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 1 96 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 ,是贵阳农业气象试验站的高工 ,贵阳科普作协理事 ,曾担任过中国农业气象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省气象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气象工作 ,科普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 ,现虽已退休 ,但仍坚持科普写作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科普写作上了。我长期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工作 ,曾主持和完成了科研课题《贵阳气候变化趋势和 1 991~ 2 0 0 0年气候预报探索》 ,且论文获贵阳市第二次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此外 ,还承担过多项科研项目 ,先后在省、市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同时在气象服务、推…  相似文献   

2.
一位省级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来搞科普创作,主编了6部共443万字的科普读物,还撰写了22万字科普作品,表现了对科普创作事业的极大热情。他就是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受到表彰,并被选为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的辽宁省副省长林声。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5月30~31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上,省气象学会、省气象台被授予"辽宁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省气象科研所副所长王奉安、岫岩县气象局副局长赵兴阶被授予"辽宁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4.
省科普作家协会于5月11日在辽宁科技馆召开了农口科普创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沈阳农业大学韦石泉,《新农业》杂志李家福,《辽宁日报》商立民,省科技出版社周文忠,《辽宁气象》杂志王奉安,《北方果树》杂志南树春,《辽宁水利》杂  相似文献   

5.
6月7日,陕西省气象局和气象学会在西安召开了全省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气象各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科普作者,各地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共30多人.会议由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科普委员会主任丁汶同志主持.与会代表深刻探讨了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真讨论了我省"八五"期间的科普计划及地市气象局科普工作的设想.现将部分代表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铭杰 《辽宁气象》1997,(2):26-26
本刊为落实1996年2月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与辽宁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辽宁省首届气象科普有奖征文活动于今年2月圆满结束,4月2日在沈阳举办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7.
由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与《科技时报》《新农业》《辽宁气象》《辽宁林业科技》《辽宁水利》《辽宁畜牧兽医》等报刊于去年联合举办的"科技兴农"有奖科普征文评选近日揭晓.这次征文活动是为贯彻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繁荣农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青海省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各类业务平台、流动科普设施、地面观测场、人影作业设备等宣传科普基础设施,纷纷组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活动。3月22日,省气象学会秘书处、省气象局办公室邀请西宁市胜利路小学近200余名师生参观了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和省气象影视中心3个业务平台,体验了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气象科普设  相似文献   

9.
正5月11日,按照黑龙江省减灾委的统一安排,省气象局与地震、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景观广场,联合开展了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气象宣传展区整齐布设了10块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展板,发放抵御气象灾害、提升应急及城市灾害避险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内容的科普资料、知识卡和手册等共计500余份;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普 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贵州气象科普工作现状贵州气象科普工作最早开展于 5 0年代。限于当时的条件 ,形式和内容均较简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作品有了更大的需求 ,对气象科普的形式、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 ,贵州省气象局党组十分重视气象科普工作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了领导 ,加大了投入 ,改进了形式 ,充实了内容 ,使贵州气象科普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有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将每年“3·2 3”世界气象日街头宣传纪念活动与省科委举办的“3·1 8科技一条街…  相似文献   

11.
宁新红 《青海气象》2006,(1):69-69,77
1月25日,学会大气探测、大气化学委员会举办"第二届大气特种监测技术学术研讨会",8篇论文进行了会议交流,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篇。3月23日,青海省气象台、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果洛、海东地区等地气象台站开展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活动,共接待参观者1000余人(次)。同日,省气象学会秘书处与西宁市气象局联合组织及省局7个直属单位在新宁广场开展了纪念"3.23"气象科普宣传及科技咨询活动,共展出沙尘暴、气象与农业、人工影响天气、闪电等科普展版50块余块,发放宣传材料近500份(本),播放了《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科普光盘,省电视台、西海都市报、省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气象学会于6月26~28日在西安召开了全省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地市、有关院校、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从事气象科普工作的代表40余人,还邀请省广播电台、陕西农民报社、西安晚报社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检阅了最近4年来的科普成绩。大家围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开展了科普创作,据不完全统计,编写气象科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第 6届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评审工作于 9月份在北京落下帷幕。辽宁省气科所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王奉安的科普专著《撩开地球的神秘面纱》获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一等奖。本书是王奉安担任常务副主编、气象出版社 1998年出版发行的《新编气象知识丛书》8本中的 1本。本书从《感悟大气》《云海多姿》《雾露霜凇》《烟雨茫茫》《雪雹识趣》《光电奇谜》《纵横说风》等 7个方面 ,以科学小品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大气的基本知识、光怪陆离的云和天气现象 ,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已再版 2次。王奉安的科普专著获全国优…  相似文献   

14.
王毅 《陕西气象》2001,(3):45-45
陕西省专业台科普基地筹建于 1 998年 ,于1 999年 5月正式对外开放 ,是全国较早办科普基地的气象台站之一 ,在展板、模型及声像设备上共投资约 5万元 ,在一年时间内 ,共接待参观者 1万多人次 ,创收 3万多元。省专业台科教基地在传播气象科普知识 ,提高气象部门知名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受到各界领导及广大青少年普遍好评 ,先后被中国科协、省科协、省教委、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和“陕西省爱国主义基地”。近两年 ,由于国家对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报道本刊为落实1996年2月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与辽宁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辽宁省首届气象科普有奖征文活动于今年2月圆满结柬,4月2日在沈阳举办了颁奖仪式。这次征文活动植到了省内外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某收到不同体裁的气象科普稿件30篇,本刊陆续刊登18篇。经过以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锦置为主任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国,评出特别奖、一等奖百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纪急奖10霹。张家谈(中国气象局)的《美哉,历平气象》获特别奖;李光亮(大连币气象局)的《四肘季与葡关人》获一等奖;汪勤摸…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交流气象科普创作经验,表彰先进,提高科普创作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四川省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于1991年12月18日,在成都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曾熙竹同志主持。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藤建民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丹东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谢世俊,是辽宁省4个受中国科普作协表彰的“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他最喜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原铺绝句》:“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水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与其说他欣赏古人的博大胸怀,倒不如说这诗表达了他投身科学的远大抱负,而那开启民智的科普洪流中,就有他汇入的一股亮晶晶、沉甸甸的圣水。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用PPT制作气象科普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娃 《浙江气象》2011,32(3):41-43
众所周知,PPT就是PowerPoint的简称,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PPT非常适合设备简陋、技术相对薄弱的县局制作气象科普作品进行气象科普宣传。运用PPT中的字表处理、图形处理、录像、动画、音、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实气象科普作品,一是可以降低公众视觉、听觉疲劳,提高科普效果;二是技术相对简单,为基层台站制作科普作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科普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5月19日至5月24日在青岛举行.这是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委员和气象科普委员会电影、电视协作组成员;中国农影、吉林、宁夏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少峰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气象科普工作大有作为》的报告.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下,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1985年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中国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科普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科普理念与工作方式,打造新时代社会化大科普生态,是大势所趋。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介绍了萧山区气象局聚焦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以展馆为核心,一核多跨,联合教育、宣传、科协等10多个部门通过“建机制、强基础、亮品牌”,推进气象科普创新发展,广泛融入部门、镇村、社区、医院、景区、校园等,着力构建多元社会气象科普平台,阐述了杭州市萧山区气象局围绕社会公众气象科普需求,联合部门协作发展、创新科普形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