警测试分析等实证研究作为研究方法,解决开采保护各种地面设施、预留保护煤柱等做出指导和矿区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在工作面表布设地表移动测试站,进行对杨家村煤矿22采区首采面回采前、回采期间及回采后进行实时监测测试,及时掌地表平面移动与沉降情况,根据工作面布置和采煤方法等掌握其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文家村一带地热地质条件好,构造裂隙发育,地热主要有几条热控断层控制。通过对文家村一带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得知,已知断裂构造带处都有明显的重力异常和氡气子体RaA浓度异常,由此从其他地段推测出几条隐伏断层,之后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验证推测结果和确定断裂构造带的空间展布。事实证明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效果显著,为地热开采井提供精准的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