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七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24—29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与会代表来自25个国家,共560人。一般会议讨论内容几乎涉及同位素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专题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地球的开端——从宇宙尘到行星形成、地球的第一个10亿年、地壳地幔和大气圈的同位素演化、地质历史中的界线事件、岩石的热历史和地表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六大领域,它们基本代表了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有了新的发展。同位素年代学作为地质科学领域的一支新学科,即核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边缘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位素年龄和同位素演化的研究逐步完善,测试技术和精确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地质学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而普遍应用。为了提供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床地质研究等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变质岩地区同位素地质学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三方面的内容。该文以年代学内容为主,辅以Nd同位素地球化学。 1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对变质岩地区,同位素年代学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内容,离开年代学的研究,就谈不上现代变质地质学。变质岩样品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可能反映变质岩原岩的成生年龄,也可能代表变质事件的年龄,甚至可能反映变质作用以后叠加的热事件年  相似文献   

4.
第八届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国际讨论会学术报告内容简介1994年6月4日至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第八届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国际讨论会(ICOG-8)。会议论文总数为745篇,其中427篇进行了分组报告...  相似文献   

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协会(IAGC),英国皇家学会(R·S)以及国际地科联(IUGS)和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等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学大会于1986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英国剑桥举行。这是四年一度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界国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大会(ICOG-9)于1998年8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五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同位素地质学及相关科学专家参加了这一盛会。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ICOG大会,又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ICOG...  相似文献   

7.
为总结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历史经验,回顾了我国从变质岩石学到变质地质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大量文献,分3个阶段和8个方面总结了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取得的进展.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变质作用年代学、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蓝片岩、变质流体和变质岩化学动力学方面与世界研究基本处于同步水平,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历史的回顾,表明变质岩的研究已经从变质岩石学转变为变质地质学,已经从单一的岩石学研究转变为以变质岩为基础,变质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构造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变质岩和变质地质领域我国有一些区位优势,但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各种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变质地质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变质地质学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及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SCI、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GEOREF等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对1993—2003年国际及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论文产出的主要领域、国家、机构、科学家和期刊,对中国地球科学论文产出的主要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论文产出、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国际1%顶尖论文数量对比反映中国的科学影响力。结果表明,国际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论文增长很快,占地球科学相关主题领域论文的比例也比较大,但中国生态学研究论文无论从占国内22个学科论文产出的比例,还是从占全球该领域的比例来说都有较大差距;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研究重点在地球化学、金属矿产和能源的经济地质学,但在环境地质学领域研究相对较少,而国际上环境地质学研究论文的发展已经大大高于传统的地质学论文。  相似文献   

9.
同位素地质学(或称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各种化学元素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和运移规律,进而认识地球物质运动、演化过程,解决地质问题的一门地球科学分支.根据它所依据的原理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同位素地质学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两部分.近20多年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初以来,国际性月球样品的研究活动促进了同位素地质学在技术上的全面发展,出现了高精度的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超净化实验室,加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一八六九年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之提出及随后被一再证明的历史,是众所周知的。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将其作为“精密科学”中的例证,说明了自然辩证法“是在化学领域中取得了最伟大的胜利”。 百余年来,周期律的本质获得了愈来愈深刻的阐明,周期表的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进、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它作为当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基石之一——“宇宙物质世界的精密科学地图”,得到了举世公认。也正是在此基地上,开拓了包括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宇宙化学、量子力学(或量子化学)、原子物理学、稳定同位素(核素)地质学和放射同位素年代学等一系列极为活跃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以来,放射性的发现,使同位素地质学应运而生。一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利用放射性提供的测量岩石与矿物年龄的精确方法,不断完善对我们栖居的地球的认识,促进了地质年代学向定量化发展。还对地质学的重要问题如构造、地层、岩浆活动、矿产形成等提供了认识的重要依据。近二十年来,同位素地质迅速发展。测试技术的改进,数据精度的提高,使以往不  相似文献   

12.
地层学作为基础学科,其研究跟随和服务于地球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中国确立的10枚"金钉子"已经成为国际地层标准的重要内涵,对关键地史转折期和重大地质事件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已为国际同行瞩目。在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时间(地质年代)是最基本的要素,其分辨率已在部分地区和时代达到了从百万年级至万年级精度的提升。地层学正在依据自然规律和研究的需要,构建地质学的时间单位谱,提供与人类社会接轨的时间单位和地质时间坐标。国际Earthtime(地时)计划正努力通过对不同定年方法和实验室产生的年龄数据进行校正和整合,逐步提高各种定年的技术和水平。中国定年的技术、流程等尚未统一,精度有待提高,更缺乏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合作与数据资源整合。要实质性地提高国内精确定年水平,仅靠单个实验室加入国际Earthtime计划是不够的,需要整合国内力量,联合国内实验室合作进行高精度定年,促进国内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采用国际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国际标样稀释剂等办法开展高精度同位素测试;更为重要的是汇集多领域地层学家开展综合研究,于是,"地时-中国"(Earthtime-CN)计划应运而生。"地时-中国"计划的目的是在中国形成一个发展和应用高分辨率地质年代表的研究平台;意义是建立与国际Earthtime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组织国内年代学和定年技术之间的联合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国高精度地质年代学和定量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影响;任务是在国际Earthtime计划中,更强调不同学科的共同运作。在协助国内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更新技术方法,开展高精度同位素定年之外,围绕环境变迁与生物演化对具体地层界线进行多方位年代学和多重地层学研究,致力于强化定年精度及其可比性。"地时-中国"计划不应是单一学科研究,也不仅限于定年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单一年代学方法难以彻底提高时间精度和解决对比问题。"地时-中国"计划将比国际Earthtime涉及领域更广泛。在同位素定年之外,更要强调生物地层、磁性地层、旋回地层、化学地层和定量地层学的联合攻关。由此构建的定年标准和工具方可使地质年龄达到前所未有的时间精度和分辨率,并可应用于地学各个领域,从而逐步完成中国与国际地层的准确对比;另外,她将紧密配合"深时"研究,赋予地质历史以多维空间,使一系列有关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重大地质事件、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突变等重要科学研究具有全球整合的渠道与框架,进而为系统地球科学研究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八十年代地球科学前沿的国际性多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大地测量学)研究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地球资源和减轻灾害的纲要”,是在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领导下,由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组建的.它是五十年代以来地球科学领域一系列国际多学科规划(如1957~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六十年代的国际上地幔计划、七十年代的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等)的继续.  相似文献   

14.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1995,15(4):316-323
核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自然界物质千差万别,就其本质来说是由核子决定的。对核子的研究不仅是物理学,也是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一个主题。核子理论在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侯德封先生提出的核子地质学,开拓了地学研究的新领域。核转变能是地质作用的主要动力,放射性衰变规律为地球演化建立了准确时钟,同位素分馏为探讨地球演化、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位素示踪是地质探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核子地质学把地球科学与基础物理学、天文学、古气候学及其它科学和现代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构造年代学——当今构造研究的一个新学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年代学研究为例阐述了构造年代学。它是90年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构造年代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为:进行区域构造分析和典型地区构造解析;根据具体地质构造情况和研究目标的要求选择同位素年代测试方法和进行同位素年代的取样、选样和测试;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建立构造年代学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16.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三十年来,由于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水的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水文地质学的现代研究方法之一。水文地质工作者不仅研究水的化学组成,即溶解于水中的盐类的化学组成(水文地球化学)而且进而研究水本身及某些溶解盐类的同位素组成,以获得传统方法不可能得到的一些重要水文地质信息。 同位素技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领域,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同位素水文地质学(Isotope Hydrogeology),或称为同位素水文学(Isotope Hydrology)。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包括用人工同位素示踪研究局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用环境同位素研究较广泛的水文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问题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分支,后一个学科分支就是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7.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震旦纪裂陷海盆环境,矿床因属典型的热水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18.
<正> 陈国达教授提出的地洼学说大地构造理论自诞生至今已35周年,它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发展,而且在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在不断扩大,如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随着同位素地质学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同位素地质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应用于解决构造地质学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世纪同龄人的我国地质学、地球化学先驱、奠基人和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侯德封先生(1900-1980),生逢我国现代地质科学从初起至成形而蓬勃发展的风云际会之时,自北京大学校门走出,从矿业第一线技术人员起步,历经农商部(农矿部、实业部),晋绥矿产测勘局、四川地质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任职,将其毕生精力全部贡献予我国地质与地球化学事业,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在中国地质学、地球化学里很难找到一个学科或领域没有侯徳封先生的影响所在。诸如领导祁连山综合考察.黑龙江流域地质考察、三门峡水土保持考察、海南岛红土沉积考察、煤炭及锰矿资源勘查,部署西北石油地质调查,支持陆相生油理论,开创稀有元素及稀土元素研究,提出铀矿地质学基本理论,创建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化学及核子地球化学研究,推动中国工程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倡议组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以及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先生之慧眼独到的高瞻远瞩、坚持创新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和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纪念。为此,本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并将分2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中发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16-22,48
系统介绍了不同时期对城市地质学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现状,总结了城市地质学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和地球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地质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发展与地球科学领域前行相互促进的一个科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