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拟建项目位于后川河东岸Ⅰ级阶地,构造特征比较简单且稳定,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新近系沉积岩,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基土为中压缩性土,未揭露有湿陷性土层,泥岩在拟建场地内分布均匀,承载力高,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支护措施建议采用土钉墙。本场地为均匀地基,属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的拟建场地,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2.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祥福路东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物组成,住宅楼为均匀地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场地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属相对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的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工程场地位于褶皱山地、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工程建设前期需对场地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确保顺利施工。本文通过场地勘察,认为场地总体地势起伏较大,场地施工需进行局部平整。场地内未见褶皱、破碎带、断裂带等构造,地层岩性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质环境较好。场地土类型总体为中硬土,施工可不考虑液化影响问题,强风化花岗岩,可作为拟建多层建筑物及地下室天然地基或桩端持力层,强度高,变形小,可防止桩基不均匀沉降。综合评价,场地属构造基本稳定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基本稳定;场地内工程性质较稳定,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可解决,本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拟建勇达更新项目结构型式高层建筑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拟建场地内埋藏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残积层和燕山期侵入花岗岩风化层。基坑设计主要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止水,南北两侧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东侧采用双排桩进行支护,西侧采用桩锚支护;1号电梯井基坑主要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2号电梯井主要采用放坡+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基坑开挖在基坑周边坡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山东省巨野县某项目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情况,场地地表分布有深厚近期人工填土,周边环境复杂。一地块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和土钉墙支护配合坑内集水明排的方案。四地块基坑采用上部放坡+桩锚支护和桩锚支护,并设置止水帷幕截水结合基坑内降水井、疏干井的方案。基坑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市某大厦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基基础选型的建议和有关的岩土参数。  相似文献   

7.
兰州新区美加地块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场地东临新区中心,南北侧属于剥蚀堆积黄土丘陵,中部为大西沟切割的沟谷地貌,形成了南北高中部低的地貌形态,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评估区地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对通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为规划工程的布局、勘察设计及后期施工提供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的地质依据,对同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州市某法院业务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基基础选型的建议和有关的岩土参数。  相似文献   

9.
拟建场地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石油化工区石化六路东南侧,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拟建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微弱、较稳定的构造环境,场地为构造基本稳定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和泥盆系春湾组砂岩风化层。勘察区下部的泥盆系春湾组砂岩全、强风化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较小变形的特点,是勘察区内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在自然条件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在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后,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建议对场地采用强夯法对场地进行全面的地基处理。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及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10.
李家龙 《西部资源》2019,(3):101-103
通过对广州市增城区某酒店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对拟建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工程参数,提出了地基与基础方案的建议和有关的工程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1.
苏培东  秦启荣 《山地学报》2003,21(4):498-502
本文根据大量实际勘察资料的分析、处理,将南充市区第四纪沉积物划分为4种类型,并探讨各类型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并从持力层的选择、基础类型、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市某商住小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基基础选型的建议和有关的岩土参数。  相似文献   

13.
钟诚 《西部资源》2019,(3):141-142
本文对工厂基础进行岩土勘察分析,查明场地地下土、溶洞分布发育情况,地下水特征,对土、溶洞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措施,对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类似工程具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设项目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需查明场地、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地质依据,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内容之一,充分科学的水文地质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沉降、基坑降水等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本文拟结合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分类与发育问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李森  王跃 《中国沙漠》1997,17(4):342-350,T001
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分类体系则4级21个类型组成,其中风积地貌划分为谷底与谷坡风积地貌2个亚类。河谷风沙地貌面积1929.946km^2,可称为“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河谷区具有沙源,风动力和堆积场地等风沙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曹珂  肖竞 《山地学报》2013,31(4):473-481
为应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逐渐由平原转向山区的发展趋势,探讨城市建设总体层面不同地貌下山地城镇道路规划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设计方法。通过对西南山地地貌形态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槽谷、岭脊、沟梁、丘状四大类型。以山地地貌特征为依据,探讨顺应现状地貌条件的城市总体层面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槽谷地貌应分离带状枝杈式布局的干路职能、岭脊地貌应调节立体圈层式布局的出行分布、沟梁地貌应强化蛇形曲尺式布局的系统联系、丘状地貌应疏解自由格网式布局的中心拥堵四种与地貌特征相对应的城镇路网结构组织模式。选取西南山地典型城镇规划案例,从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营造等方面提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在岩溶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根据场地情况和拟建建筑结构及荷载特点,通过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对基础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选用的CFG桩复合地基,有效地避开复杂的地质情况,并满足了工程的设计要求。同时,提出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赖志 《西部资源》2019,(2):110-111
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需要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岩土勘察工作,确认场地稳定性与均匀性,提出施工建议,并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因而本文以广东省肇庆市凯骏都会二期工程为例,就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开展进行阐述,就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周围现代和上升海岸地貌进行了研究。认为现代海岸地貌有三类:碎屑海岸、基岩海岸和冰崖海岸。对碎屑海岸受负载浮冰的波浪作用造成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成因和类型研究。系统研究上升海岸之后得出结论,该区上升海岸地貌以海拔20米为界,上下分别属较老组和较新组。海岸平均上升速度为10毫米/年。  相似文献   

20.
王在高  梁虹  杨明德 《地理研究》2002,21(4):441-448
影响流域的枯水径流及其变差系数的因素很多 ,如气候、岩性、地貌、植被、土壤等。本文借助于GIS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 ,对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和数字化 ,并通过聚类分析把各流域按地貌类型的差异进行归类 ,研究不同地貌类型及其空间配置的差异与枯水径流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揭示地貌类型的差异对流域枯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