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辽宁省的温泉开发历史悠久、资源分布广泛。目前全省14个市都发现了温泉旅游资源,并且拥有鞍山汤岗子、丹东五龙背、兴城温泉、辽阳弓长岭温泉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2011年,辽宁省政府提出将辽宁打造成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战略目标,规划到2015年底,建设10个温泉旅游集聚区,打造50个温泉旅游小镇,建设1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企业。在  相似文献   

2.
温泉汤温泉是威海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温泉,综合地球化学和地质调查方法,分析温泉汤温泉的形成模式。本文采集温泉汤温泉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测试,通过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补给来源,估计水循环深度,结合地热地质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地热成因机制。水化学Piper分析图表明温泉水属于Na-Cl型温泉,水岩作用分析表明温泉水具有浅层水的特征,而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分布于中国东部大气降水线附近,推测温泉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浅层水的影响。根据δ~2H同位素高程效应,计算得到温泉的补给高程为225~265m之间,根据周边地形地貌特征,南部山区约为240m左右,确定南部山区是主要的补给源。综合分析认为,大气降水从温泉汤温泉南部山区汇聚到盆地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通过断裂破碎带在深部进行热交换形成温泉热水,然后运移到地表,出露成温泉汤温泉。通过成因模式分析,为温泉汤温泉的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威海地区其他温泉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西温泉资源比较丰富,温泉旅游市场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广西温泉开发利用程度不均,不少温泉存在着盲目性、粗放型开发且效益欠佳的问题。文章从政府管理和开发实施两方面入手,建议加强保护中开发的意识,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实施梯级多次利用的开发模式,建立预警系统,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温泉作为一种含矿的地热流体,是地下热水由地壳深部上升到地表的天然露头。山东省已发现温泉18处,划分为鲁东、鲁西及沂沭断裂带三个分布区,其中鲁东和鲁西两个分布区的温泉在分布数量、泉温、密集度及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通过分析温泉分布区深部地壳结构、区域构造背景及热源、水源等形成条件,可将上述三个分布区及鲁北断陷平原区的地下热水资源,初步划分为4个预测区及22个预测亚区。  相似文献   

5.
盐池河温泉是清江流域内唯一的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红花园组灰岩地层中,受控于龙王冲断裂派生出的NNE、NW向次级小断层。地质分析及有关测试成果表明,该温泉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清江河水沿断裂的下渗,经地热增温并吸收龙王冲断裂稳滑运动所产生的摩擦热量后,再沿NNE、NW向断裂交汇部位溢出地表,是一个地层一断层复合控制型温泉。该温泉的出露,有利于水布垭水利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可以减少水库诱发地震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文登市地热资源现状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登市地热温泉资源丰富,且开发历史悠久。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地热资源,文登市国土资源局确立了"有效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区域温泉地质条件、资源勘查程度、温泉水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区内各地段产业结构特点、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按照走集约化开发、规模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整顿和规范文登地热资源开发秩序。通过强化温泉资源开发审批、建立勘查开发利用投入机制、加强温泉资源的勘查与保护工作和加大查处力度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温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旅游资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分布范围广泛,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江西温泉资源进行现代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温泉仅占少数,开发强度由赣北、赣中到赣南依次递减。依据江西省内各区域温泉资源特点、交通条件、经济状况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采用网络化模式发展温泉旅游,通过“点—轴”渐进式扩散,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网络系统,形成“一心两核、二轴四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对胶东半岛出露的14处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胶东半岛温泉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海水补给,年龄以现代水为主。胶东半岛温泉水与围岩矿物未达到完全平衡,不适宜用Na,K,Mg地热温标,玉髓的地热温标显示胶东半岛温泉热储温度在81.26~108.93℃之间。对下一步胶东半岛的温泉地热勘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温泉旅游资源分析及科学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温泉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利用历史十分悠久,在温泉资源开发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其分布、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而进行科学开发与综合利用,建设既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8日,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参与开发建设灰汤温泉,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该公司投资6200万元,占据62%的股份。 这标志着灰汤温泉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1.
胶东温泉的地热属性与可持续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胶东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和区域控热构造入手,根据地热传导理论,对胶东温泉的地热属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毗邻板块边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被岩石中的热量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根据山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的特点和地热水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持胶东温泉可持续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威海市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泉作为环保无污染绿色能源,在当今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得到重视,以突出温泉医疗保健作用的休闲旅游度假也备受人们的青睐。威海市温泉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其开发利用程度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开发利用好温泉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0月26日,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暨国际科学大会在重庆举行。大会传出喜讯,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都”的重庆市,又被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授予“世界温泉之都”称号。  相似文献   

14.
威海市温泉资源丰富,山东省已发现的18处温泉中。威海占有9处,为搞好温泉资源开发,威海市采取5项措施。提高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①强化温泉资源开发审批。严格地热井的审批。对原有低效的地热开发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降低资源浪费损耗;对新开发单位。在申请前要制定综合开发方案,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要变零星审批、单井开发为统一规划、分区块连片开发、多井联网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15.
即墨温泉是一种含多种化学元素的高矿化度热水资源,在深部地下热水沿断裂带上涌的过程中可能与浅部冷水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使开采获得的地热水水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即墨温泉地热资源核心开采区2口开采深度不同的地热井进行了为期1个水文年的水质变化监测,地热水水质参数上半年比下半年高,水质参数发生急剧变化的时间相对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2~3个月的滞后,且氯度、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在开采深度较浅的水井中较大,表明开采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变化共同控制了地热水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读者朋友,也许您到过我国乃至世界上的许多火山,会被雄伟壮观的火山口所震撼,会被幽静迷人的火山口湖所迷恋,会被滚烫沸腾的火山温泉所惊叹。当您游玩归来,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迷人的火山、火山湖、火山温泉是如何形成的?其实,答案不难寻觅,火山地质公园会给您解释这一切。  相似文献   

17.
一、古代对地热资源的利用河南省是我国有史以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比较早的省份之一,开发利用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甚至史前,史志早就有4000多年前温泉自然溢出及轩辕黄帝沐浴的记载。北魏(公元386~53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即记述了鲁山温泉沐浴疗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从11月1日起,《福州市温泉有偿使用公开挂牌出让办法》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9.
在东汤峪地区已有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区内地质构造特征,着重分析了山前断裂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史,认为山前断裂经历了挤压和拉张交替作用的多期(次)活动过程;并探讨了该区温泉的构造控制因素,认为东汤峪温泉主要由区内山前断裂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因其具备清洁、可再生等特点,所以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些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针对全省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优势,不断加快地热开发利用步伐,逐步打造出"温泉旅游"胜地。2011年,辽宁省又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全省温泉旅游胜地的建设工作。按照省政府文件的要求和部署,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地勘单位系统总结了全省50年来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及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省地热地质条件,对39处重点地热田(井)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地热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了地热资源潜力,结合温泉旅游专项规划及各市温泉小镇项目规划,圈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