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河南省基础地质研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随矿产调查进行。第二阶段30年,随矿产勘查和1∶20万区调开展。第三阶段20年,随1∶5万区调、矿产勘查、专题与综合研究广泛展开。为谋求21世纪初期河南省基础地质较快发展,作者认为应有新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服务方向,并提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经费保障三项成功战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大比例尺1∶2 000公路图调绘片为例,利用ERDAS软件的Auto Sync(自动化影像校正模块)对调绘片进行自动纠正,纠正后的调绘片套合立体正射影像,平面精度能够满足用图要求。  相似文献   

3.
西部挂图工程采用全数字成图技术,储备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每一幅地图均具有统一投影、统一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适时的外业实地调绘是更新数据资源、提高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价值的基本手段。在地图出版中,传统上多采用纸质地图转绘或实地模拟勾绘的方法更新数据,难以保证新增地物的数学精度。本文将结合生产实际应用,探讨应用GPS技术实施资料调绘更新西部挂图成果,以期快捷、高精度地更新西部挂图成果,提高成果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泛应用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包括SRTM和ASTER GDEM,但在地形影响下,两类数据的误差分布并不均匀。本文选用1:5万地形图DEM及河流要素作为参照,在青藏高原东麓山区开展实验,分别采用"河流-河谷"位置偏移量与高程中误差来评价两类数据的平面精度与垂直精度,结果表明:(1)实验区内SRTM3存在向西南方向的水平位置偏移,平均偏移量为127.8 m,ASTER GDEM则以正西方向偏移为主,平均偏移量为104.1 m,该区域ASTER GDEM的总体平面精度较好;(2)SRTM3数据样本的绝对误差分布相对集中,高程中误差为35.3 m,小于ASTER GDEM样本的高程中误差50.2 m,总体垂直精度优于ASTER GDEM;(3)在平均高程大于4500 m的高海拔区域,两类数据的中误差与高程值正相关,SRTM3中误差随高程增速较慢,垂直精度较ASTER GDEM高;(4)两组数据垂直精度对坡度有较大依赖性,中误差随坡度近似指数曲线增长,在平缓区域SRTM3中误差小于ASTER GDEM。本研究为该类数据在山区的选用及误差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信息荟萃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地图网开通本刊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河南省测绘局联合研制的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地图网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网址为:http://map.henan.gov.cn。该电子地图包含的地理数据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区域1∶25万矢量地图、1∶100的河南省矢量地图、1∶400万全国矢量地图、1∶2000万世界矢量地图;电子地图应用系统还包含了近3000个多媒体文件;文件内容涵盖世界、全国、全国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简介等。(王红闯)唐全国副厅长参加科研院新年联欢会本刊讯元旦前夕,唐全国副厅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段子清和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广西的某个县为例,对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制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绘底图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探讨。利用Google影像下载工具获取工作区域的Google影像,在Arc Gis软件中利用投影变换和地理配准等工具将Google影像的坐标纠正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并在Arc Map中叠加上行政区划界线和1∶5万地形图中的道路、水系、山、地名等要素,形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外业调绘底图。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实施的河南省淅川县下大扒石墨矿勘查项目,在豫西南地区探获一个厚度大、品位富的特大型层控型石墨矿床。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认定,石墨资源量超过1298万吨,是截至目前河南境内发现的石墨资源量最大的矿床。该院在前期矿调工作中发现河南省淅川县下大扒石墨矿后,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普查工作历时两年,于2017年完成了1∶1万地质测量7.02平方千米,1∶2000勘探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榆关镇幅为例,阐述了GIS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问题。物化探遥感资料按地质需求由计算机处理成各种图件,地形图则划分图层并赋予其属性,建立地形资料GIS系统;野外工作采用手工记录,室内微机处理的工作方式;野外连图采用手工,而后清绘,通过扫描输入微机。按地质体分布、构造等建立图层并用地理编码将其与数据库相连,叠加、编排图层,编制地质图,最终建立1∶5万区调GIS系统。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京杭大运河则担负着河运的重要职责,其重要性决定了古代关于黄运工程及其治理的地图数量繁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明、清时期黄河、京杭大运河水利地图的梳理,对明、清时期水利地图的载体形式、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在地理学、地图学、水利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黄河、京杭大运河地图,从载体形式来分,主要分为水利典籍(志书、图说)附图和绘本舆图2类:前者多为示意性地图,画法比较简单,只起到辅助说明水利典籍的作用;后者多采用山水形象画法绘制,多为长卷展开景物再现式地图,其主要特点是形象直观。其采用的“对景法”地图表现形式(即所绘黄河、京杭大运河两岸各类地物要素均朝向河流中心线),容易引起读者的视觉共鸣,轻松构筑被描画事物的整体画面。从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来看,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另外2类地图:计里画方类地图和经纬度实测地图,但由于其实用性和艺术性不如山水形象画法地图,因此,这2类地图在明、清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但从功能和价值而言,不论是长卷展开式古地图、计里画方类古地图,还是经纬度实测地图,对于古地图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水利研究,对如今的地图、水利、地理学研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自1990年开始,截止目前,已开展1∶100万、1∶50万、1∶10万、1∶5万等多轮全省性调查,工作范围由重点地区到覆盖全省,工作手段由简单的收集资料到“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早期识别,调查精度逐渐提高,成效愈加明显。本文在回顾山东省地质灾害历次调查工作基础上,介绍了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简述了山东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并对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九一八"前夕,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曝光了464幅侵华日军军事地图,再次证实了日寇侵略罪行。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档案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日本侵华时期涉密军事地图。在该局综合档案库,记者见到了在这里陈列的464幅侵华日军军事地图。据档案库管理员张杰介绍,该批地图印制于日本侵华时期,描绘对象是河南各地区地形,按照1∶50000的比例尺绘制而成,绘制精细,右上方标有"军事祕(秘)密""部外祕(秘)""昭和""北支那五万分一图某地某号""支那派  相似文献   

12.
利用DLG数据制作地形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利用1∶5万DLG数据制作1∶5万地形图的若干关键性技术,如数据预处理,注记层编辑,图层数据的编辑和要素的更新。并给出完整工艺流程,为数据库转化为模拟地图及电子地图等可视化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了"2008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名单,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重要成矿区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府店地区及渑池地区铝煤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和"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公园申报"项目荣获一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级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生产中,综合判调更新采用了内外业协同作业生产方式,对更新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内外业一体化综合判调更新生产的作业流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综合判调更新生产中对地形要素数据生产质量控制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内业判绘质量检查、外业调绘质量跟踪、一体化整合质量控制策略与重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地质勘查     
卢氏—栾川铅锌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本刊特约记者周强毛文霞经过河南省地调院广大地质队员7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河南省卢氏—栾川铅锌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圈定了16个成矿区,发现超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3处,提交铅锌资源量850余万吨,银1万吨,是几十年来河南省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上世纪70年代,地质队员就在这里工作过,但当时认为铅锌银矿产规模小,不具工业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地矿局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了多个异常。1999年~2005年河南省地调院对该区进行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承担的《梁…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调院重点在省内豫西南地区,西藏青械铁路沿线及新疆西昆仑地区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累计向国家提交新发现矿产地31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铁6100余万吨、铅锌1800余万吨,铜80余万吨、银2.3万吨、金26吨,金红石1285万吨,并提交了一大批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国家1∶25万地形数据库的更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如何利用3S技术更新山东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作业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简要论述。其目的是采用3S技术快速有效地更新1∶25万地形数据库。通过对1∶25万地形数据库的要素更新需求和数据源更新分析,提出利用卫星影像既可以保证现势性、又能保证精度。如果选用地面分辨率更高的卫星影像,就可以采用此方法更新1∶5万、1∶1万地形图。随着GPS的应用普及和精度的提高,动态GPS和手持GPS将广泛应用于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事实证明广泛的利用3S技术挖掘地理信息发展的成果,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保证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现势性,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坐标转换精度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工程测量中坐标转换精度与公共点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误差传播理论,建立了坐标转换精度与公共点信息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该数学模型可得:坐标转换精度是以一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外衰减分布.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圆心坐标及圆半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长沙高新区为例,探索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原则及内容。研究了利用航空摄影数据更新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采用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更新重要地理信息要素,利用电子平板及外业电子调绘的手段更新地名地址,结合更新内容探索了1∶1000矢量数据集、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GPS观测及其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东南沿海GPS地壳形变监测网的两期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根据复测资料的对比,对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期GPS观测资料经严密处理后其基线重复性精度优于10- 8,高程分量的精度固定误差小于7m m ,比例误差优于10- 8,满足了研究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需要。利用统一处理后的两期GPS观测结果获得了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图象,表明该地区相对于全球ITRF框架整体呈南东东向运动,台湾和福建沿海大陆相对运动是北西向压缩。这个结果和本地区北西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一致。GPS测区范围内测点的相对运动表明测网所跨越的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呈右旋走滑趋势,其活动量为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