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律宾共和国,面积29万9千7百平方公里,由七千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部吕宋岛向西突出,南部棉兰老岛向东突出,略呈S形,是太平洋西部自阿留申群岛南延岛弧的一部分.菲律宾群岛上新生代地层分布广泛,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金、铜、镍、铬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2.
1 中国与海洋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东南两面临海,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约18 000 km大陆岸线,中国沿岸岛屿星罗棋布,面积500 m2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岛屿岸线约14 000 km.依照1998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在管辖海域中,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和其它海洋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大陆架区含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km2,蕴藏的石油资源在150亿t以上,天然气约14×1010m3,海水中可利用的化学元素也十分丰富,各种形式的海洋能源总量超过4亿kw.  相似文献   

3.
1 中国与海洋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东南两面临海,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约18 000 km大陆岸线,中国沿岸岛屿星罗棋布,面积500 m2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岛屿岸线约14 000 km.依照1998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在管辖海域中,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和其它海洋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大陆架区含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km2,蕴藏的石油资源在150亿t以上,天然气约14×1010m3,海水中可利用的化学元素也十分丰富,各种形式的海洋能源总量超过4亿kw.  相似文献   

4.
工作区位于马绍尔群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的中太平洋海盆,区内无岛屿,外围岛屿除夏威夷群岛的一些火山岛外,其他多为珊瑚岛,富含钙质。区内地形起伏,东北为圣诞海脊的余脉,水深最浅处仅1400m;西南为麦哲伦海隆,水深3000m,东南部有的水深小于400m;  相似文献   

5.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的山东省长岛县,横跨黄、渤两海,由32座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km^2,海域面积8700km^2,海岸线146km,辖8处乡镇,40个行政村,5.2万人口。地质地貌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岛地质公园。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  相似文献   

6.
东亚地区的一系列大地构造制图作为环太平洋制图项目和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的共同项目,现在由来自东亚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8个国家的编委工作组进行研究与编制。由一个总编负责全面编制,一个主编负责海洋区的编制。东亚地区的一系列大陆构造图幅由比例尺为1:200万的8幅不同地图组成。  相似文献   

7.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是太平洋板块上洋壳年龄最老、磁条带异常最复杂、海山分布最密集、地质构造最独特、构造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区域, 为探讨区内众多海山的构造成因,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弹性板挠曲理论计算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结果显示, 研究区的有效弹性厚度总体上表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 西边的麦哲伦海山链表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趋势, 东边的中太平洋海山群呈现出由西往东厚度递减的现象, 且这2个典型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比较接近.据此推测它们是在白垩纪期间(约130~90 Ma)形成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大规模热点群附近, 且受到了后期火山岩浆活动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对菲律宾群岛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和斑岩型铜金成矿开展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对区域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贡献,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通过研究菲律宾群岛周缘中新生代板块俯冲洋壳重熔岩浆作用及矿床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过程中以流体为纽带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斑岩型铜金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域辽阔,东邻西太平洋,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陆架宽广,陆架区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岛屿共有6000多个,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辽阔的海域与宽广的陆架为开展海洋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场所.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庞大的海洋地质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主要湖泊水域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中国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观点,作为重要的转型信号之一,干旱区湖泊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倍受广泛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同时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从新疆北、南、东和西北4个不同方向分别选择了乌伦古湖、博斯腾湖、艾丁湖和艾比湖等典型湖泊做为研究对象,对其湖泊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展开了遥感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自80年代后期以来,新疆的湖泊水域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乌伦古湖水域面积由1989年的862.1km2扩大到2002年的899.3km2;与1990年相比,2000年的博斯腾湖水域面积增大了369.9km2;1999年的艾丁湖与1990年相比,约有16.7km2的新水域的生成;艾比湖的水域面积由1990年的547.6km2增加到2003年的1 029.2km2.在与新疆同期气象资料的分析对比后发现,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度变化呈正相关,且变化的趋势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质》2002,20(4):363-363
自然与人文地理 吉尔吉斯斯坦(全称吉尔吉斯共和国)位于中亚核心地带,东经69°~80°和北纬39°~43°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南邻塔吉克斯坦,西邻乌兹别克斯坦,南面和东面与中国新疆接壤。吉尔吉斯共和国面积19.85万km~2,东西长925 km,南北宽453.9km。边界线总长4500km。截至1997年1月1日,全国人口460.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58.5万,占34.4%;农村人口302.2万,占65.6  相似文献   

12.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0,29(5):931-934
缅甸联邦简称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部与中国相邻,东接泰国和老挝,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界,西靠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面积67.7万km2,人口5 540万,计有50多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地表水、地下水与黄河流域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地下水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内流区与闭流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内流区与闭流区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可划分为3个内流区和4个闭流区:内流区内虽然地表水与黄河及其支流无直接的水力联系,但地下水与黄河及其支流存在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应将其划入黄河流域;闭流区内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与黄河及其支流均无水力联系,不属于黄河流域;闭流区的总面积为31225km2,与1977年<黄河流域特征值资料>中划分的闭流区面积(42296 km2)相比减少了11071 km2,即黄河流域集水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应增加11071 km2.  相似文献   

14.
姜玉池 《中国岩溶》2009,28(2):I0003-I0006
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全国岩溶区面积344万km^2,其中碳酸盐岩出露面积9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9.5%。中国岩溶发育具有四大显著的特点:首先碳酸盐岩古老、坚硬、质纯,出露的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为三叠系至前寒武系,使岩溶形态挺拔、陡峭;其次中国岩溶发育主要受到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水热配套,有利于碳酸盐岩的溶蚀、沉积,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再次新生代地壳强烈抬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组在对菲律宾斑岩铜矿考察的末期,听取了菲律宾矿务局和正在该国三描礼士地区进行勘探的加拿大鹰桥镍矿公司关于红土镍矿生成条件和找矿勘探方法的简短介绍,现整理如下,供参考.菲律宾全国现有24个镍矿床及远景区,均属红土型,分布在菲律宾群岛两侧的超基性岩带中.目前已获矿石储量38亿吨,镍品位0.23~4.2%.  相似文献   

16.
季太友  冀传杰 《地下水》2000,22(1):13-13,12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15802km2,南部为山丘区,面积5630km2,占总面积的35.63%,中部为冲积平原区,面积6580km2,占41.64%,北部为滨海平原区,面积3592km2,占22.73%。辖6市、4区、2县,总人口830万人,耕地面积10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9万亩。潍坊市是全国的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庙岛群岛地质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宗荣 《地质论评》1959,19(5):226-226
庙岛群岛在山东蓬莱的北部,其中最大的是长山岛、砣矶岛、隍城岛等,它们与一系列岛屿几成南北走向,把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从渤海海水中连结起来。根据笔者近年在该处所作的比较详细的勘查工作,认为群岛的岩石不是如300万分之一地质图等所  相似文献   

18.
奚小环  李敏 《地学前缘》2013,20(3):161-169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继续推进区域化探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在区域化探方面,完成调查面积82.93万km2(累计完成756.62万km2),发现异常4 708处,经验证发现各类矿产411处,其中有色金属矿产273处,占66.4%,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开展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通过建立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来圈定找矿靶区和进行资源潜力定量预测。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面,完成调查面积26.56万km2(累积完成165.66万km2),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重金属元素成因来源、迁移转化、生态效应与变化趋势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表明,中国土地达到优质级占53%,优良级占33%,较差等级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土壤有机碳研究表明,全国表层土壤(0~0.2 m)平均碳密度仅为3 186 t/km2,且各地区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中国土壤有机碳处于低水平和不稳定状态。“十一五”期间勘查地球化学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深化和延拓地质工作内涵,逐步形成矿产资源评价、生态地质科学研究、土地质量与生态评价、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及基础地学研究等现代地质工作若干重要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9.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6,35(1):203-208
正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东部及南部毗连巴基斯坦斯兰共和国,东北隅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面积近65万km2,人口2850万。阿富汗是多山高原国家,地势崎岖,东北部是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斜贯伸延,将全国划分为北部平原及山麓丘陵区、南部沙漠高原区和中部高山深谷区等3个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化学调查采样分析获得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上堡梯田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结果表明:(1)上堡梯田土地总体质量较好,以优质和良好为主,优质的土壤面积25. 34km2,占27. 51%;良好的土壤面积56. 61km2,占62. 12%;中等的土壤面积9. 5km2,占10. 31%;差等的土壤面积0. 05km2,占0. 054%,无劣等的土壤;(2)上堡梯田内大部土壤显示无公害富硒,圈定无公害富硒农业基地面积63. 26km2,无公害富锌土壤面积26. 35km2,无公害富硒富锌的土壤面积达16. 92km2,具备建立大面积无公害富硒农业基地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