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值模拟在反演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矿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以涌水量预测居多,但对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反演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马坑矿区开采条件下关键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的事实,以矿区岩溶裂隙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动态及涌水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反演了矿区目前存在的若干重大水文地质问题,对矿区的边界条件、充水来源及途径、地表入渗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方法也是对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的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2.
露天部分     
一个露天开采的矿床从发现到采完,是一个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按照工作的顺序,可将它分为普查找矿、矿区评价和矿区勘探等几个阶段.矿区勘探包括矿床开采前的"地质勘探"和矿床开采过程中的"开发勘探"(即"矿山地质勘探")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的识别与评价是开展废弃矿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全面梳理国内外废弃矿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废弃矿区旅游资源识别、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废弃矿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仅停留在矿业遗迹、矿业遗产层面,缺乏对矿区天象、气候等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重视;旅游资源的评...  相似文献   

4.
海南矿区,是一个以盛产优质铁矿石和铜、钴等多种矿产而著称的矿区.现据前人工作成果,结合我们几年来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矿区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提出以下认识.一、矿区地质简况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华准地台华夏褶皱带南海隆起的西北部.地层除第四系冲积、坡积层外,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奥陶系(?),为一套由砂页岩、白云岩、泥质自云岩互层的浅海泻湖相沉积,岩相和厚度变化大,并受到  相似文献   

5.
不断增加工业储量,保证矿山生产持续稳定,是矿山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找矿地质工作者坚持地质综合研究,不断认识成矿规律,在为矿山生产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仅就深化成矿规律认识,指导找矿勘探,满足矿山生产需要方面,作一简要总结.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辽东营口-宽甸古隆起中部,本溪-草河口复向斜南缘. 矿区地层为前震旦系辽河群上部变质岩系,上覆盖县组云母片岩,下部为大石桥组地层.大石桥组自  相似文献   

6.
西裘铜矿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裘矿床是一个中型黄铁矿型铜锌矿床.它在华南首次发现曾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现在矿区勘探已经结束,笔者根据矿区工作晚期所出现的一些新地质成果,结合以往的资料,就矿床特征及其成因问题,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阿舍勒铜锌矿床三维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研究阿舍勒铜锌矿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该矿区的地质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可能,根据该区的地质工程资料,探索性的利用目前世界上较优秀的VULCAN软件系统建立矿区的钻孔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建立矿体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而建立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矿体储量的估算,这将对深部地质的认识和矿山开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煤炭资源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又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视角出发,从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分析阐述了煤炭矿区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与影响,建立了矿区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并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分类和煤炭矿区建设生产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开展了萨尔朔克矿区成矿规律研究,实现深部找矿靶区定位预测,并依托矿山勘查进行验证.研究采用Geomodeller三维建模软件创建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逐步发现了前期对矿区地质认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错误,有利地促进了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通过建模发现矿区存在上、下两个储矿空间(矿囊),宏观上呈串珠状...  相似文献   

10.
白云鄂博碳酸岩矿床的成因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白云鄂博矿区地质工作的深入,对矿床的认识也逐步深化.鉴于矿床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元素和矿物组合,因而对其成因解释众说纷云.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几年来的地质工作实践,本文着重讨论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矿区位于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内蒙地轴北部边缘.在矿区东南20公里的黑脑包一带,出露五台系基底片麻岩;矿区北15公里进入蒙古地槽,出露石炭纪灰岩. 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不整合于五台系之  相似文献   

11.
休瓦促钨钼矿区位于义敦地体南段,是该区域唯一存在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和新生代酸性侵入体直接接触形成复式岩体的矿区.目前尚未对该复式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开展过系统深入研究,限制了对该矿区及区域构造事件和岩浆演化的认识.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东矿段黑云母花岗岩,西矿段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  相似文献   

12.
大宝山大陆次火山—火山活动和矿床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宝山矿区是个拥有多类金属矿床的矿区.我国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979年笔者与黄伯宏、曾世伟等在矿区进行了地质调查研究,认为本区中生代曾发生过大陆次火山-火山活动,产生了一套陆相侵入-次火山-火山杂岩(以前曾有人怀疑有火山岩存在),形成一个侵入喷发岩浆分异-部分表生再(改)造成矿系列.此后,我们继续做了一些矿床地质研究,进一步加深了认识.现按笔者的初步研究资料,并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对矿区  相似文献   

13.
永平矿区勘探初期,江西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地矿部第九物探大队904队、地科院等单位分别在矿区及其外围作过土壤测量、磁法、自电和岩石测量等物化探工作.1981年我们对矿区以往物化探成果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初步研究,认为矿区土壤测量效果最佳.经对全区多元素土壤异常的剖析和岩矿地化特征对比,对这种复杂类型矿床的地化异常模式有了初步认识,为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提供了一定的地化资料,现将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作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14.
山南矿区横涧、岗上英、石马山矿床历经40余年开采,资源严重危机,急需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在深化矿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关键成矿要素及铀矿化定位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矿区内三个铀矿床均可归属为斑岩型铀矿床,据此明确了接替资源勘查找矿目标及技术思路.基于相似类比和地质异常理论,通过攻深找盲物化探技术,提取了各类铀成矿信息,对矿区深部及近外围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并进而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实践证明,山南矿区应用模型找矿,实现了矿区接替资源的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15.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是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过程;而矿区疏干堵水等治水工作,则是在勘探认识的基础上,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改造和利用过程。这二个过程,先后连接,关系十分密切。 解放后的三十年来,设计、生产部门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矿区水文地质报告,合理地解决了许多矿山的治水问题,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但是,也有不少水文地质报告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确,甚至错误,给矿山生产建设造成很大损失。如山东莱芜业  相似文献   

16.
470矿区是个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区。近年来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区资料,进一步研究了矿区地质构造特征,提出了矿区是受火山塌陷构造控制的新认识;同时对矿区地层层序及其时代归属作了较大的变动,认为含矿围岩-粗面岩应归属于侏罗纪。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矿床经过普查找矿和矿区勘探,都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但在矿区勘探结束后,对矿床地质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在矿山基建和生产中,还要开展大量地质工作.纵观普查找矿、矿区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总结矿山地质工作的经验,将有助于确定对矿区勘探的合理要求,也能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水平.现以我矿矿山地质工作的几点经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矿山坑道的水文地质调查,检验我们在勘探时期对矿区水文地质的认识及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可靠程度,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以求认识上逐步符合实际,并对今后的矿区水文地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现就几个已开采多年的矿区,对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作一概略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成矿区(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学的核心内容,成矿区(带)的划分和研究是成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科学表达,同时是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成矿单元,是服务于勘查决策的主要载体。文章根据全国成矿区(带)划分意见,对甘肃涉及的4个成矿域、8个成矿省及12个Ⅲ级成矿区带进行分析和研究,依据省内区域矿产空间分布的集中性和区域成矿作用的统一性原则,重点讨论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作用与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容矿围岩时空分布一致性或相似性;参考区域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特征,划分Ⅳ级成矿区(带)26个,Ⅴ级成矿区(带)94个。明确各级成矿区带地质意义及显著特征。文章指出本次对甘肃省成矿区带的划分具有探索性,随着认识不断深化,成矿区带的研究和厘定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20.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找矿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早古生代陆缘裂谷环境,含矿地层为滩间山群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矿区地质勘探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但因地质条件复杂,90年代前矿区的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程度较低.1998年邓吉牛等按喷流沉积成矿和向斜控矿的思路,重新研究矿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2001年深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近几年,作者等通过对矿区和柴北缘成矿规律深入研究,在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和矿床结构认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