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区内深部地质构造特征,采用地温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勘查方法,研究地热的地表显示与深部地热的关系;继而推断深部地层结构、热储埋深及断裂位置,依据地热验证钻孔确定并证实了泗洪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和地热资源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仁怀市南部新城湿地公园DR1号井地热水为研究对象,从地热水所在区域地质、地热地质背景入手,分析该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热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热水具有断裂(裂隙)型温泉特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储含水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其形成主要受岩性及区域性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3.
黔中北温泉带属深循环型中低温热矿水,研究区受不同方向的构造带挤压,形成"地垒式"热储构造;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对比,应用水文地质学、构造力学、地热学等学科理论,总结区内的热储系统组成、热流分布及其与构造应力规律等特征,对分析研究相似地区的热储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阁牧地区位于呼和坳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山前大断裂与低序次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交汇、复合,彼此相互沟通,为深部地热流体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此外,沿古基底隆起带顶部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成为地热的良好导体,它沟通地壳深部的热源。本文通过对台阁牧地区地热田的成因、地热开发有利地段及热储结构等进行分析,期望能对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乌素图地区HR4地热井位于呼包盆地东部,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热类型属于地热增温型,地热资源受构造和沉积地层控制,并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地层岩性控制为辅。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裂褶皱发育,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现已确定8条深断裂带,其中7条属岩石圈断裂,一条为壳断裂,归并成为北北东向、北西西向两个深断裂系,构成了南北两个不同方向的构造区。 一、地热资源分布概述 河南水温在25℃以上的热水点(包括温泉、钻孔及热水井)在68处以上,分布较广泛(见附图)。据地  相似文献   

7.
窑沟金矿位于东西向赤峰-开源和北东向贝子府-四家子、铁匠营子-四官营两条深大断裂锐角夹区内,矿体受北西向张性断裂控制明显,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后的残留火山热液和太古代乌拉山岩群的变质热液,含矿热液主要是沿着区域深大断裂和不整合构造薄弱面运移,最后含矿热液定位在北西向张性断裂中,最终充填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8.
龙门县某地热田区域上佛岗—丰良深大断裂带与河源深断裂带裂带之间,区内构造发育,周围花岗岩体大面积出露,周围分布多处热泉点。通过对断裂、褶皱构造、地层岩性、花岗岩体分布地质特征及地形地貌等特征的分析,认为龙门县某地热田的形成成因与包含碳酸盐岩地层的短轴背斜及相关断裂构造有关,这也为今后该地区下一步水热型地热田的寻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洋 《西部资源》2012,(2):110-111
论文根据土右旗所处区域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及土右旗地热地质条件,对土右旗热储层分布情况,热储层盖层,热流通道,热源及热水补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主要为盆地型地热增温型地热田,盆地内地热储层分布广,沉积稳定,从现有资料分析其热储温度较高,地热储层厚度分布稳定,面积大,地热条件较好,可望成为较大型的地热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粤西罗定盆地及周边断裂构造控矿作用特征出发,分析矿床成矿作用。其断裂构造控矿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区域性深大断裂、大断裂、次级断裂分别控制了区内矿带、矿床、矿体;其二,构造演化过程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矿种的形成;其三,断裂构造通过对含矿岩体的控制,进而控制部分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矿区地处兰坪-思茅(普洱)成矿带内。该成矿带是滇西最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区域成矿条件十分优越。矿区地层出露十分单一,主要是白垩系下统曼岗组(K1m)。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干断裂构造呈近南北向展布,次级断裂构造呈北西向或北东向,断裂规模均较小。含铜矿源层在中生代开始沉积,在板块碰撞所形成的深大断裂所提供的热动力的驱使下,使得热流体发生侧向移动,在环流过程中溶滤了矿源层,并在层间破碎带、断裂构造带或者次级裂隙等薄弱地带,尤其是构造叠加部位沉积并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
江冚地热田为岩溶裂隙带储水,隐伏岩溶发育,热储呈带状,受构造断裂控制。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热钻探、降压试验、地热流体一个水文年的动态观测及水质分析检测等地质工作,查明了江冚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地热流体压力、产量、温度和水质等特征,计算了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宝彦 《西部资源》2014,(6):170-173
大苏计钼矿位于内蒙古卓资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内蒙古台隆凉城断隆。该区北侧以东西向乌拉特前旗——集宁深大断裂与阴山断隆为界,南邻岱海——黄旗海北北东向断陷带,西侧以北北东向河曲——呼和浩特深断裂与河套断陷盆地为界,三个断裂所组的三角形区域内,为一独特的多金属成矿区域,也是凉城断隆的大部分。主要出露太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本文主要针对矿区的地质情况,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矿区内的地质特点,找矿标志,根据已知的物、化探异常和已发现的矿体情况,进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根据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结合我国类似矿床的对比分析,该矿床定名为壳源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龙池岗探槽和道路工程施工开挖山体,探查龙池断裂、大尧山断裂,同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阐述西江断裂特征。发现龙池断裂、大尧山断裂大致平行,距离较近,均与西江断裂斜交,其均为西江断裂的分支断裂,为西江断裂多次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紫金黄蜡石又称"紫金玉",其作为广东重要观赏石之一,远近驰名,资源丰富。紫金地区岩浆、火山活动十分剧烈、频繁,深、大断裂构造发育,伴随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广泛侵入,贯穿紫金地区的深大断裂带为后期热液充填贯入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并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形成了丰富的黄蜡石矿产资源。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地形地貌及水文地理条件,分析紫金地区黄蜡石的成因地质背景及成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琼芳 《热带地理》2016,36(6):935-943
广东省共有丹霞地貌 67 处,分布在 22 个断陷盆地中,主要受古近纪―新近纪抬升区、5 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和 1 条东西向深断裂控制,地层层位以丹霞组和南雄群为主,岩性以砾岩、砂砾岩、砂岩为主。古近纪―新近纪地壳升降运动控制了丹霞地貌在区域上的总体分布,大致以 22.5°N 为界线,以北为抬升区,发育丹霞地貌,以南为沉降区,不发育丹霞地貌;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壳升降运动,造成不同地区丹霞地貌的数量和规模有所区别:粤北、粤东北为抬升区,发育数量多、规模较大;粤中为沉降区,发育数量少、规模较小。深大断裂控制断陷盆地的分布,从而控制丹霞地貌具体的发育位置。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和丹霞地貌发育特征,可将广东省划分为 4 个丹霞地貌发育区:粤北区、粤中区、粤东北区和粤西区。  相似文献   

17.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张家口市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地下热水的气体组分主要起源于大气、地壳和地幔的混合物,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萍乡坳陷位于九岭和武功山两大复式花岗岩岩基之间,经历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作用。具备成矿"热、运、储"及矿源层等多方面条件,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树林召地区,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和控热地质背景,搜集临近区域的地质资料,配合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所获结果相互结合补充,从地表到深部立体勘查逐步深入,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物探的多解性,在地热勘查中探明了隐伏深大断裂构造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了依据,有效降低了地热勘查的风险,在内蒙古地热资源勘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汤湾温泉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认为汤湾温泉为低温带状对流型地热系统,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其中Fl为导水控热构造,F3为热储构造,F4为阻水构造。温泉形成条件与地形地貌、地热显示、断层性质极其组合特征、储水空间形态、裂隙发育程度、热储岩性及水热传输条件等关系密切;研究成果为下步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着“就热找热”的原则,对相似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