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和  王玉兰 《地层学杂志》1998,22(4):286-292
利用岩层中的地球化学差异对地层进行划分是地层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在区调工作中获得的较为系统的岩石光谱半定量分析数据,采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法和对分移动窗口法,对新疆温都哈拉一带的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化学地层划分,并与野外根据宏观岩性特征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区域岩石地层组种元素含量为对象,以有序地质量最优分割方法为手段,进行化学地层界线划分.同时对地球化学异常层进行了梳理搜索,并对区域地层进行了地球化学对比,从而建立起区域地球化学格架.这是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藏南地区中侏罗世错补拉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火山岩相划分及古火山机构恢复,该火山岩的发现对藏南地区中侏罗世地层的对比,划分及形成构造环境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绍平  郭建华 《矿物岩石》1996,16(4):117-121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对新疆达木斯石炭系剖面岩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根据R型因子分析的结果,探讨岩石化学组分的共生组合关系,找出本区石炭系岩石化学组分中的典型变量,运用Q型因子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岩石类型,为地层和沉积相的划分提供了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云南云龙县凤代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剖面上系统获得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采用多变量最优分割法,对花开左组进行了化学地层划分的应用研究,发现了该地层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显著变化面,找到沉积环境变化层位,从而为岩石地层划分提供辅助依据。取得了与野外岩石地层观察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为组级以下地层单位的划分以及沉积环境的解释提供辅助和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7.
陈扬玉 《物探与化探》1993,17(3):235-237
近年来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哑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地层含矿性评价等方面,对区域沉积地壳岩石成份和沉积地史中的地球化学演化也开始进行研究。近年开展的全国性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湖南冷家溪群岩石地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述了湖南冷家溪群雷神庙组、黄浒洞组,小木坪组、坪原组等岩石地层单位及其标准剖面的岩性、岩相、标志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了冷家溪群微古植物面貌与组合特点,探讨了冷家溪群的时代归属。对省内各地出露的冷家溪群,进行了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腾冲、梁河地区二叠系中统大东厂组(P_2dd)岩石地层的调查研究,初步将其划分为3个地层间隔、7种类型基本层序,并于大东厂组一段与二段之间,发现存在Ⅱ型不整合界面(SB_2)。大东厂组基本层序的划分,与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地层划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59,2(3):68-71
为什么提出这个問題 地层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生物演化和生物羣发展阶段来划分地层的先后順序;第二,利用岩系建造和岩石物理性質說明地层形成特征在大地構造发展条件下的规律;第三,利用元素的活动与集結說明地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發展。由以上这三个方面,即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岩石和岩系的物理性質特征)和地球化学地层学。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地层定量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学者Shaw AB法为原理,以地层多重划分研究为基础,对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定量地层的时间分析,进行了分区内以标准参考剖面(SRS)为准的地层定量的时间分析、区域范围内的复合标准参考剖面(CSRS)的定量地层的时间分析,进而讨论了Shaw法在多重地层划分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和对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高级别层序地层格架具有多解性等问题,本文引入天文地层学中气候旋回受天文周期驱动的理论,选择涠西南凹陷WZ11-4N油田4口钻井中的流一段地层为研究对象,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对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钻井中,流一段地层主要受偏心率周期(401ka、125 ka和95 ka)控制。对该周期滤波分析后,选择控制流一段发育的主要米兰科维奇周期曲线,建立了该区的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最后以偏心率125 ka周期曲线作为6级层序划分的参考曲线,对流一段层序进行高频旋回地层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高频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的精细对比。  相似文献   

13.
毕亚杰  田钢 《江苏地质》2020,44(4):442-446
应用地质雷达划分地层的主要依据是地层介质的电性差异,介质间的电性差异越大,地层界面越容易分辨。但在实际雷达探测中,某些介质虽然具有不同的电性参数,但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异常信号,这为地层划分工作带来困难。根据钻孔土芯测量出不同地层的电性参数,获取地质雷达探测的前提条件,对良渚遗址群莫角山红烧土遗址进行雷达数据采集,经预处理后分别进行常规数据处理和纹理属性提取分析,对比发现属性分析在地层划分上比常规处理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岩心水井钻探地层时代划分的困难, 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寒武系和奥陶系层型剖面标志特征的分析, 识别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分层标志特征;介绍了钻井岩屑地质编录的基本技术要求;分析了岩石地层单位地球物理测井的物性标志特征。阐明, 通过岩屑地质编录结合物探测井能够较好地对平原区钻井进行地层时代划分。   相似文献   

15.
晋北晚古生代高分辨率含煤层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以基准面升降为驱动机制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此方法是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沉积体积划分和相分异反演出可容纳空间的单向迁移方向、地层叠置样式、基准面升降及界面位置,进而划分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即层序),并由长期旋回到短期旋回逐级进行对比。此后,作者用该法对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山西大同晚古生代煤系进行详细划分对比,澄清了过去某些模糊认识,探讨了聚煤作用与高分辨率层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地层划分与对比精度,是陆相层序地层研究的有效方法。此外本方法在储层对比和储层预测方面也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在对济阳坳陷老斜452井的古生物分析中,发现穴状女星介(相似种)Cypridea(Cypridea)cf.cavernosa、蒙阴女星介C.(C.)mengyinensis等介形类化石,说明该地区发育了白垩纪地层。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的细分主要是依据区域岩性、电性及孢粉化石等地质资料,但白垩系的岩性、电性与上下地层相似,且化石稀少,缺乏充足的古生物资料,因此难以系统、准确地划分。老斜452井发现介形类化石给济阳坳陷白垩系的细分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为该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贵州广顺二叠系化学地层的划分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南君亚  周德全 《矿物学报》1996,16(2):223-230
本文以贵州省广顺二叠纪坝子头-茶叶剖面作了基准剖面,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相分析,根据岩石的成岩作用,颜色,微相特征及岩层的厚度和叠置关系,进行了层序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以该剖面59个岩层的17个微量元素(As,B,Ba,Co,Cr,Cu,Ga,Mn,Mo,Ni,Pb,Sn,Sr,Ti,V,Zn和Zr)为变量,用因子分析和群分析进行了化学地层单元的划分,通过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划分结果的对比,结合化学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准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出露广泛,其沉积时限的精确限定对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增生和拼贴过程、确立该地区构造框架及油气开发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岩浆岩方面,对于晚古生代地层时代及其空间展布的研究则相对缺乏,特别是石炭系和泥盆系沉积地层标定较为模糊。为此,本文选取了3个原泥盆系砂岩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剖面测制、岩石学观测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研究显示:原泥盆纪砂岩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346~312 Ma,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分为:380~310 Ma(晚泥盆世-早石炭世,71.8%)、445~385 Ma(志留纪-早-中泥盆世,11.7%)、480~450 Ma(奥陶纪,3.9%)、540~485 Ma(寒武纪,4.5%)和前寒武纪年龄段(8.1%),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区域上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呈简单化趋势且晚古生代年龄比重增加。结合该区岩浆岩年代学研究成果,将研究区原泥盆系沉积时代重新厘定到晚石炭系早-中期,认为东准地区的碰撞拼贴时间应发生于晚石炭世,并非是不同期次碰撞拼贴之产物。  相似文献   

19.
井间断裂构造分析是根据测井资料,以地层分层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井间断裂分析的一种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动态波形匹配算法能够很好地建立井间地层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通过曲线拟合、特征提取、匹配代价计算等步骤,自动绘制井间地层对比的路径图解.通过对各种构造的路径图分析,总结出正断层、逆断层、不整合、同沉积断层、犁式断层和地层尖灭等34种情况下的路径图模式,提出路径图模式及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