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地球     
程捷 《城市地质》2000,12(3):28-33
在这繁花似锦、浩瀚无边的宇宙中 ,漂移着一颗璀璨的星球。你说她美丽无比 ,是宇宙中的一颗明珠 ,这并不过奖。因为她拥有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绿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原 ,还有充满生机、活泼可爱的动物 ,以及高度发达、极其智慧的人类。在我们现今所了解到的宇宙中 ,还没有发现另一颗星球拥有这些景象。这颗美丽而灿烂的星球就是我们与之日夜想伴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宇宙之大和时间之久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今所了解的宇宙至少存在 1 50亿年之久了 ,空间达 2 0 0亿光年。如果把地球与宇宙比较的话 ,光穿过…  相似文献   

2.
一、构造序次的基本概念在第二讲里,我们介绍了构造形迹的力学分类、各种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及其组合关系,这是认识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工作,对于构造形迹之间的内部联系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在探讨结构面的力学本质及其相互联结时,我们了解到同一岩块或地块在同一方式动力作用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构造形迹,是一连串  相似文献   

3.
地球运动周期性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匡仁 《地质科学》1976,11(1):23-41
周期性是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现象。从宏观空间--天体的运动,如银河系的旋转,太阳黑子的活动;到微观世界--基本粒子的运动,相同或类似现象在时间上莫不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周期性已逐渐地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从昼夜的交替及四季的递变认识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通过天文观测又进一步认识了日、月蚀出现的周期及其他一些天体运动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继进 《地质科学》1975,10(3):199-202
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海陆变迁正是这种运动着的大自然留下的一种最明显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太阳系星球的物质状态、形态面貌、体积、物质密度、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角动量等作为根据,研究它们在宇宙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太阳系(乃至宇宙星球)是在46亿年前,宇宙中一个巨大灼热的星球,在高速度左旋旋转(公转和自转)运动的过程中,从尾部分离出来的物质,经过……恒星、行星和卫星依次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海底扩张和板块的水平运动现象,阐明了与板块边界相联系的岩浆活动。但大量资料表明地球历史上岩石圈板块与软流圈是同步耦合运动的,而不是在软流圈上滑移。全球扩张与俯冲的不对称性现象也是不吻合于板块构造理论所期望的。安第斯弧作为洋陆俯冲的典范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上均缺少证据。对于与俯冲带相关的弧后引张、大陆增生、地壳物质返回地幔和成矿作用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大火成岩省所揭示的岩浆活动现象超越了板块构造的格局,并发生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和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大火成岩省学说所解释的大陆增长、地壳物质返回地幔和成矿作用过程完全不同于板块构造学说。驱动地幔柱的深地幔对流假说允许岩石圈板块与下伏软流圈一起运动,吻合铅同位素所揭示的岩石圈与软流圈长期耦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 ,人们通常认为是宇宙形成于大约 1 5 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英国自然杂志近期报道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 ,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宇宙不是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根据新的数学模型研究认为 ,宇宙一直经历着无休止的产生和消亡的循环过程。这一新的循环模型 (cyclicmodel)的建立 ,搬开了前人宇宙形成理论中一直存在的绊脚石 ,即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大爆炸前的宇宙存在形式。因为这一模型所依据的新数学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许多宇宙学家对该假说持慎重态度 ,还有一些持批评态度。循环理论的创立者英国剑桥大学的NeilT…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从宏观上研究太阳系星球起源,并创立一种新的宇宙起源观点,暂称巨星依次分离说。这个假说的建立,主要是根据过去天文学、行星地质学和地质学中,已经取得的实际资料和各种数据,经过全面系统的综合对比研究,在总结出太阳系星球间内在育机联系及其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巨星依次分离说的基本观点,认为太阳系星球起源,都是在统一机制下产生的。具体的说,卫星起源是在行星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泼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行星起源是在太阳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太阳和恒星起源是在银核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银核和河外星系核起源是由它们环统运动星球,在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产生的;……。从而可以推断出,宇宙星球起源是在46亿年以前一个相当遥远的时期,在宇宙空间上曾出现一个巨大灼热的星球,在高速度左旋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灼热物质,经过波状旋转运动发生依次分离产生的。太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时间在50—46亿年间。这个假说的提出,对太阳系星球出现的天文现象,无论是星球体积、物质密度和角动量,及在宇宙空间上出现的分配特点,这是星球运动方向等,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地下水时,不应该忘记它是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地质条件)密切联系着的。显然,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时也不应脱离地质环境。如前所述,地下水参与自然界水的总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与各种各样的介质接触,而水又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因此便溶解了各种离子、分子、县浮物、气体、微生物等。事实上在自然界中“纯”水是找不到的,正确些说,地下水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溶液。由于地下水的环境与经历各不相同,这种溶液性质就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了。  相似文献   

10.
鄂西重力地质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承辉 《地球学报》1995,16(1):28-35
综观鄂西地区岩崩、滑坡、坍方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生,笔者认为大宇宙天体运动控制下的内动力和地质基础背景是其成生变形的主要因素,而与大宇宙天体运动有关的各种外动力条件的影响和变化及人类与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则是其成生发展的诱发因素。两种变量(即内、外动力)和天体运动的有机组合与变化趋势,使地质灾害成生的类型及其频度、强度、破坏(形变)特征及变形机制不尽相同,变形特征多样。在发生时间和灾害规模上多受天体运动变化规律所制约。据此可对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有确定性运动和随机性运动两大类型,对一个确定性的系统,在确定性激励下,响应也是确定的,自牛顿建立运动学定律以来,经典物理学认为宇宙间的基本定律是确定性的,只要建立了方程,就可依据初始条件来确定随后的行动.“只要给我宇宙中所有质点的初始条件,我就能算出将来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是宇宙形成于大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英国自然杂志近期报道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宇宙不是一次大爆炸形成的,根据新的数学模型研究认为,宇宙一直经历着无休止的产生和消亡的循环过程。这一新的循环模型(cyclic model)的建立,搬开了前人宇宙形成理论中一直存在的绊脚石,即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大爆炸前的宇宙存在形式。因为这一模型所依据的新数学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许多宇宙学家对该假说持慎重态度,还有一些持批评态度。循环理论的创立者英国剑桥大学的Neil Turok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是宇宙形成于大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英国自然杂志近期报道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宇宙不是一次大爆炸形成的,根据新的数学模型研究认为,宇宙一直经历着无休止的产生和消亡的循环过程。这一新的循环模型(cyclic model)的建立,搬开了前人宇宙形成理论中一直存在的绊脚石,即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大爆炸前的宇宙存在形式。因为这一模型所依据的新数学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许多宇宙学家对该假说持慎重态度,还有一些持批评态度。循环理论的创立者英国剑桥大学的Neil Turok和…………  相似文献   

14.
元素的丰度、克拉克值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且常用的两个基本概念;但也有些人对二者常混为一谈,将二者与具体的各类岩中化学成分的平均含量的概念相混淆,用的也比较混乱。其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元素的丰度(abundance of elements)指元素在任何宇宙或地质体(太阳、行星陨石、地球、地壳、侵入体等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平均含量。元素在太阳系的平均含量称为元素的宇宙丰度,在整个地球中的平均含量称为元素的地球丰度(或地球的元素丰度),在地壳中的平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近年来所发表的一些有关新地质构造运动的报导对我俩有很大的启发,笔者观察了整个辽河流域的地貌以及辽宁平原边缘——鞍山区的一些地质现象以后也深深体会到这种运动是很普遍的。就整个辽东半岛的海岸为下沉海岸地形来看,又证明整个山区与平原  相似文献   

16.
东西构造带形成机制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早在二十年代初期,李四光教授在研究中国和东亚各种类型构造体系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地壳表面存在着沿一定纬度分布的东西向构造带。以后又进一步讨论了它们长期发展的历史和它们在全球的规模。他从不同类型构造体系在地壳上分布和排列的规律,探索构造运动的起源,认为这些构造体系所表现的方向性显然与地球的旋转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的成生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地球自转角速度发生变化时,它的离心惯性力也随着发生变化,离心惯性力的水平分力推动着地壳的定向水平运动——经向和纬向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17.
过去天文界对宇宙星球的研究,几乎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地球以外星球的分布位置、大小、物质成分、物质密度、物质状态、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产生时代等一般的特点上,而对过去已发现的星球,在宇宙空间上分布所组成形态面貌出现的特点,还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宇宙的形态面貌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本文以天文界过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宇宙星球空间上的组成形态面貌及宇宙星球出现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推论:组成宇宙空间上星球的层次和数量是无限的;它们随着层次的增高,体积也越来越大,甚至是无限的;宇宙星球组成形态面貌出现的基本特点是呈一个类似于无限大椭圆形的铁饼状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种类的增多以及精度的提高、宇宙飞船的成功),宇宙间上的研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及推论,只是想引起人们对宇宙空间进行广泛的研究,以促进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地质     
一、什么叫回归分析 简单地说,回归分析就是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着的,各种现象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实际上都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考察和研究它们之间联系的规律,并加以利用。从数学观点来看,就是各种变量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熵原理如何制约着大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原理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可是当谈到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时,则常常是指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似乎熵原理(或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制约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熵原理是否制约着大气?它是如何制约着大气的?现将我们对此所做的研究工作与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一、找到了新的分析工具——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板块构造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革命性的进步。30年来,我们获得的经验表明,现代板块构造在岩石圈和软流圈物性、三种板块运动形式、扩张和俯冲的均衡以及板块运动原因等都与经典板块构造有很大不同。同时,它仍有一些问题和缺陷。世纪交替之时,随着象地震层析成像等新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建立新的全球理论来取代板块构造。新理论应该包括整个固体地球,岩石圈是分层的,而且地球内部的对流准自动地进行。同时,地球层圈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还应该承认,构造圈(岩石圈+软流圈,深至400km)中以板块构造为主,而在软流圈之下地幔柱构造起控制作用。在所有的上部层圈能够探测到抬升或下降过程中热—物质流之间的补偿。整个地球历史中,地球和其层圈的内生过程,包括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相互作用的变化,具有旋回性和方向性。由此,地球体积呈脉动性变化是必然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宇宙因素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