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东风暴雨天气”是指7—9月份发生在对流层低层的偏东气流中,由东风扰动造成的突发性暴雨天气。东风暴雨天气是一种中尺度天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突发性,但它们并非是随机发生和分布的,而是在一定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诊断分析可揭示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特征,从而为该类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提供物理依据。 本文对8例影响浙江的东风暴雨天气过程(最大1小时雨量达20mm且24小时内雨量达80mm以上)进行了诊断分析,以了解这类暴雨天气的环境场特征及产生暴雨的物理机制,进而建立合成的概念模式,可在0—24小时展望预报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6年影响浙江省的两个秋季台风"莎莉嘉""海马"的移动路径、地形影响、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莎莉嘉"台风暴雨属台风远距离暴雨,而"海马"台风的降雨为本体环流降雨;地形、冷空气影响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尤其明显,地形作用和冷空气是"莎莉嘉"台风暴雨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马"台风影响时,冷空气位置偏北,为台风本体环流降雨造成的暴雨;秋季登陆台风与其他天气系统主要是冷空气共同影响的降水需更加关注,同时应更加注重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的统计与动力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对1991、1996、1998年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进行了统计与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形势稳定是1991、1998年梅雨期局部降水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1996年环流形势多变,难以在局地长久维持。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关系密切,暴雨多出现在西北风高空急流的右前方或西南风高空急流的右后方。西南风高空急流造成梅雨暴雨的高层辐散场多由经向风辐散形成,西北风高空急流多出现纬向风辐散,当其与南亚高压东部的经向风辐散配合时往往会造成较强的暴雨,1998年这类情况出现最多。南亚高压东北象限的偏北风对雨区南侧季风反环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疆地区位于欧亚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受复杂地形地貌、天气系统路径以及特殊的大气环流与水汽条件等影响,暴雨突发性强且地域性特征显著。目前,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及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南疆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在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大型外场观测试验,对揭示南疆暴雨的机制机理有了更多启示,对造成南疆暴雨的对流触发机制、高低空系统配置及演变特征、降雨云物理过程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南疆暴雨的气候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水汽输送、降水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回顾,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南疆暴雨研究、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及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降水天气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ICAPS常规地面高空、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降水天气的总体特点、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几次主要降水过程的降水量分布和环流形势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该期间降水天气的总体特点为:降雨过程多、降水量异常偏多、降水的局地性和突发性较强、城区降水多出现于午后和凌晨。奥运期间平均的高空环流形势与常年接近,但从500hPa位势高度沿116°E的时间-纬度剖面图上在40°N一带存在槽脊间隔分布的低高低高的随时间演变规律,经向风分析表明8月8日至14日冷暖空气在华北地区的活动相当频繁,造成了一次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其中,8月8—14日共出现4次明显降水天气,其过程雨量分布特点明显不同,分别为部分地区型、带状分布型、城市中心型、波状分布型。其对应的环流系统属于造成夏季暴雨典型天气型中的副高西来槽型,但处于西来槽和副高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虽然四次主要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相近,但造成的降水分布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物理机制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不同。  相似文献   

6.
近45年山东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迟竹萍 《高原气象》2009,28(1):220-226
利用1961-2005年山东省2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山东夏季(6~8月)降水总量、雨日和暴雨日数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夏季降水气候变化成因,并划分了夏季降水旱涝年.结果表明,山东夏季降水大部分地区为减少趋势,暴雨日降雨强度的变化与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关系更为密切;夏季降水量、暴雨日降雨强度和旱涝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最后用500 hPa位势高度和环流特征量分析了夏季旱涝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环流形势、卫星云图、雷达产品释用、加密自动站降水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青海东部地区出现的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总结出此次突发性暴雨的一些特征,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烟台市暴雨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玉海 《山东气象》2004,24(3):17-18
分析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2003年5—8月烟台市暴雨过程的预报结果,发现当其预报未来24小时有20mm以上降水时,烟台市未来24小时出现降水可能性较大,可结合天气在线、T213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综合判断未来是否有暴雨出现;当烟台市当天已有大的降水时,而数值预报未来24小时有19mm以上降水时,易出现虚假的暴雨预报;对暴雨落区的预报,要仔细分析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场,并结合预报员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秋季连阴雨是华西地区的特殊天气气候特点。连阴雨包括持续性降水和暴雨,由于暴雨的降水量大并且是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所以常常带来较大的危害,因此,目前人们对暴雨的形成条件和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的研究比较重视。本文重点分析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连阴雨降水是与大尺度环流季  相似文献   

10.
广东致洪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广东1949年至1994年发生的12场造成较大洪涝灾害的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的致洪特大暴雨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并具有不同的环流和物理量特征:西北江并发洪水的特大暴雨一般发生在前汛期,暴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暴雨期间环流稳定,锋面降雨系统完整,暴雨层结不稳定面积大;沿海诸河及小支流洪水致洪暴雨多发生在后汛期,暴雨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雨强大,暴雨主要是由于热带气旋的入侵而造成,只在暴雨区附近有明显的层结不稳定,对流现象非常强烈;造成东江及其它主要支流洪水的暴雨则可能是锋面雨也可能是热带气旋雨,稳定度指数及分布状况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对2006-06-03西安、咸阳突发性暴雨天气进行预报讨论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①预报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环流形势非常复杂,天气系统演变规律难以把握,对造成影响的中小尺度系统很难捕捉;高原东部低涡、切变突生机理认识不清;冷空气强度及入侵路径不明晰。②这次突发性暴雨天气是由贝湖冷涡东移、高原上多短波槽活动,东高西低形势建立,提供了大降水发生的背景条件;高空冷槽、上升运动、低涡辐合区汇合并叠加在西安、咸阳,为该地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突发性暴雨产生在深厚的水汽层结、水汽辐合及强烈的持续上升运动区,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形成区,对流发展,强烈的低涡辐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形成与暴雨过程同步,辐合中心出现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是造成突发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2006—06—03西安、咸阳突发性暴雨天气进行预报讨论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①预报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环流形势非常复杂,天气系统演变规律难以把握,对造成影响的中小尺度系统很难捕捉;高原东部低涡、切变突生机理认识不清;冷空气强度及入侵路径不明晰。②这次突发性暴雨天气是由贝湖冷涡东移、高原上多短波槽活动,东高西低形势建立,提供了大降水发生的背景条件;高空冷槽、上升运动、低涡辐合区汇合并叠加在西安、咸阳,为该地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突发性暴雨产生在深厚的水汽层结、水汽辐合及强烈的持续上升运动区,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形成区,对流发展,强烈的低涡辐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形成与暴雨过程同步,辐合中心出现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是造成突发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突发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明 《气象》1996,22(4):27-31
使用吉林省54个气象站1960-1992年逐日、逐时降水资料,分析定义突发性暴雨过程,并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各种突发性暴雨进行了分析,得出它们之间在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此类天气分析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4.
永州地区一次春季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环流背景、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特征、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对2013年3月25日晚到26日永州地区的暴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气流平直多波动,低空西南急流发展强盛同时配合北方冷空气南下是该次暴雨发生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回波移动缓慢,维持时间长,造成的累积降雨量大;暴雨区主要位于能量锋区及其南部区域,降雨的落区和移动趋势与能量锋区及水汽输送中心的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潘杰丽  朱明 《广西气象》2007,28(A01):16-19
通过对2006年钦州市4月7~8日突发暴雨天气个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钦州突发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为近地层(925hPa)的切变线。还有有利的高低空的物理量场和能量场配合。  相似文献   

16.
北海夏季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6月25日受0806号热带风暴风神登陆后的台风槽影响,我市连续四天出现了中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受西南季风、高空槽和850hpa低涡切变及台风环流影响,广西自北到南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这次风暴的残余环流衍变对我市的影响时间较长,6月29日北海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本文通过地面和高空常规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进行天气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寻找暴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钟晓平 《四川气象》1998,18(1):1-6,13
利用云图分析系统对1995.8.23突发性暴雨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四川盆地内突发性暴雨过程的一种云系演变机制。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大尺度辐合系统本身有对应云系出现,但不会产生降水。在其前方的暖区中由于中度作用产生强对流云图,通常表现为孤立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审高强度降水的直接产生系统。但这类中尺度对流体的降水通常是离散的。大尺度系统云系和中尺度对流体合并可以改变中尺度对流体的演变进程,延长期 内部  相似文献   

18.
黔南初春暴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先林 《贵州气象》1995,19(1):9-10
本文从初春暴雨的降水事实着手,对黔南30多年来的初春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黔南初春暴雨有其共同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而且属于冷锋低槽暴雨类,并在夜间的几小时内完成,黔南初春暴雨分为锋前暴雨和锋后暴雨,二者条件要求各异,然而,二者锋面上都有完整的气旋波,并有西部小槽迭加到锋面上,这几乎是初春暴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近40年汛期突发性大暴雨的资料分析,总结出了造成我省汛期突发性大暴雨的六类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并根据智能数据库所提供的各类暴雨的环境物理条件。建立其由副高后部系统(三类)影响造成的突发性大暴雨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0.
天气形势调整过程中连续暴雨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天气尺度背景及形成连续暴雨的物理量条件的基础上,找出连续三天暴雨的成因:由于大范围形势调整过程中同一低压系统在不同的环流形势配置下造成的,是天气形势调整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通常概念上由于大范围环流形势稳定、有利降雨的系统得以持续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