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的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金矿床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金矿化所处的构造位置、金矿化特征及岩石建造,区内金矿床(点)可划分为(1)与3次火山岩有关,(2)与古火山构造有关;(3)与喷出岩有关三个类型。在火山岩建造中,中酸性-酸性次火山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火山构造发育地带及火山喷发岩带对金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2.
陈斌 《福建地质》2010,29(3):207-211
平和小芹山铁金多金属矿位于钟腾火山机构环状组合体的南缘,大芹山火山喷发中心南侧。磁铁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南园组第二段底部火山喷发间歇沉积层中,为火山喷发-沉积型铁矿;钨金矿(化)体产于南园组第二段底部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综合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铁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伊宁吐拉苏火山盆地构造与金矿成矿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伊宁吐拉苏火山盆地发育在前寒武纪和加里东基底上,盖层主要由早石炭世陆相火山岩组成。基底与盖层中的断裂、褶皱构造特征有显著差异。火山构造单元划有火山喷发带、火山构造带、火山机体三级。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和火山盆地形成及剥蚀三个阶段。金矿产于大哈拉军山组。认为三级控矿构造与三级火山构造相对应,分别控制着金矿带、金矿田、金矿床(点)的展布和产出。  相似文献   

4.
黄文明 《福建地质》2008,27(1):13-18
南安五台山火山喷发中心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福安—南靖火山喷发带中段,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活动频繁而强烈。各类断裂构造及火山喷发不整合面发育。中或中低温火山热液通过断裂或不整合面渗透交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及硅化等,在南园组第二段顶部富含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火山玻璃质的熔岩、碎屑岩中绢云化强烈而形成了绢云母矿。  相似文献   

5.
宁芜火山洼地位于华北、华南两大板块间的扬子地体内。主构造线由古生代近东西向至中生代转为北东—北北东向,导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宁芜火山洼地。洼地内的五个火山喷发旋回从老到新分别为:晚侏罗世龙王山旋回、早白垩世大王山、姑山、白头山、娘娘山旋回。区内铁、铜、硫矿产多数与大王山旋回,金矿主要与娘娘  相似文献   

6.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8,27(2):130-136
云山火山喷发盆地是福建省早白垩世最典型的火山构造,通过对云山火山喷发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认为云山火山喷发盆地的演化与闽江口—永定断裂带的右行走滑有关,早白垩世初由于走滑断裂带在云山一带拐弯,在进一步走滑过程中逐渐发展演化成具有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性质的火山构造洼地。随着主断裂的生长,北东东向的拉张区不断扩大,在拉分盆地发育末期,这种拉张作用遍及整个盆地。拉分盆地还控制了外围金、银、铅锌等矿床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平和—安溪地区火山—侵入杂岩广布,银铅锌、锡、金矿化普遍,矿点众多,尤其以银铅锌矿点居多。本文将银铅锌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火山喷发—沉积改造型等四种成因类型;锡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型三种类型;金矿分为岩浆热液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两种类型。在总结各矿种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的基础上,对本区找矿前景作了分析,认为银铅锌矿找矿前景最佳,是主攻矿种。同时也对其它矿种提出一些主攻地带和靶区。  相似文献   

8.
上庄金矿区金矿化主要分布于主干断裂——招平和涧里—跃进村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或韧性剪切带的控制,金矿化在断裂产状发生变化、构造叠加改造部位,节理密集带与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富集。找矿方向为①号脉以南至涧里—跃进村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涧里—跃进村断裂带两侧密集次级断裂及深部;招平断裂入字型构造部位,即①、②、⑧、⑨、⑩号脉深部。  相似文献   

9.
尹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矿体赋存于海西—印支期侵入的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分析了尹家坪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地层岩性及火山喷发、断裂构造、岩浆岩作用三位一体控制着尹家坪金矿金的富集与成矿,特别是F2断裂破碎带是成矿的关键构造条件;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中-晚期闪长岩,源自地壳深部,热液来源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尹家坪金矿为浅层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黄家厅 《福建地质》1995,14(1):22-26
酸性、中酸性岩区火山构造洼地中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广泛、强烈,因而在纵向上形成了一套巨厚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体,夹有火山喷沉积夹层的多旋回、多岩相组合的高钾钙碱性火山-侵入杂岩系,从定位的性质与深度可分为两个基本相带:以火山喷发为主的岩相划为地表管近地表相带;以次火山-浅成侵入为主的岩相划为近地表和火山根部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