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浅海和丰富的热带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一个世界重要的渔场,同时南海周边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心,关系着东南亚及相邻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虽然南海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由于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的有效性.在对南海地区海岸湿地利用的现状和退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的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扭转南海的环境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桂西山区指广西天平山、驾桥岭西麓—大瑶山东侧—莲花山、十万大山西北麓一线以西的丘陵山地地区,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59%),人口1770多万(占广西人口总数的43%)。当地是广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一、桂西山区的优劣势 桂西山区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南海,位于我国弓形沿海带南部。这里属我国南北能源带南段,既是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区,又将是大西南进出口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3.
江西井冈山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井冈山的区域地学背景,总结出井冈山区域地貌的5个特点: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悬殊的地势高差、丰富的地貌类型、独特的盆岭相间格架和壮丽的地貌景观,进而从构造、岩性和气候等3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地貌特征的形成机制。这对揭示保护区的自然科学价值和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正>南岭山地作为华南地区的天然屏障,其地理学意义重大,水文上是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气候学上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地表形态上是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行政领地上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的地缘交界处,地貌类型上拥有典型的丹霞山和喀斯特地貌。同时,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足使其堪称具有世界意义的动植物资源宝库。也正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该区域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入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形小气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寿波 《地理研究》1986,5(2):90-101
我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因此,研究地形小气候对于了解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小气候与山地气候不同,前者是指相对高差在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距离在10米到10公里范围内的小的起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的数值和个别的天气现象上,且局限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  相似文献   

6.
《热带地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门类,重点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具创新性、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该区资源调查和经济开发规划专题论文,学术动态、综述、简讯等。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对农、林、水、  相似文献   

7.
湖南山区综合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位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地至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境内山峦重叠,丘岗起伏,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现就湖南山区的自然特点及综合开发利用问题,谨表刍荛之言,以祈抛砖引玉。 一、山区的自然特点 (一) 面积广,坡度陡,高差大 湖南总面积31774万亩(2118.3万公顷),山地(坡度C>25°,高差>200米)、丘陵(坡度15°—25°,高差60—200米)和岗地(坡度5°—15°,高差10—60米)占全省面积的  相似文献   

8.
<正>夹金山属邛崃山脉的南支,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呈近南北走向,行政区划上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雅安市宝兴县北部和西部、天全县西部,山脊海拔4 000~5 100 m,最高峰为康定县和宝兴县交界处的一座山峰,海拔5 338 m。其西侧为大渡河,河面海拔1 400~1 700 m;东面是宝兴河和天全河,宝兴河上游宝兴县城附近河面高程约1 000 m,天全河在天全县城一带河面高程仅740 m左右;河谷和山岭的高差巨大,地势陡险,峭壁如削。夹金山植被茂密,森林资源丰富,为濒  相似文献   

9.
基于前人和自己已有的工作,将南海的波浪能资源与其他各种清洁能源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发现:南海具有较为丰富的、适宜开发的波浪能资源,且南海也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南海实行海浪发电为主,波浪能、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热带地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门类,重点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具创新性、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区域资源调查和经济开发规划专题论文,学术动态、综述、简讯等。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对农、林、水、交通、工业、城建、  相似文献   

11.
南海波浪能资源与其他清洁能源的优缺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和自己已有的工作,将南海的波浪能资源与其他各种清洁能源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发现:南海具有较为丰富的、适宜开发的波浪能资源,且南海也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南海实行海浪发电为主,波浪能、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特征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受季风气候和海陆分布的影响,中国热带不如其他热带国家那样典型,热带界线也不够规则和明显,大致有如下特点:(1)热带地区分散,不连续;(2)东西跨度大,从台湾到滇南热带的跨度长达2500km,而面积只有80000km~2;(3)北部热带界线从形态上呈断续和凹凸状;(4)东段和西段自然条件差异大,东部为丘陵、台地、海岸带、岛屿、半岛、海洋,橡胶主要种在丘陵、台地上;西部为内陆、高山、深谷、坝子,橡胶作物主要种在山坡和坝子上。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将中国热带从东到西分为四个区:(1)台湾南部;(2)海南和雷州半岛;(3)滇南;(4)南海诸岛。  相似文献   

13.
试论广西自然带及其生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正确认识广西自然带的必要性广西位于我国南部,濒临热带海洋,处于北纬20°54′——26°20′,东经104°29′——112′04°之间,属低纬地区。北回归线位于全区中部偏南位置。地势上大致从北向南倾斜。由南海海面进入内地的潮湿气流能长驱直入,从而使广西全区形成自南而北的水热差异,与水热条件相适应的土壤、生物也形成相应的纬度差异,使其自然带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关于广西自然带的划分,目前的看法是:“广西几乎全部位于亚热带范围,南部属南亚热带,北部属中亚热带”。只有“涠洲岛和斜阳岛,虽已具热带农业气候特征,但其面积小,故未作热带范围划出”。常见于政府文件和报刊文献的说法,自然是“广西地处亚热带”了。我国目前所划分  相似文献   

14.
<正>《热带地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门类,重点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具创新性、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区资源调查和经济开发规划专题论文,学术动态、综述、简讯等。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对农、林、水、交通、工业、城建、环保及图书情报部门和各级决策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大专院校地理系师生撰写科研论文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5.
《热带地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门类,重点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具创新性、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区域资源调查和经济开发规划专题论文,学术动态、综述、简讯等。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对农、林、水、交通、工业、城建、环保及图书情报部门和各级决策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大专院校地理系师生撰写科研论文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胡炳清 《中国沙漠》1990,10(1):65-71
哲里木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东与辽宁、吉林两省相接。地形轮廓呈"凸"形,向北西倾。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中部为西辽河平原,东宽西窄,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向东缓倾,西端海拔为400m,东端约200m,在西辽河下游干支流沿岸冲积平原上,经风力吹蚀搬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地,称为科尔沁沙地;南部为丘陵台地。中南部地势的另一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程维明  柴慧霞  周成虎  陈曦 《地理研究》2009,28(5):1157-1169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本底数据的最新新疆地貌数据,能提高定量化地貌格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利用地学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最新新疆地貌数据,定量化分析了地貌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大地貌单元中,平原地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1/3;(2)地势分级,中海拔地貌占绝对优势,约占全疆总面积1/2;(3)形态类型中,丘陵地貌在地势起伏中占主导地位,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两大沙漠中,以沙丘形式分布;(4)基本地貌类型,中海拔丘陵最多,占总面积的21.417%;(5)成因类型中,流水、风成和干燥作用占主导地位;(6)受不同形成条件和控制范围的影响,新疆成因类型的分布特征随着海拔和起伏的变化而变化;(7)总体上,新疆地貌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两大特征:水平环形特征和垂直地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山地土壤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土壤泛指其形成环境和历史演变过程以山地和丘陵为背景的土壤。我国的山地丘陵区存在着丰富的土壤资源,它们不仅直接养育了这些地区的居民,还为城市和平原居民、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动植物资源。我国天然森林资源的主体是由山地土壤抚育的,山地土壤系统的稳定更是维系山地丘陵本身和各种级别的流域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的枢纽。因此,山地土壤开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南海问题的大周边地缘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如今海洋国土存在重大争议,南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南海周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缘环境也越来越为复杂。本文以南海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南海地理区位中的要素联系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缘环境进行探讨。结果得出:南海问题是涉及多元利益和跨国机构关联的复杂问题,南海周边是一个包含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和具有复杂组织机构关联的"大"周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是超出地理毗邻的"大"地缘环境,中国南海的维权维稳势必要在域内双边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地缘环境、国际多元多边地缘环境等构成的大周边地缘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一、豫南山区概况 本文所讨论的豫南山区,包括固始、商城、潢川、光山、新县、罗山、信阳(县、市)、桐柏、沁阳、确山共11个县市,土地面积22391平方公里,人口6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2.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13.62%、8.92%、9.14%。 本区位于东径112°50′~116°00′,北纬31°20′~33°10′之间,处于大别山和桐柏山北侧,南与湖北省毗邻,北与沿淮平原接壤,西为南阳盆地,东连皖西丘陵山地。地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全区土地构成,山地、丘陵、平地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因地处北亚热带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